周偉航相關文章

若把國民黨當宗教看

若把國民黨當宗教看

  國民黨主席競選領表階段結束,各方聚焦在最具代表性的黃敏惠與洪秀柱兩人身上。許多政治觀察家以「台灣國民黨」對決「中國國民黨」,或「本土派」對決「外省人(非本土派)」這樣的比喻來分析兩者與其背後的勢力,但這樣的劃分角度失之武斷。   所謂「台灣國民黨」、「本土派」往往指的是國民黨內的地方派系政客,而黃敏惠代表的,並不只於地方派系,更包括一些外省籍的實力派要角,整體說來,可說是黨內的「世俗派」。   至於洪秀柱所代表的,則是黨內堅持傳統大中國意識形態的「基本教義派」。也就是說,與其用「族群」或「地域」劃分來看國民黨的這場權鬥,不如把國民黨當成一種「宗教」,以宗教派別的衝突來看這次的黨主席選舉,會更貼近其真實的情境。   雖然媒體一再以「台灣國民黨」來形容國民黨內地方派系政客,但我國還真的另有「台灣國民黨」這政黨。依內政部資料,其領導人還叫「甘乃迪」,真是一看就讓人尊敬三百分。但因為他們並不活躍,所以當媒體「誤用」他們黨名的時候,好像也沒聽到什麼抗議聲浪。   在真的台灣國民黨之外,「中國國民黨」內有一票人,也被媒體稱為「台灣國民黨」,這些出身自地方派系的政客,都被他們的黨內對手統一劃為「本土派」,並被安上「王金平」這個共主。相對來說,國民黨內以外省籍權貴及精英組成的「非本土派」,則主要活躍在中央府院。   但這「本土派」與「非本土派」的劃分法大有問題。   王金平久居立法院長高位,從政以來廣結善緣,被喻為「沒有敵人的院長」,所以才能戰勝「沒有朋友的總統」,但這不代表他真有足以形成派閥的強大的組織,甚至也稱不上是某一票人的精神象徵。   地方派系政客要出頭,基本上就只能想辦法選上縣市長與各級民代,而國民黨核心一直不太喜歡讓他們進入中央部會成為重要閣員。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他們與王金平交流的時間自然較多,也會相對更有人情脈絡。   但這樣的關係是建立在「事件」,像是法案協商、預算爭取之上,而不是以「團體」這樣的概念來經營,只算是「個人關係」。他們缺乏中心思想,只是一堆彼此很要好的政客而已。   而國民黨中的「非本土派」,除了來自權貴階層的血源與從屬關係,還是有一點共同思想的,比如說「大中國意識形態」。他們透過1949年以來的威權教育,在台灣建構出一個只存在書本和想像中的美好中國。儘管中國共產黨已經摧毀了他們所來自的舊中國,但他們透過想像力維繫心中的「中國」,並且至少在口頭上信仰這個「中國」。   他們透過堅定信仰這種大中國意識形態,在相對少數的政治環境中來獲取「安適感」。他們就這樣信仰了數十年,直到這兩年來,這種安適感被公民運動與選舉破壞殆盡為止。   也因為感到危機,他們現在才會跳出來想爭搶黨政權力,來維護信仰的純淨與生活的安適感。國民黨內有黃復興,黨外有新黨,中有洪秀柱,這些人馬的想法於此達成共識,也就形成了這次黨主席選舉的「基本教義派」。   和上述派系相比,這些「基本教義派」可能更像真正的派系,因為他們有外人打不進的黃復興黨部作為主要結構支撐。   但因為人數相對較少,這些「基本教義派」在選舉市場中缺乏競爭力,難以取得議席,只能透過龐大的統治集團取得政治權位。現在因選舉失敗,國民黨不再能掌控中央政府的權力與職缺, 基本教義派僅存的優勢,只剩黃復興黨部的「黨員數量」與統派媒體的支持。但這兩者只能在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上發揮作用,因此他們顯然打算在這場決戰上進行最後的豪賭。   相對來說,國民黨內所謂的「台灣國民黨」、「本土派」,雖然也在近兩次選舉中受到重創,但還是控制相當數量的地方議席,在立委部份也有一定席次,實力仍在。更重要的是,一些被列為「非本土派」且有實戰歷練的人物,也願意往他們這一側靠。像黃敏惠一出來,郝龍斌就在第一時間退出黨主席選舉。   這代表「省籍」「中心思想」等等,並不是上述「這一派」結合的關鍵。那關鍵是什麼?講好聽是「實力」,講難聽,就是「利益」了。   「這一派」人馬,雖然也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不過主要還是因為「利益」而信仰國民黨這個「宗教」,並在彼此間發展出合作關係,但現在這鬆散的互動模式受到嚴酷的外在挑戰:如果國民黨再不穩住陣腳,一路潰散下去,他們會連根都被民進黨挖掉,所以他們集結在一起,為了共同利益而戰鬥。   他們考量的都是最現實的東西,你可以稱之為「世俗派」。   而「基本教義派」一心想把他們的基本教義拿來推廣,把黨搶來作為他們傳教的根據地。這對世俗派來說不太妙,因為前兩次的選舉已證明基本教義主張沒有市場,只會害世俗派一起陪葬。   所以用「台灣國民黨」對決「中國國民黨」、「本省人」對決「外省人」、「本土派」對決「非本土派」等等的說詞來描述這次的國民黨黨主席之爭,還不如用「世俗派」對決「基本教義派」來形容,會更能突顯其中的價值選擇。
周偉航 2016-01-31
就改名為「中國黨」吧

就改名為「中國黨」吧

現在的國民黨孫文離的三民主義甚遠,圖為去年國民黨臨全會時工運團體在場外抗議。(圖:蘋果日報) 部份國民黨的改革派,提議將黨全名中的「中國」去掉,只留「國民黨」,以爭取台灣民心。但非本土派國民黨人則大力反對,認為應該更往中國靠;新黨甚至揚言只要國民黨放棄中國二字,他們就要改名為中國國民黨。 既然「中國國民黨」已走向黃復興黨部主導,急統派黨主席候選人更強勢過半,整個黨全力往中國靠,那小弟建議國民黨新任的主席,你不應拿掉「中國」,而是該拿掉「國民」,直接改叫「中國黨」。這不是更名實相符嗎? 為什麼要拿掉「國民」呢?因為現在的國民黨,根本和「國民」脫節,越來越往資本家、外國人(中國人)身上靠。不但執政期無法改善社會貧富差距,反而讓這種差距惡化到前所未見的程度。推動的經濟發展一箭二箭三箭一把箭,基層全都無感。陸客滿街都是,但「看得到吃不到」,他們交的錢都不知進誰口袋去了。 而且現在的國民黨,也和孫文的「國民黨」(一開始前面沒「中國」二字)沒啥思想上的類同。像我這種四十歲以上的人,好死不死,正好接受過非常大總統孫文設計的「三民主義」教育,知道一堆三民主義理論,也很清楚現在的國民黨和這三民主義毫無關係。 像是「平均地權」、「節制私人資本」、「自報地價」、「照價收買」、「照價徵稅」、「漲價歸公」,這些當初背得要死的東西,現在跑到哪邊去了?只有油電一漲價,國民變龜公嘛。 說什麼時空條件不同啦,舊方法不適用新時代啦,這不就代表你和孫文那套沒關係嘛?頂多就都一樣是中國政黨而已。既然是中國政黨,那為什麼不直接改名為「中國黨」呢? 我查了一下內政部的資料,目前國內政黨好像還沒有叫「中國黨」的,所以國民黨可以直接改,大方改,用力改,不用擔心! 名不正則言不順,心中只有中國,沒有國民,還叫中國國民黨,表裡不符,當然選舉就不順啦!中國人一向很信改名可以改運,相信國民黨若是可以改名為「中國黨」,就算其他部份完全不改革,下次選舉也一定會有突破性的發展!
周偉航 2016-01-28
馬英九的邪惡動機

馬英九的邪惡動機

馬英九到了最後一刻,還是堅持不做好人,這也的確不常見。 馬英九在選前就透過媒體拋出多數黨組閣的議題,這話題在選後成為檯面上的事實。雖然有部份憲法學者在敲邊鼓,要蔡英文接受,但民進黨一直相應不理。雙方的爭論一直卡在「憲法空間」與「現實政治」兩側,互不相讓。 因為沒有前例,現在要推動多數黨組閣,還要許多的配套措施,法律不足的部份尚需透過協商補足。但要否定馬英九的提案,只要一個理由,那就是「動機邪惡」。馬英九並非基於良善的動機而提出此議。 我不是憲法專家,尊重各方法界學者的意見,但多數黨組閣是個政治問題,也是個倫理問題,而不只是法律問題。法律於此只是工具、手段,而手段是要用以滿足目的,目的不正,就整組都歪掉了。 政治圈內人都清楚,蔡英文去年10月左右就開始進行組閣的初步提名諮詢,不少社會賢達收到相關的訊息,也有許多人提供人選意見。她設定的組閣期,當然是自今年520就職後開始,因此這個準備期相對較長,也顯得格外慎重。 但馬英九到了選前,才突然拋出多數黨組閣的議題。表面上看來,選舉贏的組閣,好像真有那個道理。但選民投票時有這個認知嗎?政治人物參選總統、立委時有這個認知嗎? 就你馬英九有這個認知,然後以總統之姿硬要把這個目的加入選舉(而且選前還說得不明不白),當然就有道德上的爭議。選舉是個漫長的脈絡,選民投給誰,是經歷了長期的觀察,不是單方政客突然說要加什麼東西進去,選民就要買帳。 說要建立「新慣例」,那也至少一年前講,而且獲得朝野一致認同,定出執行辦法來。選到最後臨時說要加,不只是在選舉倫理上有問題,從責任政治的角度上,也有問題。選民當初授予你完整四年,沒說要減,蔡英文獲得新授權,一樣是完整四年,選民也沒說要加給她。 更重要的是,臨時叫蔡英文組閣,她怎麼組得出像樣的內閣?這是逼人在非原本規劃的重大選擇上匆忙做出決定,會破壞當事人的「人格完整性」,在倫理學中,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作為。 回歸原點,馬英九如果有善念,就把任期好好做完,政府好好看著,不要亂搞、惡搞。發動這種多數黨組閣的提案,只是要「鬥」而已:蔡英文若接受多數黨組閣,政局大亂的機會很高,馬英九就鬥贏了;若蔡英文不接受,那看守內閣之後有大動作(如馬習二會),蔡英文也少了幾分批判立場,因為是她自己放棄政權的。 動機如此不正,只是強調法律上可行,更突顯道德判斷上的錯謬。看守內閣並非雞肋,而是一種道德上的均衡,有其智慧與價值,隨隨便便就想推翻,只表現自己的愚蠢與道德低下。 動機上的善惡,往往才是道德對錯的關鍵。做好人不容易,所以真正的好人不常見;但馬英九到了最後一刻,還是堅持不做好人,這也的確不常見。
周偉航 2016-01-25
愛黨賊

