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航相關文章

王如玄有說謊嗎?

王如玄有說謊嗎?

    王如玄的軍宅爭議已成一團爛泥。綠軍提出的炒房數字一再飆升,而國民黨方面也只能被抓一間認一間,不然就是以「我不能說沒有但也不會說有」的邏輯小天才方式拼命拖時間。   輿論認為王如玄的道德問題,不只是滿嘴公平正義卻跑去炒房的「雙重標準」(也就是俗稱的自打臉),也包括了隱瞞炒房事實的「說謊」。「說謊」當然是比「雙重標準」來得嚴重,可是王如玄不認為自己在說謊。那雙方到底誰對誰錯呢? ADVERTISING   很妙的一點是,的確有某些倫理學家的說法可以替王如玄辯護。這派倫理學家把我們通常認為是「騙人」的情境區分成「說謊」與「欺瞞」這兩類。   說謊,是指自己主動出擊,透過虛假的訊息來讓對方上勾,並獲得一些好處。而欺瞞,是指自己隱瞞資訊,而當對方想要來找你麻煩的時候,讓他們中計而有所損失。   之所以會有這個區分,是因為這些倫理學家想替「基督教士兵在戰爭時可不可以設埋伏」這個問題解套。基督徒不可以騙人,可是戰爭時需要設陷阱騙敵軍,那該怎麼辦呢?學宋襄公的超禮貌打法嗎?   這些倫理學家認為,基督徒當然不可以主動「說謊」去騙人,但可以設下埋伏,在不告知對方自身策略的狀況下,讓對方中計而敗。因為戰爭本就是兵不厭詐,參戰者應該知道對方都會設下陷阱,而我們設下了陷阱,還需要對方主動進攻才會掉進來,因此中計是「活該」,不能說設陷阱的人犯了道德錯誤。   國民黨陣營就是採類似套路來解釋軍宅案。我不講,就不能指責我在說謊,因為我不是說假話來騙你,而且選舉就像交戰,兵不厭詐,我不說這些資訊,就是為了讓你中計呢!   像段宜康說王如玄買賣十九戶「軍宅」,她就控告段,說段講錯了,「軍宅」沒有那麼多,這就像設陷阱讓敵人掉下去一樣。但這套解釋策略說得通嗎?   基督教徒及戰爭的情境,與九天玄女及選舉的狀況不太相同。當代倫理學家通常不認為區分「說謊」與「欺瞞」,就可以解決類似王如玄的道德困境。   因為王如玄要面對的不是段宜康,她真正面對的是選民;選民在做出政治選擇(投票)前,需要有充份資訊,以免被誤導。因此王如玄有必要公開她自己經營財產的狀況,讓選民瞭解她的價值觀,以做為投票的依據。   如果她選擇「欺瞞」,不透露相關訊息,就像是把選民當成敵人,設下「埋伏」或「陷阱」讓選民中計。依現代民主的常規模式,這怎麼會是道德上正確的做法呢?   王如玄之所以困在這個「局」之中,大概是因為她自知實情「非常大條」,在道德上難以解釋,所以才採取這種「寧與天下人為敵」的態度。不但與民進黨為敵,與尋常百姓為敵,更與自己人為敵。她顯然連自己人都瞞,不然那些名嘴在電視上為何講不出個道理?   最後,我們不妨回頭思考「王如玄有說謊嗎?」這個根本問題。王如玄盡全力想要避免的就是「說謊」二字,而從較粗淺的角度來看,她在軍宅議題上的發言,或許曾有小錯,但的確沒說出什麼大謊。   但為了「不要說謊」,她犯下更多的道德錯誤,犧牲了無數國民黨人的政治資本。那為何她還是會做出這麼愚蠢的政治判斷呢?   這已經成為2015年末的政壇之謎了。我想,大概是因為她只想到她自己吧。
周偉航 2015-12-06
王如玄犯的錯