愛黨賊

國民黨最需要改革的,就是現在每一個倡議改革的人。   國民黨大敗,已過了一週。這一週內,辭黨職者有之,倡議改革者有之,報名競選黨主席者,更有一堆。基層國民黨人的檢討聲浪也不小,就算是深藍媒體,也是罵聲不斷。雖然搞了很多事,但都還算國民黨的老套路,改革徒有表皮,鬥爭倒是很實在。 看著他們罵,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在台灣,有些棒球迷被稱為「愛國賊」。這些「愛國賊」舉著愛國大旗,要球員為國犧牲奉獻,如有不加入代表隊者,即惡言相向;即便球員努力付出卻不幸落敗,他們仍會追打戰犯,一臉天地正氣,除惡務盡的模樣。   但國際賽之外,這些「愛國賊」不太看球,甚至根本看不懂球,只看得懂「贏球」。這連球迷都不算,只是在國際賽時來湊熱鬧的。這些「愛國賊」的影子,似乎在選後的許多國民黨人身上也可以看得到。就姑且稱之為「愛黨賊」吧。   大選結束當天,據許多媒體人轉述,一些主要「統媒」高層面如死灰,辦公室氣氛低落,「因為輸得遠比想像要慘」。   這讓我為之噴飯。噴飯的點,不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看他們失落會覺得爽」,而是「這些傢伙,到底是憑什麼本事坐到那個位子的?」因為在開票前,多數政治圈人和媒體人,早就知道國民黨會輸得如此之慘了。   民眾看不到民調,但圈內人都看得很清楚。在開票的前三五天,多數政治從業者推算民進黨的席次,都是六十席起跳。媒體名嘴圈相對大膽,多數人認為反國民黨陣營可以拿到七十席以上,而國民黨將守不住四十席防線。大家抓蔡英文的得票,也是落在54%到57%之間。   這種預估,當然是有所本。有在經營地方,有在跑新聞,大家獲得的資訊都差不多,預估的數據也差不多。唯一的不可控因素,就是投票前一晚發生的「子瑜事件」,是以眾人都在觀察這事會對選舉造成多大影響。   但最後開出來,和投票前三五天預估的差沒多少。因此開票之夜,民眾可能認為民進黨人會因為席次大增而狂喜,但其實不少綠營政治人物都相對「無感」,甚至因沒擴大戰果而有點遺憾。   但這些統媒高層「居然」還認為國民黨不會輸那麼多,所以在開票夜才會震驚、難過。這只代表他們的估票能力大有問題,認知嚴重與基層實況脫節。那他們是在做什麼新聞?做自己的「腦補宇宙」的新聞嗎?   他們還真是在搞自己的「腦補宇宙」(靠自己幻想補足的世界觀)。特定媒體一直描繪某個「他們所設定的理想台灣(或宇宙)」,然後把這個宇宙強勢推銷給台灣人民。可是台灣人民越來越不買帳,選舉結果就是個鐵證。   但他們居然也被自己設計的這個宇宙給騙了,居然以為這宇宙是真的,所以才會難過嘛。   一場選舉,民進黨人因為「沒有意外斬獲」而點點點點,而另一邊的人,則因為「結果和自己幻想的宇宙不符」而難過,這還真是一絕。   從這些統媒要角身上,可以看出整體藍軍的問題。擁有這麼多資源的人,卻只有這種知能程度,天天活在幻想裡,那藍軍怎能不吃鱉?這不是單一特例,還記得前年網路上有個「現實的風向已經轉變了」的笑話嗎?   這是種普遍現象。手抓資源,最有機會看到真相的藍軍都如此,就不用講其他人了。多數藍軍的支持者,是活在更嚴重的幻覺之中。   選後呢,這種「腦補宇宙」並沒有關門,還是繼續在營業。這些擁有各種資源(媒體資源、教育資源、企業資源、政府資源)的藍軍,繼續全力維修他們的腦補宇宙。就算是改革派呢?也是腦補成份大於認真的成份。   「國民黨還是很照顧年輕人呀」,「國民黨還是很清廉」,「國民黨還是最有效能的」,「國民黨的思最純正了」,「國民黨在道德上是最溫和踏實的政黨」,所以「那些改革、批判的聲浪,是別有居心啦!」   就算發動改革浪潮的年輕藍軍別有居心,但「你們自己」也別有居心呀。都已經被民意否定了,還是這種態度,不正是以愛黨之名,行壞黨之實的「愛黨賊」嗎?   明明不懂、不行、不像樣,卡著那位子幹嘛?如果你是真的愛國民黨,就該滾遠點,讓給善戰的人站到最能發揮的位子。結果拼死卡位的,全是一些滿口愛國愛黨,清談思想正確,以活在自己腦補宇宙為樂的「愛黨賊」。   這些人到底是憑什麼混到那位子的?靠老爸的餘蔭?很會拍馬屁?在這腦補宇宙中,這些人該不會把自己想像成貞觀之治的名臣吧?   就我們這個宇宙看過去,這些人倒還比較像明末的東林黨和閹黨。自爽度很高,能力值趨近於零。   國民黨最需要改革的,就是現在每一個倡議改革的人,因為國民黨沒問題的人不是早就跑了,就是被壓在不見天日的地方,喊聲也沒人理他。國民黨不只制度陳腐,「人」的問題更嚴重,從上到下,從領導者到支持者,多數人的「世界觀」都有問題。   朱立倫雖說選輸怪他一個人就好,但他有指明自身的問題嗎?沒有。那這種「罪已詔」的意義就是零。   當每個黨員能說清自己錯在哪,該怎麼自我改善的時候,這個黨才能真正進入改革階段。像現在這樣交相指責,避重就輕,只是在浪費國民黨殘存的價值,也是在浪費全民的時間。   這樣鬧下去,百姓會發現根本不應再給這個黨任何重生的機會,因為他們也不愛他們自己。就讓愛黨賊活在自己腦補的宇宙中,慢慢自爽吧。
周偉航 2016-01-24
軍系立委與國軍改革

軍系立委與國軍改革

選民已經淘汰了一批沒作用又愛擋路的傢伙,接下來就是做正事的時刻了。 台灣大選結束,國民黨的軍系立委,如林郁方、楊瓊瓔、胡筑生等人紛紛落馬,與軍隊較有關係者,僅存費鴻泰,但他並非專長為國軍事務的立委。相對來說,由普通上班族一轉成為新立委的洪慈庸,顯然將成為監督國軍的新力量。這樣的結構性轉變,或許能讓台灣開始有機會處理國軍改革的議題。 軍系立委存在已久,也一直是種奇妙的角色。他們若非黃復興黨部推派的不分區代表,多半就是軍眷區選出的立委。當外界批判軍方腐化時,他們會在第一線為國軍護航,堅持國軍沒有錯,就算有錯,不是你看錯,就是無傷大雅的小錯。死人也是無傷大雅。如果要罵國軍,也只有他們能罵。 身為軍系立委,當然應該替國軍爭取真正的權益。若是退輔權益,他們的確爭得很兇,但如果是軍備預算呢?護航力道就明顯有選擇性了。為什麼買這個,不買那個,從來沒說清楚。反正機密嘛,就是不清不楚,相信我就對了。 這些軍系立委一方面阻絕了外界對軍隊的批判與檢討,另一方面又掌握了最暗黑的軍備採購預算,形成國軍改革的最大阻力。就算馬英九推動的國軍精簡改革相關計劃,他們也有種跳出來擋,可見後台之硬。 不過,也因為他們長期亂擋一通,無形間促成了國軍結構性的腐化,問題頻發,終於造成洪仲丘案,也將洪仲丘的親姊洪慈庸推上政治舞台,成為立委。 因為這種個人脈絡,洪慈庸顯然將投注較多心力在關切國軍人權與國軍制度之上,而軍系立委又幾近覆亡,這一來一往,軍方少了幾層「國防布」,卻多了一個台監視器,只怕好日子不多了。 但立委也只是監督,國軍的真正問題,還是應該由行政單位來解決。蔡英文的國防部長名單尚未敲定,但不論是由退將或文人出任,國防政策都可能與馬英九時期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在制度建立的層面上。 國軍長期以非科學化、反智的方式管理,造成大量人力與資源的虛耗,中高層人員編缺浮濫,軍將官知能不足,各單位生活條件工作環境落差拉大。這些問題都急需改善,但國軍總以「恐影響國軍戰力」為由反對,軍系立委也在一旁唱和組撓。殊不知,真正國軍會影響國軍戰力的,正是愚蠢幹部所下的不科學命令。 在反智軍系立委被選民淘汰後,國軍或有機會進行全面的制度重整,而非永遠糾結在馬英九的募兵制與裁軍目標上。以更合理的方式,依照台灣的軍事需求與地理環境來建構新的「國防軍」體系,會是台灣維持政權穩定的重要基石。 雖然軍人老愛講「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但這話根本沒有合理出處,也沒有任何科學根據,與其說是軍隊精神,更像是電影台詞。嘴砲可以亂打,但真砲必須依科學原理而發,選民已經淘汰了一批沒作用又愛擋路的傢伙,接下來就是做正事的時刻了。
周偉航 2016-01-19
2016大選過後國民黨的四種「回不來了」

2016大選過後國民黨的四種「回不來了」

2016大選結束,許多對於選舉後勢的分析一一出爐。以下就來談談我對之後選舉走勢的幾個看法。我認為在選舉這個層面,有四個角度的現象,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第一,是南部的藍軍回不來。 看到南部現在一片綠油油,多數人或許很難想像二十年前藍軍仍在南部有一定優勢,甚至有「北綠南藍」之說。但在嘉義確定被綠營完全攻陷,加上民進黨已在中央執政,綠色中央、地方連線,藍軍將更缺乏資源,在濁水溪以南,基本上已沒有競爭力。 有些南部選將甚至指出「綠眷村」的格局已經成型,且由台南的「溪北」地區快速向外擴張。 促成這種格局不可逆的重要原因,是在這次大選中,藍軍「最後像是人選的人」也被無情催毀,之後更無兵將可言。除非將北部的高知名度政客投入地方經營,並指向2018的基層選舉,否則無從扭轉劣勢。 反觀綠軍要失去濁水溪以南,最可能的狀況,會是民進黨出現分裂。 第二,雙北的藍軍票底已回不來。 過去在雙北,藍軍享有過半的優勢,使得綠軍只能在有限範圍內力守,並尋求單點突破。不過從2014年底以來,柯文哲有效打破了台北市藍綠的基本盤,而蔡英文居然在某種程度上也保持了這種格局。 總統票的部份,蔡英文在北市拿了近76萬票,朱、宋合計近70萬票,蔡已經超車。雖然離柯文哲對連勝文的85萬比60萬有一段差別,但依照選前民調,如果宋不參選,他的票會以「對半」方式回流給蔡和朱,因此若將宋在北市所得的15萬票分拆給蔡與朱,蔡英文將破80萬票,而朱立倫只有60萬票出頭,和柯連相去不遠。 連民進黨在台北市都可以單獨過半,這可是個不得了的訊息。若連北市的藍綠格局都已經出現這種「打破—重建—穩定」的過程,新北原本藍綠更接近的格局,其走勢自不待言。如果國民黨連在首都圈的優勢都不在,要重振就更加困難。 第三,是失落的藍軍百萬票回不來。 這次選後有所謂「百萬藍軍不投票說」,認為並不是民進黨拿下過半票,而是藍軍有一百多萬票沒有投出來,只要之後喚回這些選票,藍軍仍有機會逆轉勝。但這種說法只是把得票數拿來直接加加減減,而忽略了這次選票動向的幾個重要的變化。首先,是宋楚瑜在過去都被棄保,但這次卻沒有。 「因為朱不會當選,所以給宋楚瑜鼓勵一下」的說法,無法解釋在投票率低迷的狀況下,宋為何可以一口氣多出百萬票。因此顯然已經出現一些新選票板塊,在國民黨「朱立倫王金平體系」本質不改變的狀況下,這些票不太有完整回流的機會。 上一段也提到,依選前民調,如果宋不出來,這些選票會對拆給藍綠兩軍,因此所以把宋的選票直接算在藍軍裡頭,是第一個判斷錯誤。 另一個認知上的落差,是認為這次減低的投票率,「都是」不出來投的藍軍。但其實全台的投票率都差不多低,綠軍在南部同樣有許多選票沒有投出(多數未破2014年的市長得票數),因此就算投票率拉到75%,藍軍還是極可能和綠軍有數百萬票的差距。 所以國民黨接下來的策略,如果只是要喚醒心冷的100萬藍軍票(假設真有這些票),很可能會因為激化選情,而同步喚醒綠軍的150萬票。 第四,是年輕人的心回不來。 坊間有一種說法認為,在2000到2008年間政治啟蒙的人會反民進黨,在2009間2016政治啟蒙的人會反國民黨。但這也是簡化過頭的看法,因為在本次選舉中,曾在這些年份的首投的人,有超過六成都投給反國民黨陣營。 很多藍軍寄望蔡英文接下來的「失政」會讓年輕選票回流,這種想法就顯得太過樂觀。政治是比較值而非絕對值,蔡英文做得不好,會自然下台,但有個前提,是有人「比她好」。如果藍軍推不出像樣的人選,一樣會大敗。 就像許多藍軍認為在柯文哲當政之後,就有機會打敗他。但柯文哲執政一年,沒什麼太大的建樹,而滿意度和支持度還是高到藍軍不可能有人挑戰。蔡英文很可能會複製柯文哲的情境,她或許無法比現在更好,但是國民黨倒是有可能比現在更爛。 只要國民黨沒有根本的改善,年輕人的心是回不來的。因為充份且普遍的大學教育,已經讓他們學會最基本的批判思考能力,沒有人可以成為他們的「唯一真神」,你只能盡可能努力,然後站在他們面前「任君挑選」。 以「神性」領導政治的時代已經過去,許多「美好過往」已經回不來了。一心期待這些狀況「能回來」,不如好好改變自我,迎接新的時代吧。
周偉航 2016-01-18
國民黨輸在「只愛自己」

國民黨輸在「只愛自己」

    國民黨遭到民國三十八年以來的最嚴重挫敗。不少國民黨人將大敗責任推給年輕女星的道歉,但這只代表他們還在逃避真正的道德責任。國民黨自2008年以來一路走向衰敗,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自私」。   國民黨能在2008年重新爬回頂點,這是因為2006年之後,陳水扁及民進黨頻頻出包,相對來講,國民黨人為了奪回政權,願意放下成見,開始從地方反攻,終於在總統與國會兩側都取得完全勝利。   但贏了之後,眾人就放下了「同志之情」,開始謀私取利。黨政大權一把抓的馬英九,把個人的統一願望當成唯一要務,而獲得提拔的政客,則自尋出路,身居高位而大方收錢者有之,互鬥爭權者更多。   2012的大選就是最重要的警訊,中間選選票大量流失,局面倒退回藍綠基本盤,但國民黨人毫不在意,以為是「正常能量釋放」。隨即林益世案、賴素如案爆發,馬政權自恃最後的靠山「廉節」也破產,朝中能臣一空,好人也跑光了。   此時大破大立,仍然有救。但馬英九只提拔了沒擋頭的江宜樺,絕對的權力尚未帶來絕對的腐敗,卻有著明顯過頭的驕傲。洪仲丘案就在黨政高層的錯誤判斷下一發不可收拾,終讓台灣的權力結構發生天地逆轉,公民力量開始主導政壇議題方向,黨國崩潰的火車頭正式出發。   就在這列火車衝往懸崖的路上,國民黨上下仍自謀其利。自私的總統始終主張「我最懂,只有我知道怎樣對台灣比較好」,但卻沒執行與溝通的本事,把施政搞的一團爛。   他卻認為這一團爛必是民進黨和國民黨其他派系的錯,因此卸責於立法院,甚至還發動馬王政爭,終於導致黨機器瓦解,失去對之後對公民運動的應變能力。   在總統之下,則有自私的行政閣僚。馬英九組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多教授的內閣,卻看不出來這些人的書讀到哪裡去。為了維持官位,這些高僧大德不惜犧牲個人學術良知,全心迎合上意。   自由主義學者搞成法西斯主義,教育部長更是前撲後繼的硬推「課綱微調」,為什麼?終歸是希望自己手中的飯碗更鐵,或是能更上一層樓。上任之前的滿腦理念?應該純粹只是教職升等用。   立院諸公和地方諸侯的自私,也不遑多讓。不分區以形象而獲提名者,扔下自己專長跑去當財團護航人,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獲得黨中央垂愛而連任。區域選出的立委,鮮少上台質詢,只搞選民服務,為了什麼?當然也是為了自己連任。外頭的地方縣市首長,為了自己派系政權鞏固,全無永續概念,把財政搞到破產的,不只苗栗一隅,全台處處皆是。   最基層的普通藍軍支持者呢?也是自私。他們為了自己的退休金,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而支持國民黨,不是因為國民黨有什麼核心道德價值。這些人只想從國民黨身上撈到好處,但不想付出,更不想負責。   這才是真正的「集體共業」,一種慢慢累積的共業,到了這次選舉,就「業力引爆」了。   2014年底的大敗,國民黨本來還有轉型變革的機會。但朱立倫一上台,只想到自己,為了保留實力而閃過2016年的選舉,打算直取2020的大位。洪秀柱呢,也只想到自己,硬是要報名,報了名之後又不好好選,造成藍軍選戰局勢糜爛,只能「換柱」。   這「換柱」也不是為了黨國,而是因為局面已經爛到會影響2020,朱立倫為了自己將來,被迫硬頂上陣。但他碰到的,是更多「只為自己」的人。像王如玄,鐵定沒把軍宅案對自己人說清楚,出大包之後,講要捐出獲利但,捐到選前最後一天,也不知捐了沒。   提了王金平不分區第一之後,他就去韜光養晦,根本沒在選,這也是為了自己。各地方的立委候選人跑來「拱朱」,不是為了國家希望,而是為了從黨部獲得更多選舉資源,還是為了自己。留在立院發言的主砲手呢?打到最後根本是自走砲,亂打一通,為的不是黨的勝利,而是選後自己的政治位置。   一堆藍軍的支持者也是只想到自己。看到綠軍的宣傳,總是先亂罵一陣抒發情緒,不管這在中立旁人眼中看來有多礙眼,反正老子就是看不順眼,先罵爽再說,至於破壞黨形象的問題呢?政治宣傳是黨部的事,反正黨有錢,他們會買廣告。   一個黨,上到總統、黨主席,下到支持者,全都是為了「自己爽」,焉能不敗?選舉絕對非最後一天才決定勝負,輸贏是個漫長的脈絡,不肯承認歷來的錯誤並針對問題來想辦法解決,而是把責任全推給外界,暗中保存自己的實力,怎能得人心呢?   說穿了,黃安不也是為了自己爽嗎?之前他在鬧的時候,國民黨人都不發聲,不阻止,不也是因為「看他爽,自己也爽」嗎?現在最後一刻出了大事,才知道狀況不對,那也來不及了。   女星頂多是壓倒國民黨的最後一根稻草,絕非一棒敲昏國民黨的樹幹。在這之前,國民黨早就「昏」了,只是所有人都蒙著頭,不肯承認、面對、解決而已。為什麼?   因為他們根本不愛這個黨,他們只愛自己。
周偉航 2016-01-16
民進黨低調勝利,能夠低調的長期執政嗎?

民進黨低調勝利,能夠低調的長期執政嗎?