王如玄犯的錯

人渣文本認為,王如玄讓炒軍宅事件歹戲拖棚,代表她沒有對國民黨「據實以告」。(圖:蘋果日報)   王如玄的炒軍宅事件,或說是「炒軍宅總量」,仍持續往上飆升。因為媒體焦點一直集中在此,國民黨也錯失了半個月了選舉時間。 有些人認為「炒軍宅」會衝擊到深藍的選票,但深藍之所以是深藍,是因為就算國民黨把他家炸了,他還是會投國民黨一票。炒個房算什麼呢?深藍說不定更要投她了,因為這代表王如玄「重視國軍相關事務」嘛!從普丁生氣到高麗菜種太多,什麼事件都會成為他們投國民黨一票的理由。 這個軍宅事件得罪的是藍軍的實力派政客。得罪的點,也不是讓他們選舉難選,議題失焦這種層次,而是更「內在」的層次。王如玄讓歹戲拖棚,其實正代表她沒有對國民黨「據實以告」。她很可能騙了國民黨大員,或是沒對他們說明清楚過。 這事要解決,就是王如玄把她過去炒房的事情一次講清楚,總間數是多少,賺了多少錢,講明白了,之後就笑罵由人。 但目前似乎只有競選總部最高層,甚至很可能只有王如玄自己知道真實、正確的數據,她並未對其他國民黨人吐實。總是民進黨爆一間,她才認一間。國民黨政客知道的,其實和外界差不多,甚至比民進黨政客要來得少。 這自然會讓國民黨選舉機器不太爽了,因為這是拿國民黨的老本,去貼補王如玄的面子。其實整件事若講開了,難看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王如玄。但難看又不會怎樣,副總統又不重要,深藍投票又不看品德,淺藍投票又只看會不會賺錢。 但王如玄就是放不下自己,拉著黨直往下跳。這才是她犯下的真正大錯。 看到國民黨只願意推青年黨代表陪她一起吸砲火,你大概就心理有數,她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內,是不會好過了。
周偉航 2015-12-05
前途多難的蔣公子

前途多難的蔣公子

  蔣萬安的選情原本相當穩定,這樣一搞,就算他撐到明年一月,甚至當選了,也鐵定要面臨選舉無效的官司。   上週我碰到蔣萬安本人。他正在掃街,很客氣的一一握過了每位路人的手,鞠躬動作標準,隨行人員陣式整齊,看來有老手指導,是很「上道」的候選人。這不難理解,因為他雖然是「蔣四代」,但老爸蔣孝嚴跑過街頭巷尾,是經歷過選戰的老政治人。 不過他現在卻爆出賄選爭議。雖然一般百姓看不太懂,但政壇各方都頗為「震驚」。震驚的點不是在於他賄選,而是他居然會犯下這種初階的技術錯誤。 敵對陣營檢舉他在里民中秋節晚會上具名贈送抽獎品,甚至親臨致詞,並現場抽出得獎者。對於一般百姓來說,這或許只是日常一景,但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卻是不可思議的大錯。 台灣對賄選的規定,在近年變得相當複雜與嚴格,多數政治人物為了避嫌,已不再直接贈送活動抽獎品,轉由其他機關團體名義送出(「XX協會提供」),或是把贈品的價格壓到三十塊以下。但三十塊以下的抽獎品,誰要? 但也沒辦法,因為檢方抓得很緊。只要以政治人物名義送出去的東西,就可能被以賄選查辦。之前有朋友出任競選總幹事,只是發制服給競選總部的員工,就被移送了。 在政客人人皮拉緊的狀況下,蔣萬安居然還被人拍到在晚會上現身,抽獎品上還標明他候選人的名銜,而且本人更到場現身說這東西是他送的。這真是完全悲劇,一切政府警告的賄選要件全都「中」了。 當然,這不代表他一定會被起訴,就算起訴也不見得會被判有罪,因為沒人知道他的「神族光環」可以保護他到什麼程度。但至少可以確定兩件事: 第一,其他政治人物(不管同黨或反對黨)都會「逼」或「盯」著看檢察官怎麼辦案,法官又會怎麼斷案,特別是之前因相關規定被司法機關「弄」過的人。這樣一來,蔣萬安接下來的選舉過程,就沒辦法如之前那樣順心如意了。 第二,會犯下這麼初階的錯,代表他競選總部在規劃選舉活動上有重大問題,特別是組織部門,居然沒人意識到這樣送禮是不行的,沒人清楚這類行程的安排要點。會被抓到送這一次,八成還有其他類似的狀況,之後很可能一爆再爆。 組織部門是「政X代」主要吃的老本,連老本都給你出包,其他的部份就不用談了。這似乎讓人想起連勝文。離題了。 就我個人的看法,蔣萬安應該無意以此賄選,只當這是俗常的社區拉票行程。但之前政府再三警告這種搞法不行,也的確有人因此被判刑,因此蔣萬安要平安過關,只怕難度不低。 蔣萬安的選情原本相當穩定,這樣一搞,就算他撐到明年一月,甚至當選了,也鐵定要面臨選舉無效的官司。他的對手當然不會放過他,光是中秋節的事忍到登記截止後才出手(讓國民黨來不及換人),就可看出其戰術規劃之細密。 很多有意從政者都羨慕「政X代」,卻沒想到有時在缺乏經驗的狀況下飛得太快太高,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
周偉航 2015-11-30
國民黨的幽默感

國民黨的幽默感

王如玄被提名以來,從「22K之母」「告勞工主委」的爭議,之後就是炒軍宅、炒農地,天天都有新爆點。(圖:蘋果日報) 國民黨完成總統副總統的報名程序,這也確定王如玄為副總統候選人。從她被提名以來,頭兩三天有「22K之母」「告勞工主委」的爭議,之後就是炒軍宅、炒農地,天天都有新爆點,熱鬧非凡。 民進黨剛提名陳建仁時,國民黨方面硬是以「並非首選」來貶低他,很多社會賢達不能認同這種說法。但若是參考王如玄出線後「一日一梗」的精采表現,依搞笑界的標準,陳建仁的確並非首選。 這些包明明是出在王如玄身上,不過朱立倫還是認為這些排山倒海的批判,都是對手的「抹黑」,是「負面選戰」。民進黨人當然會覺得點點點點,因為「空心菜」「宇昌案」都是國民黨打的,硬要抹黑陳建仁抄襲,也是國民黨先打的,甚至立院天天開記者會罵對手陣營的,也是國民黨黨團。 明明是自己在衝,卻說對手先衝,就這種裝傻風格來看,朱立倫實在是非常幽默。 副總統候選人專心做梗,總統候選人全力裝傻,在這種充滿幽默感的政黨帶頭之下,也難怪台灣的政論節目都像綜藝節目一樣,以好笑為主要的收視賣點。 但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要討論正經事就難了。全國性的大選,應該多花點時間討論廣泛的政治議題,而不是卡在「裝傻—吐槽」的迴圈之中。 看到政治人物發蠢和出醜,百姓一時之間雖會笑呵呵,但是選舉前能討論議題的有限時間,就在這過程中越耗越少。最後投票的依據,就會回歸最原始與本能的意識形態對決,而排除了理性論證的因素。 這會不會是某些人最想要的結果?大家可以好好思考。
周偉航 2015-11-30
台灣民代的自打臉熱潮