圖/蔡英文臉書 民進黨獲得空前大勝,理由當然只有一個,就是票多,比過往多很多。許多人對它有著期待,但有更多人支持民進黨,是基於對國民黨的憤恨。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許多評論者認為,民進黨是因為國民黨擺爛而上台,並不是自身有某種絕對的價值優越性,因此這種對國民黨的憤怒感,可能會轉變成為對民進黨的高標準監督,讓蔡英文在上台不久後,甚至在就職之前,滿意度就會大降。 有些評論者進一步推論,民進黨在選舉期間並沒有真正面對自身的政策空心問題,這些空白會成為他們執政的重大困境,並營造出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契機,只要所謂「台灣國民黨」的人馬能操控黨機器,就有機會逆轉局面。 不過,我在這邊要提出一個略有差異的看法。我認為綠軍的確有不小的政策空心問題,但綠大藍小的局面並沒有那麼容易產生變化,民進黨可能邁向長期執政,或至少是綠色力量長期執政。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國民黨永遠學不會反省,也不存在真正的改革派。 直到大敗時刻,還是有國民黨人認為「JYP」這韓國經紀公司是民進黨派來的,整個女星道歉事件是民進黨的陰謀,黃安也是民進黨安排的暗樁。他們的這種想法固然愚蠢與脫離現實,但真正讓人意外的,是國民黨中央有部份人馬也持類似的看法,這代表他們不肯面對自身在兩岸政策上的錯誤與困境,仍然把責任外推。 相對於不肯自省,又愛亂出招而導致嚴重反效果的國民黨,民進黨在這場選舉中可說「什麼都沒做」。當然,蔡英文自己選得很認真,該跑的場子有跑,該講的政見有講,該弄的造勢有弄。但除了這些選舉基本門面之外,民進黨並未有太過攻勢。一是資源不多,省著點用,二是局面一直領先,大張旗鼓去打人,只會帶來反效果。 多說沒好處,低頭跑就對了,無怪乎「空心菜」、「躺著選」的批判聲一直不止。被罵也沒關係,反正國民黨不斷出包,只要出擊就會變成自打臉,民進黨不用主動出手,民眾就已憤慨十足。最後引爆選民情緒的女偶像道歉一事,其實也是國民黨先前錯誤的累積,民進黨根本沒必要見縫插針,什麼都不講,坐在一旁看戲,講講門面話就好。 為什麼呢? 別忘了,日前教育部長才不是向中共妥協,要赴中交換生入境隨俗嗎?在更早之前,國民黨人和黃安還不是站在一起,努力檢舉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嗎?你們耗了那麼多工夫把自己和中國綁在一起,現在出事了,當然就是一起沉下去。 就算已經「輸透了」,國民黨內各方大頭,還是繞著九二共識講一堆虛詞。這代表他們沒有自省的能力,就算基層有自省的聲音,也很難影響這些仍然盤據高位的大頭們,因為他們「頭已經洗了大半生了」,不可能突然放棄九二共識與親中路線,目前也沒有退位交給下一輩的跡象,因為國民黨之前世代交替徹底失敗。 國民黨失去政權與立院多數黨位置,就更會以「記者會攻擊型政黨」形式存在。國民黨若老人不退,一些鬥牛型的政客成為黨內要角,這就會「保持」民眾對於現有國民黨的不滿,這種不滿就不容易轉變到蔡英文的身上。 最有可能的狀況是,每當蔡英文有任何失政,國民黨就會跳出來罵,但因為罵的技巧有問題,反而讓蔡英文得以安全過關,讓民眾繼續不滿國民黨。這很類似柯文哲現在的情形。雖然蔡英文和柯文哲有許多本質上的不同,但我認為蔡英文在選後的前一兩年,很可能會出現與柯文哲差不多的狀況:明明做的不怎麼樣,但因為國民黨民代爛得太誇張而轉移焦點。 但民進黨也不會一直走坦途,真正的威脅會來自其內部。因為在中央完全執政,所以蔡英文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讓這些選前表達完全順服的立委候選人,在選後盡可能保持「聽話」。 因為當國民黨極端化,影響力降低,民進黨將因外來危機解除,而讓派系利益衝突浮上檯面。民進黨內必然會有一些派系往親中國的位置移動,爭搶國民黨留下來的「兩岸買辦」位置。加上某些意識形態差距,就可能產生隱性分裂,但應該不致於有實質分裂。 蔡英文在接下來的四年,不會是絕對的黨政合一權威,而會成為一位共主式的領袖。因為黨籍立委太多,她必須在某些議題退讓,以換得民進黨民代的一致支持,並避免國民黨見縫插針,立院院長與黨團的領袖也會因此成為執政團隊的要角。 但蔡英文不會成為虛位元首,因為一個吵鬧無常的國民黨仍然存在,她仍是一個國民黨攻擊的「標靶」,那就能夠維持一定的政治高度與向心力。只要她沒有發生陳水扁類型的案件,就可以長期維持政權穩定。 許多人關注的另一個重點,是國民黨是否可能也出現一個「蔡英文」來領導他們渡過難關,重返榮耀呢? 我認為不可能,理由有三。 第一,蔡英文並非2008才蹦出來,她早就在了,但國民黨目前不存在這種人。 第二,民進黨當年所有天王都願意退讓,一方面是自省,另一方面是因為民進黨沒有黨產。國民黨那麼多黨產,誰會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民黨始終不覺得自己輸了,也不認為自己有錯,一切都是被民進黨的奸計所害。如果認為問題是來自於外面,那當然永遠不會有根本的改變了。
周偉航 2016-01-16
所以大家都是台獨份子嘛

所以大家都是台獨份子嘛

台灣藝人黃安反台獨立場堅定,人渣文本認為,黃安遲早會捅到馬蜂窩。(翻攝黃安微博) 黃安舉報在韓國發展的台灣偶像藝人周子瑜是「台獨」,使得經紀公司被迫取消其在中國的所有表演活動。僅十六歲的周子瑜,只不過是在韓國綜藝節目上舉中華民國國旗,外加經紀公司在介紹頁面上標其國籍為台灣,就被黃安指是台獨了。 黃安最近對於檢舉台獨人士樂此不疲,的確讓不少藝人在中國的發展受阻,但也有點爽過頭了,遲早會捅到馬蜂窩。沉迷於韓國娛樂的族群,通常年紀較輕,許多人也對政治無感,但一個過氣藝人拿政治議題來捅一個初升的明日之星(周子瑜在韓國算紅了,很多主持人都會唸她名字的正確中文發音),這就「非常大條」。 我也從事流行文化研究,就這一兩天來所觀到的韓流圈反應,我認為如果黃安在最近回台,或許不會被台獨份子攻擊,但有可能在機場就被韓流迷丟垃圾。別忘了平常去圍機場的是哪些人。 話說回來,連舉中華民國國旗也被舉報為台獨,還因此失去在中國的生意機會,這也證實在中共的眼中,中華民國國旗就是種台獨象徵。但國民黨上週末才舉辦國旗遊行呢!那自然也是一堆台獨了。 在台灣,不願意舉中華民國國旗的人,通常會被視為台獨。現在連舉中華民國國旗的,也是台獨了。既然大家都是台獨,就應該和平相處嘛! 最近幾年,有些台獨主張還從「台獨」之中再區分出「華獨」(主張中華民國為台獨的可行選項者,如民進黨)和真正的「台獨」,並認為「華獨」主張仍有中國「毒素」,仍會走向親中滅台。 這種區分觀點,不也和中國的態度有點像?中共認為有「一點台」,就算是獨,這些獨派認為有「一點中」,就算是統。既然大家都是偏執狂,就應該和平相處嘛! 對於綠軍來說,前幾任的台獨推手,像馬英九、郭冠英等人越來越低調,本來還擔心選舉末盤沒梗,但黃安跳出來力擔促獨重任,還真的是「當你氣順的時候,不管是不是台獨,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相對來說,藍軍對於黃安的檢舉行動一路默許,甚至叫好,認為可以重創親綠人士在中國的發展,給他們「警惕警惕」。但黃安一路玩下來,不但對選情有不良影響,甚至還罵到自己頭上。 國民黨常以「他是自己人,沒關係啦」的態度縱容激進份子狂言,最後履履「引火自焚」,卻反過來怪綠軍掌握媒體風向,洗腦年輕人。其實民進黨根本啥都沒做呀!你們的場子分明是自己砸掉的。
周偉航 2016-01-15
連基本風度也沒了的國民黨

連基本風度也沒了的國民黨

   丁守中。資料照片 選舉到最後階段,藍軍戰將們大舉抓狂,把自己人和對手全都罵了一輪,也罵出一些明顯過頭的奇言怪論。 新黨主席郁慕明痛批蔡英文「單身的人沒有家累,做事比較絕」;國民黨不分區排名第十三的胡筑生狂言「如果軍中都洪仲丘,台灣變女人國」;而選情告急的丁守中更是拋棄溫和熟男形象,諷刺競選對手吳思瑤是「坐四望五的女人,還自稱姐姐」。   這番言論一口氣得罪了「單身者」、「義務役」、「女人」等各身份總共一千七八百萬以上的國民。這些話語中的歧視與道德錯謬的嚴重程度,在政治倫理要求較高的國家,就算不退出政壇,至少也該雙膝跪地謝罪,或是來個「土下座」叩頭。但現在這些言論卻沒受到應有的批判。   或許是他們狂言連發的速度太快,公共知識份子不知該鎖定哪一個案來談;又或是他們屬於保守陣營,而我國的各類「道德協會」多是藍軍側翼,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嘛,碰到這些一臉正經的西裝阿伯,道德魔人就全縮回去了。   黃復興之前才剛發文宣痛批時代力量道德敗壞,但這批深藍長者展現的道德水準,則是更神奇的境界。他們選到連基本風度都沒有,為了口舌之快不惜挑釁大半國民,這也突顯他們心中道德原則只有一個,即「我是真理」。   選舉有輸有贏,輸家自然不開心,但這些人根本還沒輸。不論是郁慕明的新黨,胡筑生的國民黨不分區,丁守中的北投區,都還是很有機會勝選,只不過因為選情緊繃,選得辛苦一點,他們就大抓狂了。   有些人替他們辯解,指其說法是「情緒激動之語」,這些政治人物「本性不壞」,大家別太在意。但他們三人高見中所暗藏的道德問題,其實遠非表面的「引人不悅」如此簡單。   首先,指著對方與議題無關的個人特質(性別、年紀)亂罵,正是標準的人身攻擊。連中學生都知道人身攻擊是錯誤的溝通方法,但這些飽讀詩書,自稱中華文化捍衛者的老頭們,選舉一急,就化身成為廟口嗆聲阿弟仔,其心理變化機制,的確值得相關學者好好研究。   其次,這種以性別差異罵人的語句結構,很類似於一般人不知該罵什麼時,就直覺罵出「幹X良」的狀態。這是因為認定女人好欺負,又可透過口語之快一展男性雄風。   性別歧視語和髒話雖然多數人都講,但這仍不是什麼良善言行,而且就算你要講,私下罵罵就算了,居然在媒體鏡頭前公開表示,這是連區分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判斷力都沒有。為什麼活到這麼老,還是把「大家」當「他家」,同樣值得相關學界研究。   第三,什麼男性沙文主義的就不談了,看他們的學經歷,這些人大概沒讀過什麼近代思潮,你就不用期待這些老人會有什麼進步性別倫理觀念,就像不該期許一群翹管飆仔都會算微積分。   可是就算他們沒性別倫理概念,身邊應該也是充滿了「單身者」和「女性」吧?講這種嘲諷單身者與女性的話語時,難道他們心中沒閃過這些朋友的臉孔嗎?他們沒想過這些朋友聽了也會不開心嗎?   的確很可能沒想過,因為「倫理利己主義者」就是這模樣。倫理利己主義者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全天下的第一位,認為能替他帶來好處的,就是對的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倫理利己主義的問題,就在於一旦被人知道你是這樣想,你就不用混了。他們不能公開展示自己的想法,以免受到眾人的圍剿,因此他們可能會裝成「利他主義者」,以騙取他人合作。   就倫理學家的看法,真正厲害的倫理利己主義者會採「開明利己」的方式,放長線釣大魚,忍耐撐過逆境,再一舉獲得最後、最大的利益,因此這的確是一種「道德上有爭議,但實際上可行」的行動思維。   但這些失言的大德們,還遠遠不及「開明利己」的水準,是「直接利已」,一點小困境就忍不住,選舉有些不順,就胡言亂語。比起「口誤失言」「以髒話當口頭禪」的行為問題,這種整體價值觀的錯謬,才是他們真正的道德痛腳。   雖然政壇對丁守中的評價一直不高,但因為他從沒站到第一線,許多選民誤以為他是遠勝連勝文的將才,也為他不能代表國民黨出戰北市而深深惋惜。結果現在話一出口,卻只有這種程度。   胡筑生、郁慕明也都是差不多,不講話,好像都是厲害的阿伯,一講話,就變成害我們笑得很厲害的阿伯。   逆境才能看出真正的人性,而選舉就是絕佳的試金石。政客如果一直躲在鐵票區、安全名單,百姓就很難摸清他們的底細;不過,一旦選情緊繃,你就能看穿許多自詡為國之干城的角色,其實只是過去命好,從來沒有碰過真正的敵人而已。
周偉航 2016-01-11
年輕人懂個屁

年輕人懂個屁

國民黨會鬧到今天這種田地,正是因為覺得「年輕人懂個屁」的人太多。 民進黨希望中老年人傾聽年輕人意見,這也引來老藝人痛批「年輕人懂個屁」。這種意見當然沒必要認真以對,因為國民黨會鬧到今天這種田地,正是因為覺得「年輕人懂個屁」的人太多。是以對在野陣營來說,持這種想法的國民黨人是越多越好。 但我還是要來「藉題發揮」,探討一個更嚴肅的問題。年輕選民的確常做出誤判,最嚴重的誤判,就是不去投票。 根據過去的投票數據,所謂的「首投族」,約20到22歲的投票率,並沒有低到哪邊去,通常比平均投票率低一點點,不會超過一成。而且他們的人數很少,除了2004年總統大選那種差距可能產生影響力之外,對於大局並沒有影響。 問題在於22歲到35歲這一段。這個年齡的投票率特別低,往往會比平均投票率低一成到兩成,這就可能對只有3到5%差距的選舉產生影響。 本次總統大選雖然強弱已經拉開,但在區域立委與不分區政黨票部份,仍是近距離搏鬥,非常需要這些年輕人選票。不過,在選前兩週看來,年輕人的投票意願仍很低。 一般來講,年輕人不投票的主要原因或理由如下: 第一,是戶籍不在工作地。台灣人通常結婚成家之後才會遷戶籍至工作或居住地,現在人又常30幾歲才結婚,因此多數年輕人的戶籍與工作、居住地不同。 第二,是投票成本考量。現在比較多人關心學生因為窮而不去投票,但學生投票的移動成本其實比有工作的年輕人低,因為多數學生可以先跑,成本就只有車票錢,而某些上班族可能直到投票日當天都還有排工作,機會成本較高。 第三,是覺得總統大選局勢已定,又不認識選區立委。總統大選是全國都看得到的,會是主要的投票動力,如果差太多,投票意願會變低。加上不在戶籍地活動,對於立委選舉比較沒那麼激情,所以就不太想去投。 第四,是對於政治失望。22歲以上的年輕人多半都投過一次票,而政治人物選上後表現多半不如選舉所言,因此會讓人產生失望感,進而不想再投票。差不多要等完成一次政黨輪替,甚至兩次政黨輪替後,才會以持平態度來看待政治。這時就已經差不多40歲了。 第五,是各界一直宣傳首投族投票,但忘了其他年輕人,使他們覺得自己的一票不重要。首投族是有象徵意義,但人數真的很少,不過有些年輕人卻會因為「有其他年輕人去投了」,就覺得自己可以不用投。 相對來說,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投票率往往高到誇張,有些地區甚至高到八成五。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他們對政治很狂熱,而是因為「他們在家」,選舉當天也不會出去玩,因為「跑不動了」。 這些老人並非年輕人的敵人,他們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政治意願和考量,年輕人真正的敵人,只有「自己」。許多年輕人也知道不投票在道德上是錯的,但會在心中尋找可以將不投票合理化的理由(類似上述的五點),以豁免自身的道德責任。 但與政治相關的道德責任,不只是停留在「投或不投」的成本計算,而是在之後產生的巨大綿延效應上。你到了四十幾歲,可能還在為二十幾歲時沒去投票而懊悔。如果要說「年輕人懂個屁」這話有合理性,那一定是老了的自己在罵年輕的自己。 因此當老藝人認為年輕人的政治意識形態是屁的時候,並沒什麼好在意。但當許多年輕人隨便決定其「不投」的道德判斷時,我們就必須冷靜思考,是不是少做了些什麼,才會讓這樣的判斷恣意橫生。
周偉航 2016-01-04
國民黨老將在怕什麼

國民黨老將在怕什麼

      就算你不注意區域立委選情,你也會發現這一兩週雙北地區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突然「動」了起來。原本沉默的費鴻泰跳出來打楊實秋,吳育昇發廣告「切割」過去的自己,丁守中找一堆球員力挺,林郁方四處告急,李慶華更是有旺中媒體大軍來救,猛攻黃國昌。   這些國民黨老將參選的選區,一直是藍軍的鐵票區,有些甚至拿過近七成選票。他們在當地有高達二十餘年的資歷,但為啥選到最後幾週,卻突然告急,無法再裝「紳士」呢?   有些人說,是社會上反國民黨的氣勢太強,讓對手威脅性倍增。但他們真正的敵人,說不定是來自國民黨內。   雙北的二十個選區之中,目前民進黨只有三席,其他都被國民黨囊括。但在本次大選中,國民黨只有四、五席比較穩定,其他選區都陷入各種程度的苦戰。   國民黨之所以表現得相對弱勢,最常被提及的理由,就是馬政府的施政大有問題,民怨高漲。就算候選人都切割馬英九,還是多少會影響立委選情。   另一個主要的理由,是2013年中之後,不但有一連串社會運動,又有黨內政爭虛耗,外加「母雞型」的主要候選人表現兩光,以至於國民黨選舉機器一再當機,氣勢自然無法拉抬。   但這些理由加總起來,還是很難說明像費鴻泰、吳育昇、林郁方、李慶華等老將為何會「同步」產生危機意識。因為即便是在「柯文哲海嘯」的衝擊之下,這些人的選區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仍穩住一定的藍軍基本盤,而且他們的對手也不是柯文哲等級,看來似乎沒必要太過擔心。   但從他們動作頻頻,萬箭齊發的態勢來看,藍綠兩方顯然咬得非常接近。那代表一定有其他變數存在。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國民黨其他在地政客的態度。   雙北地區一向是藍軍較為強勢,因此這些立委老將選上之後,就一直連任到現在,少則當了八年,多的則「卡」了十幾年。同一時間,國民黨還有許多市議員,也是不斷連任,前後任期甚至長達20年。相對於綠軍新人輩出,台北的藍軍則慢慢成為一灘死水。   過去國民黨在中央與雙北都執政,所以市議員當久了,還有機會被安排轉進各級政府出任政務官,但2014年國民黨先丟了北市,2016看來又會丟了中央,因此政客「升等限制」的情形會更嚴重,因為就只剩「立委」這個往上爬的選項。   上面的立委不換人,下面的議員就「升」不上去,一直卡在議會;而這些市議員卡著不動,更下頭的年輕人也沒機會選。   上面一個人,就可以卡死下面一票人。因此「他們」盤算是這樣的:現在是國民黨近二十年來氣勢最差的一段時期,如果氣這麼差,都無法把「上面的」這些老國民黨立委拉掉,那以後就更沒希望了。現在就是最佳的「出手」機會。   就算這次換民進黨或第三勢力的人馬選上立委,只要這些選區的藍綠結構沒有太大轉變,等民進黨執政蜜月期一過,氣勢就有可能轉回來,下次立委選舉,這些藍軍市議員即可拿回選區席次。   所以「他們」該怎麼做呢?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做」。   因此,民進黨或第三勢力候選人在選區衝刺時,你可以看到綠軍在地民代多半願意出來「帶路」「站台」,甚至「綁著選」。但這些藍軍老將在選的時候呢?   呵呵。「其他人」還真的什麼都沒做,「躺著選」。   這或許才是藍軍老將大為緊張的原因。只要在地政客沒有全力相挺,光是靠自己家丁的戰力,的確會有危機。更何況「什麼都不做」的,已算是客氣,就怕還有來「扯後腿」的。   不只雙北,全台灣那些藍軍老將不斷連任的選區,都傳出了類似的耳語,甚至是實際的操作。這一屆的選舉還沒完,下一屆的「初選」已經開跑。過去複數選區制(一選區選多人)時,最可怕的對手就是同黨自己人,沒想到換成單一選區制(一選區選一人),最難搞的,還是自己人。   這是國民黨過去八年來「世代交替」失敗的後果,這也是「飯不夠吃」時的當然現象。現在就算黨中央緊急「放飯」,或是派人下去「監軍」,要他們這些地方藩鎮真正動起來,只怕也不太容易。   雖然「內外交迫」,但選舉輸贏依然難料,這些老將仍比對手有機會勝選。不過,看到他們活了五六十年,卻還是有如最後幾天才拼死趕暑假作業的小學生,實在讓人只能搖頭以對。   國民黨會鬧到今天的難堪局面,會許就是因為「這種老將太多」吧。
周偉航 2016-01-03
民調失真也可以看出的東西