台灣民代的自打臉熱潮

    柯文哲當選滿一年了。還記得他當選後,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磨刀霍霍」,說要好好給他一個「震撼教育」嗎?經過這一年,你記得議員的什麼表現呢?唱黃梅調?肚臍哥?還有問柯文哲「知不知道自己名字」的議員到底是誰?這都是上半年發生的事。那下半年呢?議會都在休會? 當然不是,議會還是在開會,也有總質詢,但就是沒打出什麼亮點。二十年前的議員,似乎動輒打出驚天弊案,但現在的議員,好像不是打空包彈,就是只會打自己的臉。難道民代的水準一日不如一日嗎? 這問題應該反過來觀察。讓民代看起來像單細胞生物的,不是柯文哲,也不是民代的意識型態,而是媒體生態改變與選民要求提升。 各級議會裡的民代,有一大半是自1990年代一直連任到現在。他們的問政能力不太可能越當越倒退。 但在過去,媒體掌控在特定人的手中,百姓所接觸到的多半是篩選後的資訊。民代會先「按耐」記者,只要和大記者結交,就能平安度日;而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特性,就算百姓看了民代新聞後「覺得怪怪」,也沒辦法有進一步的回應。 多數民代的問政醜態,就因人情關係而被過濾掉。因此今日百姓覺得唱黃梅調很「新奇」,但我十幾年前就在議場聽過了。問肚臍程度的問題也不新鮮,我記得以前還有問首長等下要吃什麼的。而大方質疑官員「知不知道我是誰」的人,更是多如牛毛。 但在過去,做為百姓的你,看不太到這些鳥事的新聞。就算對議員問政有意見,也很難引起共鳴。 在新媒體與即時新聞誕生後,新聞生產流程壓縮,記者或「小編」的數量暴增,這當然讓新聞品質趨近崩潰;但大量產出的資訊,也突破了政治人物的「媒體防線」。 民代變得不知該「按耐」哪個人才有用,而百姓呢,只要覺得新聞不對勁,就會在臉書轉錄,直接開罵,並透過留言溝通「帶風向」,形成對特定民代的評價共識。 因此,過去民代的形象是特定媒體塑造的,但現在是由參與網路互動的不特定百姓決定。民代若沒有因應這種新媒體生態而加速「演化」,就會像是跑到熱帶雨林中的猛瑪象,一整個不合時宜。 在新媒體時代中,選民更想看到的是民代進行準確的「一問一答」,針對重點來溝通。就算你講的東西百姓聽不懂、沒興趣,只要你照表操課,他就會覺得你有在做事。這種理性問答沒有「收視率」,至少也是「安全牌」,不會出包。 而過去能吸引選民的「激情牌」,那種「鬼吼鬼叫」「怪異道具」的作秀方式,是爭取傳統媒體曝光的良方,但現在這種搞法只會讓人覺得你領高薪來耍白痴,會帶來負面效果。昔日「王牌」,早已變「鬼牌」。 而負面新聞的傳播效果在即時新聞的時代是以等比成長,因此過去的民代,是「有新聞」就是「好新聞」,現在呢,「沒新聞」更會是「好消息」了。如果民代沒意識到這樣的轉變,苦心經營的形象可能會瞬間歸零,甚至轉「負」。 桃園市議員詹村江就是最新的例子。 過去他在網路上流傳的資訊,基本上還算正面。但他近日批判桃園市府舉辦的營隊教材,說是有宣傳沙文主義的問題;但他根本搞錯了那教材的用途,因為他把講師用來批判的「個案」,當成是要傳授的「觀念」。 就像去醫院,醫生說你再抽菸下去,你的肺就會變得像這張照片裡面的肺一樣,但你卻以為這醫生要把你的肺搞成照片裡的黑肺一樣,而大罵他是庸醫。這當然是「外行充內行」而搞出的大糗事。 在過去,這類糗事多半不會傳出來,官員會讓議員「發洩完」,陪個笑,嘻嘻哈哈了事。記者呢,可能吃過你一頓飯,就少寫你這一篇。大家有面子,也有裡子。 不過時空環境改變,詹議員不懂裝懂,一天內就成為台灣知識份子圈內相傳的要事,因為這是以政治干預學術專業。 但詹議員並未瞭解問題的嚴重性,不但不承認自己認知有誤,還堅持這些指正他的人是綠色網軍。事態當然急轉直下,詹江村議員飽受網路上的知識份子批判,也找不到像樣的藍軍學者來助陣,最後不得不關閉臉書公開留言,只留一夥好友取暖。 詹議員的網路形象,大概自此就會被定位成「不懂裝懂」「無法溝通」「不尊重學術專業」的三寶形象。想要拈花微笑,卻拈到馬蜂窩,真是何苦來哉。 其實他當初只要多想三分鐘,弄懂手邊的東西,別拿著雞毛當令箭,就不會鬧成這樣難看。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民代有百姓的託付,因此「權傾一時」,但過去的政治人對這權力都是「隨便亂用」,以致於亂象橫生。在網路與新媒體的發展下,政治事務越來越透明,民代想要避免自打臉的窘境,行事就該更加謹慎三思,並尊重專業。 在過去,控制媒體的確很「方便」,所以民代們都很「隨便」;但時空環境改變之後,如果你再「隨便」,那就真的要小心吃大便了。
周偉航 2015-11-29
年輕人是討厭蠢蛋