民調失真也可以看出的東西

▲2016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結束,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表現如預期。(圖/公視提供) 在選舉相關的座談、演講活動中,與會來賓的提問,總是繞著「民調可不可信」「哪幾家民調可信」這類的問題轉。一般選民集中關注民調的現象其實很正常,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民調是他們最有機會掌握的選舉資訊。 不過雖是「最能掌握」的選舉資訊,但選舉結果往往和選前民調有不小落差,因此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家發布的民調,或是該如何解讀其中訊息,就成為選民在投票前最急於解開的謎題。可惜的是,解讀民調的技巧至今多半仍屬選舉業界「營業用」的關鍵技術,並非公開的學術知識。 但我想強調一點,就是即便選舉民調可能失真,也還是有觀察的價值。你可由以下幾個角度來切入這些資訊。 第一,是從定期舉辦的民調中解讀主辦方的意向。 除了政黨初選民調,大多數的媒體或民調公司都是定期發布選舉民調。因此他們就算立場偏頗或是有機構效應,亦或根本完全沒做調查,數字是在辦公室寫出來的,你都可以觀察他們歷次民調中的線型變化,去推敲「他們想透過這民調說的故事為何」。 政治事件不見得真能對民意支持度產生影響,但「民調發布單位」一定對此政治事件有自身的詮釋理論,這種詮釋的訊息片斷會出現在他們所公布的民調說明之中。此外,透過他們自身公布的數字增減,也可以看出他們打算如何影響選舉。 像是第一次辯論會後,某家民調指出蔡英文的支持度下降,而宋楚瑜相應上升,不論此數據是否為真,由後續的詮釋看來,不難發現其將宋楚瑜的情緒表現連結到數字之上的意圖。此外,多數民調雖顯示軍宅案對於選情沒有明顯影響,但少數民調單位還是會把朱王配相當小幅度的支持度下降以軍宅案來解釋,這代表此單位認定軍宅案是當時唯一可觀的政治事件。 第二,從政治人物的反應判斷民調趨勢。 政治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就是最準的民調。如果民調領先,正常的政治人物會選擇穩健的操作方式,而開始採取大動作攻擊者,應該就是民調落後方。 政治人物也都會自己作民調,也就是所謂的「內參民調」,這類民調當然會盡可能採用最新的科學方法與技術,準確度相對高,候選人也會利用這資訊來進行戰略與戰術安排。 所以就算公開民調有一定幅度領先,你卻看這候選緊張到亂選,甚至主動攻擊對手,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掌握的內參民調顯示選情有危機,甚至已出現逆轉。 第三,媒體對該民調的反應。 你就算不懂這些民調公司或媒體的公信力,記者和編輯總比多你懂一點,他們知道哪家民調像是垃圾,誰的評論是笑話。 因此如果有某媒體民調經常被其他媒體引述,並且進行報導以外的特稿評論,這就代表此民調的參考價值較高,或是能挖掘出如前述第一點的深刻資訊。相對來說,有些民調就算辦了記者會,各家媒體只是用乾稿列些數字,沒有分析,也沒有去請政治人物發表意見,那麼或許就代表這是你可以跳過的東西。 第四,依幾個知識原則,從支持度以外的部份來解讀。 民調技術的好壞,可能要大學修過統計學的人才比較有概念,但一般人其實在高中都有學過基本的統計學,大腦多少有點相關的基礎觀念。當然,多數人對於「信心水準」「誤差」「抽樣」這類詞彙的意義的確不太瞭解,但你只要注意幾個原則,就可以掌握解讀方向。 這些原則包括了「通常來講樣本數量越多越好」,如果是差距3%、5%的選舉,最好超過一千個樣本。此外,「調查時間越長越正常」,如果只花一個晚上、兩個小時打電話抽樣,你要抽到一千多個,有這種能力的國內民調機構實在不多,硬做到那麼多,品質也不好。 但因為搶時效性,各媒體幾乎都會在事件當晚(辯論會、大型造勢活動)進行民調並火速推出,這類民調的參考價值就不高。還有「電腦語音民調的準確度不如一般專業電訪員的電訪」,電腦撥打的驗話基本上抽到的多是政治狂熱者,參考價值也沒那麼高。 第五,是民調看看笑笑就好,不要沉迷其中。 選舉的重點不是誰的民調高,而是你認為投誰一票在道德上是正確的。 台灣民調資訊亂成一團,說穿了,這早變成一種選舉過程中的娛樂。就像歌曲排行榜,上上下下,真真假假,你也拿捏不清,反正該買的歌你還是會買,排行榜呢?看看笑笑就好。 民調往往是媒體、政治人物、公關公司想要吸引目光的「產品」,因此你真的沒必要對此太認真,也沒必要把這數字看成和「宇宙秩序」「天地萬物」有什麼必然的連結。 那只是個「產品」,後面都會標上出資單位(就是用錢買這民調的人)。這又不是「你買」的東西,那何必太在意? 真正的民調只對政治人物本身有意義,他們會靠科學方法做出的嚴謹民調來下選戰策略判斷。你呢?做為百姓,你沒什麼選戰策略可言,就算要玩什麼「棄保」,也不會困難到需要拿到精密數據才能下判斷。 選舉是你個人政治權力的展現,你就投給「你認為道德上最正確」的選項即可。就算要參考民調,也是藉之以思考「是誰在惡搞」「多數民眾為何會這樣想」這類的議題。 把眼光多放在「人」的身上,別沉迷在數字之中。
周偉航 2015-12-30
你借苗栗的一百塊

你借苗栗的一百塊

朱立倫拿你的錢去做人情,你一定很開心哦? 上週有人向你借了一百塊,但你說不定沒注意到。 在朱立倫出面協調之下,行政院同意調借二十億給破產邊緣的苗栗縣。因為朱立倫「協調」給苗栗的錢,是從國庫中出的,所以平均下來,每個國民都借了苗栗一百塊。 朱立倫拿你的錢去做人情,你一定很開心哦? 就行政權責來說,這錢是苗栗的兩位國民黨立委去找行政院凹來的,和朱立倫這個請假的新北市長沒有關係,也不應該有關係。但徐耀昌又指明這錢和朱立倫有聯結,是朱利用「國民黨主席」身份在其黨政平台促成的。 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弄錢去救鐵票區,早不救,晚不救,現在救,當然是為了選舉,但徐耀昌又說這「絕非選舉考量」,請大家不要有負面聯想。這種「好處我爽到,壞處我不要」的邏輯,實在讓人噗嗤一笑。 但對於廣大的納稅人來說,這可沒什麼好噗嗤的。 苗栗縣的財政赤字,是前縣長們捅出來的大洞。他們本想靠炒地皮回本,但苗栗的經濟發展一直不振,哪有什麼炒地皮的空間呢?把一縣的財務都押在這上面,結果自然是大虧本了。 縣內財政支出不斷擴大,滿手的土地資產又在房市下跌的狀況下賣不出去,因此苗栗在年中開始發不出薪水與工程款,並在8月起接受行政院「財政紀律異常控管機制」,支出改由中央監控,但到現在仍拖欠各種款項共計約19億元。 各人造業各人擔,這債務原應苗栗縣自己解決,但現在的苗栗縣府卻沒有改善的大動作,只是把一些約聘人員砍掉。對於議員配合款呢?呵呵。 因為錢流出去的「洞」還是一樣大,就算有中央監管,還是有流動現金不足的問題。苗栗縣政府只能一天到晚借錢、調頭寸,能撐一個月是一個月。一開始是靠縣長徐耀昌賣臉去凹,半年之後,就得靠其他政治關係了,像是靠朱立倫。 但錢不會自己生出來。苗栗縣最新的借款,也就是用來週轉的20億,當然不會是這些政治人物的私房錢,更不是靠國民黨的黨產,而是百姓交出去的稅金。 這些國民黨政治人物當然可以是好兄弟,可以有各種人情往還,但拿百姓的錢去做人情,甚至還在選舉期間「有意無意」流出訊息,這在政治倫理上當然是錯的。這等於是拿每個人的一百塊去印國民黨的選舉文宣,如此搞法,實在只能讓人回敬一句「啊不就好棒棒!」 行政院應該依行政常規來監控地方財政,不應立委講講就破格借錢,更不應因為無權責相關的某黨主席講講,就大開方便之門。 國民黨大選局勢不妙,黨政高層卻還是沒意識到此舉的道德問題,甚或以為這種作法對選情「有利」。真的有利嗎? 做為莫名其妙被借走一百塊的苦主,你就該用自己的選票,好好教一教國民黨這種搞法會有什麼下場。
周偉航 2015-12-28
自業自得的楊瓊瓔