年輕人是討厭蠢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舉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還是有些藍軍政壇長輩問我「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國民黨」、「年輕人為什麼討厭統一」。這類問題早被各方公共知識份子討論到爛了,過去我也多次專文探討過。 但他們就還是不信邪,認為「年輕人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只要矯正這個「問題」,現有的政治困境就都可以解決。像是推出「愛中國版」課本之類的。 面對他們的長篇大論,我也只能嘆口氣,告訴他們一個雖然很傷人,但放在心中已久的隱藏版答案:「其實,年輕人是討厭蠢蛋。」 「蠢蛋?」 「沒錯,因為國民黨太多蠢蛋。所以除非整個黨變聰明,或是讓年輕人愛上蠢蛋,不然就真的沒救了。」 「可是國民黨有很多高學歷的人呀!」 你認為「高學歷」的人就不會是蠢蛋? 這還真是蠢蛋才有的想法呢。 現在的年輕人多數讀過大學。大學裡滿滿的博士,而博士的學歷夠高吧?那些博士蠢不蠢呢? 還是一堆蠢蛋。大學教授吵起架來,和幼稚園小朋友那種「哼,我不想跟你好」的程度差不多;學閥護航自家人,手法還不如連戰硬挺連勝文。連個校園都治理的亂七八糟,就別講政治智慧了。 有知識,不代表一個人有智慧。 「那至少國民黨推出的政治人物,都很有智慧呀!」 你從哪邊看出來的?他們開記者會時講的話?在立院的發言?上政論節目噴口水時的說法? 年輕人看不出來他們有智慧,反而越看越覺得這些人在發蠢。這些發言不是自我打臉,就是只會爆氣罵人而講不出像樣內容,或是一直強調結論卻講不出論證,活像期中報告上台講不出個屁,只會反覆唸ppt第一行的同學。這種人有智慧? 「我覺得有。是年輕人不懂。」 真正有智慧的人,會講到讓別人懂。智者為了準確傳達自己的意見,會仔細體察受眾所能接受的語言符號,用對方能懂的話來闡明自我主張。 越講別人越不懂的,就兩種人:第一是精神病患,第二是自以為在講智慧小語的蠢蛋。你選哪一個? 「年輕人社會經驗太少,所以才不會懂我們談話的深意與智慧!」 身為有社會經驗的智者,那溝通能力應該不會差吧?但這些自稱有社會經驗的人,卻老是賣弄一些聽起來不像人話的用詞,那大概就是壞心了,想透過話語權威來壓倒對方吧? 如果不是壞心,那就是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問題的人了,而這種人不就是蠢蛋嗎? 壞或蠢,你選哪一個? 「可是年輕人也說不出什麼有智慧的見解呀!他們什麼台獨的主張,都想得很短淺!問他們有什麼內容,也講不出來!」 由你的角度看過去,年輕人可能講不出什麼有智慧的言論,但這同樣有兩種可能性。首先,這可能是因為你太蠢,蠢到看不出年輕人話中的深意。你剛剛不就用這邏輯來罵年輕人? 再來,年輕人有可能也發蠢,但他們又沒要出來選,出來選的是你,和你競爭的是其他老人,只要別的老人比你聰明就好呀! 就算年輕人講不出什麼深刻的東西,那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請國民黨的各年齡層支持者說明一下,「國民黨」優越的地方是什麼?「統一」深刻的地方又是什麼? 絕大多數人也只能講出一些結論和宣傳標語,說不太出什麼推論或深刻的東西。那有智慧在哪? 「我比年輕人多活了那麼久,有社會歷練,而智慧是要時間磨練的,年輕人怎麼可能會比我聰明啦!」 這也難講。智慧有多重向度,就算是政治智慧,也有很多面向。也許你多活了四十年,磨練的卻是當前民主政治不需要、甚至應該排除的那一類智慧,像是拍馬屁、靠關係,與如何塞錢不會被抓到的智慧。 年輕人因為接受新式大學教育,在教改的多元化發展刺激下,思維反應發展比上幾個世代都要更快速。他們也許缺乏知識,但因為網路對話頻繁,擅長運用演繹、歸納,與三段論證來破解品質不佳或充滿謬誤的論證。 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知識的盾,但手上有智慧的刀,可以切開很多不紮實的東西。你端出個鳥東西,他們一刀就切破了,然後你還在強調那沒有破,那真的沒有破,所有的破都是你們年輕人不懂看錯。鬧到最後,連一面「像樣的盾」、「至少符合通識課期中報告水準的東西」都拿不出來。這怎麼會有說服力呢? 「現在大學品質太差!年輕人越讀越笨!不會擁有良好的思辨能力!」 這二十年來,我都在台灣的大學校園內。各大學所提供的教育訓練水準,雖達不到理想中的目標,但還是以穩定的幅度在改進,整體來說是比二十年前好多了。學生素質方面,的確可能因為少子化而收不到過往那些百分位的學生,但這也代表有更多人接受新式的教育,形成一個龐大的新思維階層。 當他們提出政治見解的時候,你只是不斷主張「他們不懂」、「我們很聰明」,卻拿不出相對應的表現,任何受過「正常」高等教育訓練的人,都不會接受這種論述模式。 你越激動,就更突顯你是個沒有智慧的老人。再次提醒,你在政治上,並不是和年輕人對抗,而是和另一批老人對決。為何他們就能說服年輕人?為什麼年輕人會覺得他們比較有智慧? 只因為他們會用網路?會用新媒體載具?會用各種宣傳方式? 那為什麼你不會?為什麼你用得那麼差?為什麼你學習新工具的能力那麼薄弱?這不就代表你在這個新時代裡是個落伍的蠢蛋嗎? 年輕人或許沒那麼討厭壞蛋,但我很確定他們討厭蠢蛋,特別是想做壞事的蠢蛋。十年前的年輕人曾痛懲過發蠢的民進黨,而現在呢?當某些政黨與某種意識形態的代言人多是蠢蛋,你要年輕人怎麼支持呢?支持這種政黨有多丟臉你知道嗎? 別再問了「年輕人為什麼……」的問題了,先讓自己學著做個聰明人吧。
周偉航 2015-11-24
深藍選民好好吃