自業自得的楊瓊瓔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前排右)競選連任,日前請來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前排左)出席站台。資料照片   台中市區域立委的楊瓊瓔與洪慈庸之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據傳兩人民調差距極小,因此在民進黨力挺之下,政治素人洪慈庸是否有機會擊敗超強老將楊瓊瓔,已成為中部選戰的話題焦點。   洪慈庸是洪仲丘的胞姊,在洪仲丘案發生之初,洪家選區立委楊瓊瓔近乎神隱,這也讓局面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成為台灣近年大型社會運動之先。   近來似乎是因為洪案舊帳再次被挖出,楊瓊瓔不得不跳出來回應,說自己在洪案上已盡了力,不能把之後的政治局面發展都怪在她頭上。   不過,洪慈庸會從普通的上班族轉成為參政者,的確和楊瓊瓔脫不了關係;但要看穿楊瓊瓔「自業自得」的因果循環,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台中的「潭雅神后」地區,楊瓊瓔一直以服務見長,這類地方型政治人物往往透過選民服務打破藍綠框架,建構龐大的選票基礎,能長期在選區中連霸。即便民進黨可以在市長選票中取得領先優勢,但立委就是一直拿不下來。   不過,選民服務也有很多「眉角」,不是政治圈人,很難看出其中的奧妙之處。有時你覺得政治人物服務熱情,很關心你的案子,其實只是被他「呼攏」了。   楊瓊瓔與洪家的爭點,是在洪案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洪家曾求助於楊瓊瓔。楊瓊瓔也的確有跑去現場,並要求國軍和政府高層應有所動作。   就一般選民看來,這樣做就很了不起了,立委有到場關切嘛!也弄來國軍高官到府慰問咧,這是一般小百姓辦得到的嗎?楊瓊瓔也是死抱著這點,說自己有盡到責任,之後的狀況不能怪她。   但她的作法,算是盡到責任了嗎?   騙得了百姓,卻騙不了我們這種也做過選民服務的人。   別忘了,洪仲丘案一開始並沒有受到媒體關注。這事最初是在網路上傳播,當年輕人已吵得沸沸揚揚時,楊瓊瓔等政治人物才匆忙去關切。   所以楊瓊瓔並非「第一時間」去處理,第一時間把國防部「電到出汁」的,是台大批踢踢網站的「退伍軍人」網友們。沒有這些網友,國防部早就把新聞洗掉了。   還有,這麼大條的人命事件,國軍高官本來就會去慰問家屬,只是新聞通常不會報,大家不知道。楊瓊瓔想把這種事當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不免難看了點。   雖說有點難看,但楊瓊瓔真正有問題的判斷,是在之後國防部與洪家的溝通過程中,她選擇站在國防部那邊。   身為選區立委,而且又是軍系立委,楊瓊瓔其實可以做更多,但在國防部與洪家之間,她卻一直想「保持中立」。這就是她犯的最大錯誤。   民意代表經常幫選民之間的衝突做「協調」,這當然是要站在中立位置上。但在洪案中,洪家是平民百姓,若要和擁有一切資訊與龐大權力的國防部對抗,楊瓊瓔這種民意代表,當然應該站在百姓的這一側,全力當洪家的代言人。   但她沒有。   楊瓊瓔「意思一下」之後就「神隱」了。她選擇站在中間不講話,就等於是選擇站在國防部那邊。與其他也涉入此案的立委相比,她表現得更像是個保護國防部的「軍系立委」,而非保護選民的「選區立委」。   楊瓊瓔現在跳出來訴苦,說她有努力了,但如果楊瓊瓔在洪案中一直保持在第一線,以立委身份要求國防部吐資料、給公道,那憤怒的公民就沒有發動社會運動的必要。   但楊瓊瓔沒這麼做。若她真的有做「什麼」,就不會有之後的那麼多事。事情之後的發展過程,就是她沒有盡力的鐵證。   正是因為民代不幫忙爭公道,於是公民團體取代了失能的立委,洪案迅速發展為退伍軍人反撲國防部的狂潮,其動能也傳承給接下來一連串反馬政府的社會運動。   若要說國民黨走向潰敗的起點是什麼,或許也可以把「楊瓊瓔決定放生洪家」納入選項之一。   楊瓊瓔當然可以哭訴這一切不是她「直接」造成的,但她的思維,很明顯是台灣「老政治」走向當機的具體表徵。這些「老政治」的民代,表面上熱情服務,但也只能處理小貓小狗違建違停之類的事,一旦碰上了生死黑幕,就會考量「機會成本」,默默退居二線。   洪家這個選民服務,處理得不好也沒關係,只要其他選民的案子處理好,還是有票嘛!處理洪家這個很麻煩耶,要是因此得罪國防部怎麼辦?為這個案子耗那麼多時間心力幹嘛?這家人是有幾票?   一旦這樣想,就開啟「宿命輪迴」的大門了。當年事主的姊姊,就這樣一路走來,在兩年之後成為自己最強大的敵人。如果楊瓊瓔當初選擇站在百姓這邊,一直站在百姓這邊,哪會有現在這個「果報」呢?   雖然楊瓊瓔與洪慈庸仍在激戰中,但政壇老將會和素人上班族陷入五五波局面,就已是對前者從政生涯的最大否定。   是妳把自己的選民逼成敵人,怪不得別人,也沒資格怪別人。   不只台中一隅,在整個台灣,國民黨政治人物多半陷入了類似的危局。他們都曾於某個瞬間決定站在人民的對面,而這個判斷就讓他們由盛轉衰,讓老將陷入落選邊緣,讓鐵票區生鏽,讓國民黨面臨來台之後最大的危機與困境。   從洪案到太陽花,從馬王政爭到九合一敗選,從換柱到軍宅案,一切都是自己造的業。明明是「自業自得」,卻還不悔改,那就等著被因果的巨輪輾過吧。
周偉航 2015-12-27
大人們的寒暑假作業

大人們的寒暑假作業

部分基層教育人士反對廢除寒暑假作業,人渣文本認為,這些人反對廢除寒暑假作業的真正理由,就只因為「這是柯文哲提出的政策」。(圖:蘋果日報) 基層教育人士與社會賢達,為什麼要出來反對廢除寒暑假作業呢? 什麼「擴大貧富差距」、「會讓小孩子沉迷逸樂」,都是表面的說法,這些人反對廢除寒暑假作業的真正理由,就只因為「這是柯文哲提出的政策」。 這些人一天到晚想反柯,但找不到話題,難得碰到一個他們好像可以講出大道理的主題,就連忙跳出來「喝喝哈嘻快使出雙截棍」。但批柯批了半天,也講不出有什麼說服力的東西,這不就代表他們的理由是空的,動機有問題嗎? 說沒有寒暑假作業可能會造成「小孩會耍廢打電動滑平板」,或是「有錢人有機會接受更多的知識刺激,窮人將缺乏教育機會」,也不是不能成立,這些都是可以找到科學論據,或是進行觀察研究的主題。 但這些振振有詞講暑假作業有益身心健康國計民生的大人們,有拿出什麼學理根據嗎? 沒有。他們的論述基礎都只是「我覺得」,由個人經驗出發的「我覺得」。小學校長至少也有大學畢業,更一堆人有碩博士資格,連這點基本的學術認知都沒有嗎?出來探討專業主題,不需要理論支持? 其實台灣根本就沒啥這方面的研究,有的話早就拿出來了,而且過去都有寒暑假作業,所以也不存在較大規模的研究對象,頂多是找一些國外的比較研究。但這些社會賢達也沒找,只是「我覺得」。你講「我覺得」,他講「我覺得」,大家都講「我覺得」,最後只是全民自爽而已。 柯文哲與台北市教育局決定廢除寒暑假作業,就其公開資訊看來,其實也是「某些人覺得」寒暑假作業無益,你要批判他們,可以引資料證明「教育局覺得」是錯的,至少也要指出他們的政策判斷缺乏理論依據,只是單純回應民意(搞不好「民」就是柯文哲本人或教育局長)。 不從合於學理標準的批判思考角度切入,每個人都只談自己的求學與工作經驗,這就難以成為有意義的公共論述,將一直停留在榕樹下阿伯閒聊的程度,無止境的繞圈圈。 一堆碩博士、科學家,談公務卻是這種水準,卻又都很在意小學生寒暑假作業到底要不要廢除。這麼關心教育,不如先救救你們自己的思維模式吧。
周偉航 2015-12-25
國民黨為何老打空包彈

國民黨為何老打空包彈

台灣買得起或買過兩百坪地的人多得是,但台灣有幾個人買過十二次軍宅? 國民黨這兩三週來幾乎天天在立院開記者會,主打的議題都是蔡英文的炒地案。但多數人知道蔡英文炒地案,其實是透過政論節目或網路,而「國民黨天天開記者會」這事,搞不好是看到我這篇文章才第一次聽說的。 就民調面來看,這些攻勢對選舉沒啥影響。當然,國民黨會推出「黨版」的民調,強烈表明自己人的支持度已經大幅拉升了,但因為國民黨的數據和全宇宙的其他民調數據有明顯落差,所以大家還是看看笑笑就好。 我們可以思考的點是,為啥國民黨這麼努力,甚至把之前未獲提名而「心冷」的主砲(蔡正元、邱毅)找回來打出這一波波的攻勢,卻還是沒啥鳥用呢? 因為他們一直沒有解決在開罵人記者會上的五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新梗又硬要浪費媒體的時間開記者會。老是強調同樣的土地問題,和蔡英文的連結又弱,沒有震撼力,這樣只會得罪記者,讓他們更不想寫,或是故意把你寫得很鳥。 第二個問題,是數字部份越講越亂。從坪數、日期、價格、地號,兩造講得一直對不起來,又因年代久遠,兩邊都拿不出直接證據,百姓又沒有地政相關的知識而看不懂,越吵就越不想看,邊際效果下降。 第三個問題,是國民黨出來戰的主砲信用度太低。民進黨只要不斷強調這是「宇昌案第二」,國民黨的攻擊就變空包彈,也對國民黨急需的中間選票沒有吸引力。 國民黨的有效打法,應該是找社會形象不錯的人,拿自己的人格來擔保爆料的可靠度。但這種人國民黨一個都找不出來,老是同樣的三、四個人在硬撐。 第四個問題,是國民黨一直想打「類比法」,你打我軍宅,我就用同樣的標準檢驗你的炒地,也要求民進黨用同樣的標準檢視蔡英文。國民黨很愛用這種類比法談「兩黨一樣爛,票投國民黨」,過去也一直有選民買帳。 但這次的狀況根本無法「類比」。只要智力稍微高一點的公民,都會知道這兩個案子有很大的不同。就算把數字放到最大,說蔡英文一個人買了兩百坪地好了,台灣買得起或買過兩百坪地的人多得是,但台灣有幾個人買過十二次軍宅? 有正常一點的判斷力和社會生活常識,就知道這兩個案子差在哪。國民黨一直強調「兩邊一樣」,反而會讓人懷疑這些國民黨人的智力,並且認定國民黨把選民當白痴。你可以汙辱民進黨,把「綠吱吱」當狗罵,但得罪中間選民,就是沒票。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國民黨政客的公務員心態太重,只想「看起來有在做事」就好,卻不想「做真正有意義的事」。 全黨上下瀰漫著一股「平安選完就好」的唱戲心態,沒人在意觀眾反應如何,反正該握手的有去握,該講話的有在講,該吃便當的有在吃,就萬事ok等開票,活像明天投票也沒差的感覺。 最近他們似乎終於發現沒百姓理他們,因此就把爆料數字一口氣加到三四十億,好像是認為數字飆高,大家就會關切這個議題了。但實際上還是沒人關心。 搞政治搞到這般窮途末路,實在是讓人同情。我想不如就讓學林鳳營「買一送一」吧!每天還是爆蔡英文的一個料,但另外加爆一個國民黨政客的料,兩個綁在一起爆,我想一定會有更多選民關心的。
周偉航 2015-12-21
支持林郁方到底是不是支持王如玄

支持林郁方到底是不是支持王如玄

台北市中正萬華的區域立委選舉,一直由國民黨的林郁方穩定領先,但近來卻有選情白熱化的跡象。原因是代表在野陣營的候選人林昶佐不斷出招,一下指林郁方對軍宅案態度是「沉默共犯」,接著又貼布條指「支持林郁方就是支持王如玄」,讓林郁方煩不勝煩,主動提告並大罵回擊。   這場雙林之戰只是小格局的衝突,但也突顯出國民黨人必須與黨切割的普遍困境。雖然許多國民黨候選人認為他們是「無辜被帶賽」,但這種古怪的狀況,其實也是他們過去造下的「業」。   在王如玄軍宅案發生後,林昶佐就主打林郁方身為軍系立委,對於王如玄這種吃軍人豆腐的行為,應明確表態,否則就是「沉默的共犯」。但林郁方不知是閱讀能力還是聽力有問題,硬指林昶佐說他有買軍宅,於是跑去按鈴提告,並下毒誓說如有買軍宅,全家死光光。   但並沒有任何人說林郁方有買軍宅呀。   林郁方這麼激動的態度,反而讓林昶佐發在自己臉書頁面上,根本沒幾個選民會看到的留言,一下子翻上所有的媒體版面。林郁方當了那麼多屆立委,居然會這麼沒有公關常識,也是蠻奇怪的,不知是因為這選區太好選,日子過太爽,所以喪失了政治判斷力,還是因為選情已轉趨緊繃,不得不跳出來亂拳飛腿一陣。   雖然已經提告,但林昶佐還是一路追擊,硬是將林郁方和王如玄「綁在一起」,在林郁方的競選布條旁,以同樣顏色的字體另外做了一條「支持林郁方就是支持王如玄」的標語。   林郁方見狀更是氣極敗壞,直指這「極盡挑釁之能事,欺人太甚!」   但話說回來,王如玄是國民黨自家的候選人,林郁方怎麼能不支持她呢?林郁方之所以會對這種布條產生不滿,大概就三個邏輯可能性:   第一,林郁方認為王如玄不會當選。   民眾支持林郁方,讓林郁方當選去了立院,如果王如玄也當選,那林郁方當然就會支持同黨的王如玄進行施政呀!要說支持林郁方「不是」支持王如玄,那就是林郁方認為王如玄不會當選,所以支持林郁方,也支持不到王如玄。   但林郁方敢公開講這點嗎?不敢。   第二,林郁方不支持王如玄。   要說支持林郁方「不是」支持王如玄,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林郁方「不」支持王如玄。因為軍宅案之後,王如玄的形象太差,支持王如玄會讓林郁方賴以為生的軍人票跑掉,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決定。   但林郁方敢公開講這點嗎?不敢。   第三,林郁方支持王如玄,但不敢公開講。   國民黨人支持國民黨人,天經地義,但這時候支持王如玄,只怕不太好看,反而自傷七分,所以只能偷偷支持,拉布條出來,就不好了。   不管是哪種邏輯進路,林郁方都有口難言,所以只能震怒提告。其實他還有第四條路,就是:   第四,布條上的署名是寫林昶佐辦公室,這不行,應該我自己做。   挺王如玄這種「好事」(「挺王如玄是好事」,這可是王如玄自己講的),怎麼可以讓別人代勞?當然要國民黨搶著做啦,「支持林郁方就是支持王如玄」這種布條,就該狂印一千條,綁遍大艋舺。   是這樣子的嗎?別騙人了。   從馬英九搞砸一切以來,全台灣的國民黨候選人都碰到這種「被綁在一起」的困境。台北有林郁方,彰化有王惠美(和馬英九綁在一起),到處都有在野黨的候選人幫國民黨候選人貼黨徽(因為自己不敢貼),做合照(和馬英九等「優質」國民黨人)。   為什麼在野的候選人要這樣做?因為這樣貼廣告,國民黨候選人的票就會跑掉嘛!   那為什麼國民黨候選人會生氣?因為他們也承認「國民黨」這標籤如果被選民知道,他們的票就會跑掉嘛!   那為何不退黨咧?因為代表黨出來選,有補助款,也有黨部組織票嘛。想要拿好處,又不想吞壞處,這種候選人當起來還蠻爽的嘛?   這些候選人也知道國民黨爛,但國民黨從2008開始走下坡的時候,就是沒人敢跳出來講幾句。或許敢講的早就被開除了,留下來的都是些「拍手黨」。這個黨就是因為一路只會拍手,只敢拍手,拍到現在筋骨寸斷,爛泥扶不上牆。   覺得王如玄不好?那在王如玄出線之前,為什麼整個黨無人也無機制攔阻這一切?   因為沒候選人考核機制,所以無法預先知道王如玄的問題?那這個黨的候選人考核機制,又是怎樣被破壞掉的?還是從來就沒建立過?為什麼沒有從政要員出來警告過這點?   你當然可以選擇一路拍手,一路靠著叫好而有今天的地位,但這樣的做事態度,終會讓你落入道德上的困局。不敢公開把自己和同黨的候選人綁在一起,正是這票國民黨人自己親手造成的,怪不了別人。   最後還是要請教大家,你認為支持林郁方,到底是不是支持王如玄?   答案其實很簡單,但就是有人犯下一連串的錯,讓這變得很複雜。
周偉航 2015-12-20
永遠搞不清楚重點的警察大人

永遠搞不清楚重點的警察大人

人渣文本批評,警察對抓頭髮長度這種鳥事很行,正事卻老是幹不出個毛。(圖:蘋果日報) 近日有某男性員警留長髮,而被警方記了一缸子申誡,即將被免職。我本人對於男員警留長髮沒有意見,但日前卻傳出有警界基層主管「動員」員警上網,集體在「開放男警留髮」的網路投票中灌反對票。此事遭公開之後,各方嘲笑不斷,警方管理階層的智力,再次遭到普遍的質疑。 因為警政相關考試規定的改變,已有許多非警校出身的普通大學生轉任基層員警,這使得基層員警的素質大幅提升,但看來仍無法改變警方管理階層一堆「天官」的現狀。為什麼警官們總會下達一堆天才命令呢?歸根究柢,大概是因為於警政院校的學業養成階段缺乏批判思考訓練所致。 這些小天官畢業後進了警察體系,大多數有以下的價值判斷特徵。第一,是認為「警方的成規是對的」,想改革者一定是有病,應該被驅逐出去。第二,是認為「學長的意見是對的」,警界學長的說法一定比學弟正確,學弟壞壞。第三,就是認為「社會對警察有敵意」,如果百姓要求警方改革,那一定是錯誤的認知。只有警方高層、學長、警校大教授能說警察有錯,平民百姓說警察有錯,一定是死老百姓不懂亂罵。 這也難怪,一個看管核四廠,根本沒百姓會看到的男員警留長髮,卻一堆警察覺得這事很大條,一定要好好懲誡。 但百姓手機被偷找不回來呢?這個就是警力不足,無法勉強。 打學生的龜公警察找不到人呢?這個就是證據不足,無法勉強。 抓頭髮長度這種鳥事很行,正事卻老是幹不出個毛,然後要社會對警察不要有敵意? 社會當然可以不對警察有敵意,但有「笑意」行不行?只要能把iPhone找回來,誰管你長髮短髮還是禿頭?警察老是傳出這種搞不清楚重點的行動,不就是蠢?看到蠢人蠢事,笑兩下不行嗎? 現在連女警出來抱怨防彈背心不合胸型,不舒服,都有一堆老警察出來要女警忍耐,卻不思在裝備上改進。那警員也有護檔配備,要不要買一些「縮陽型護檔」讓男警也好好體驗一下?下體也很重要呀!對男人來說搞不好比大腦還重要哩。 一個人之所以能獲得尊重,是因為他展現良善的人格與卓越的智慧;同樣的,一個團體能或得肯定,也是因為其集體作為亦善亦智。警察要在抓頭髮長度這種事耗力氣,那就別怪百姓大笑以對。 警方如果蠢到不知如何處理長髮案,不如敦請下屆立院直接立法,規定男警一律剃光頭好了,這樣就沒有爭議了吧!爽了嗎?保證人人又涼又爽。
周偉航 2015-12-18
在野結盟的成立條件

在野結盟的成立條件

台北市民經過了柯文哲和連勝文的「震撼」,看政治的角度更加冷酷與兇狠,想裝傻,只怕不用等海水退潮,就先沒了褲子。   民進黨在台北市的八個區域立委選區中棄選六個,轉而支持特定候選人以對抗國民黨。在目前傳出的名單中,六位出線獲得民進黨中央支持的候選人,除了獨派色彩較明顯的林昶佐之外,普遍引起基層綠軍的反彈。 雖然黨中央要員以「人都會犯錯,能改就好」這樣的態度來為爭議人選過去的反民進黨言行開脫,但這樣的說法仍不足以讓基層綠軍在黨工屬意的人選身上蓋下一票。特別是北市的市議員,他們與這些人選在地方上長期為敵,這次卻被市黨部強逼接受,當然會比勝文還不開心。 要完成真正的整合,絕非民進黨中央一聲令下就有用,因為「反國民黨」的票一向不是組織票,而是需要說服的空氣票,若拿不出像樣的投票理由,這些票會有一部份跑去投理念小黨。在台北市多數選區藍大綠小的狀況下,只要綠軍票分散,光憑「為了打倒國民黨而投」的選票,幾乎可確定是必敗無疑。 要將反國民黨的票整合,仍有許多條件,但最根本的條件是這些所謂「進步大聯盟」的候選人,必須要以「做不到就辭職」的態度,來面對以下幾個要求。 第一,不論以什麼黨籍參選,當選後均不得加入國民黨。 「進步大聯盟」是為了對抗國民黨而生,其中包括了藍綠橘黃各種色的政客,部份黨性飄忽不定,也有可能在當選後突然被國民黨利誘而投入國民黨陣營。為了去除選民的擔憂,就算這些人不加入民進黨,也應該確定這些人不會加入國民黨。 第二,在追討國民黨黨產議題上與目前在野各黨的看法保持一致。 目前在野各主要政黨,多認為應對國民黨黨產進行全面的清查與追討,這也是本次選舉選民之所以支持在野陣營的重要原因。如果民進黨將來在府會完全執政,那處理國民黨黨產,以促成國內政黨政治正常化,將會成為最重要的議題。這些加入聯盟的立委,如果在這個議題上倒戈,會嚴重影響追討黨產的進度,也違背選民的期待。 第三,在兩岸政策上與蔡英文同調。 這些民代或許不須在所有法案與民進黨同調,但若蔡英文執政,那在兩岸政策上,特別是相關協定的監督與通過,都應該與蔡英文執政後的態度保持一致,否則選民為了推翻國民黨的相關政策而投他,就會失去意義。 上述三個條件,是要說服親綠選民轉投這些候選人的重要基礎,概念上也不會衝擊到這些候選人的非綠色選票,因此這些候選人以「做不到就辭立委職位」來擔保,會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對此模糊以對,想矇騙選民過關,或是理由一堆,企圖在國民兩黨間左右逢源,那就未免太樂觀了。台北市民經過了柯文哲和連勝文的「震撼」,看政治的角度更加冷酷與兇狠,想裝傻,只怕不用等海水退潮,就先沒了褲子。
周偉航 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