深藍選民好好吃

別怪政治人物要把你們的意見當屁了。老是在場外「嘴硬」,一進投票所就「手軟」,誰會理你?   國民黨帥氣的推出一份讓自己人很不滿的不分區名單,反對黨同樣對這名單多有批判,但這兩造的「不滿」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是,選舉應是卑微的「祈請」選民能支持自家的候選人,為什麼國民黨卻選擇走向這種「吃定選民」、「超S」的路線呢? 若說這份名單會讓國民黨人感到不滿,基本上大概就是3個問題:王金平排第一,太多老政客,以及缺乏實質戰力。 王金平排第一,是提名前深藍不斷透過媒體放話想要攔阻的事。他們發了一堆民調,想說明王金平排第一,甚至只要排入不分區安全名單,就會對國民黨選情造成傷害。但國民黨中央還是將王金平排第一。 而列入將來地方選將,也是事前就流出的風聲。但這些列名的政客並非新選將,甚至也不是政二代,而是「政老代」。因此許多藍軍表達了反對的意見,也有幾位已列入的國民黨前政要因之退出,但最後還是有幾位在安全名單中。 這份名單的另一個大問題是缺乏戰將,新人太軟,而老人不會講話,對於不分區立委「執行黨意志」的任務來說,似乎不是個良好安排。然而,從最早傳出的董智森、唐湘龍、黃智賢,到近日的蔡正元、邱毅等人,竟全數落榜,也讓將這些人視為「代言人」的藍軍覺得不爽。 藍軍不爽,綠軍也同樣覺得不滿,不滿的點有兩個。第一,這份名單弄一堆老政客回立院,不利於國家政治的改革。其次,這份名單與地方選情綁在一起,以政治交換的方式影響到總統、區域立委,甚至是下一次九合一大選。 從上述不滿的點,倒是可以反過來推知朱立倫的盤算。這份名單擺平了許多地方上的實力派領袖,也把王金平拉到自己的身邊。雖然不漂亮,但護住了自己的政治盟友。 但很多深藍放話說王金平排第一位,他們就不投了。這又該如何處理?顧了一塊,又失了一塊? 熟悉選舉的人都清楚,那些深藍之所以是深藍,就是你完全不理他,他們還是會投藍。之前換柱,很多深藍嗆說不投了,現在還不是默默的回去支持朱立倫。今天王金平排第一,他們又嗆說不投了,但最後應該還是會默默的回去投國民黨。 為什麼?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其他選項。排除掉綠色這一端的政黨,偏藍的政黨,基本上就只有親民黨、民國黨、新黨、基督教黨與軍公教黨有機會推出不分區。 對於親民黨,深藍一直認為他們是出來幫民進黨分票的,不會投。新黨,是有投的理由,可是他們真能「壓線」在報名截止前推出10席區域去爭取不分區嗎? 民國黨和基督教黨宗教色彩太濃,吸引力不高,而軍公教黨基本盤太小,也都不是選票轉移的良好對象。至於投廢票,別鬧了,每次選舉都有廢票聯盟,在全國性的大選中,他們的影響力一直趨近於零。 到了最後選情緊繃,兩大黨激烈交火,小黨會被排除出視野之外(現在的宋楚瑜就碰到這困境)。在媒體效果之下,這些深藍會被「勸」回去投國民黨。國民黨再討厭,對他們來講,也沒有民進黨討厭。一句:「難道你們要看台獨份子囂張嗎?」就可以讓不滿意見消音了。 就算他們公開大喊:「堅持理念!絕對不投國民黨!」但到了投票所的小布幕內,拿到了總統、區域和政黨的3張票,在沒別人看到的狀況下,他們真能「忍住不去蓋」國民黨的那一格嗎? 我想大家身邊都有深藍的朋友,你很清楚答案會是什麼。 不論藍綠,深色的選民都「很好吃」也「好好吃」。所以,就別怪政治人物要把你們的意見當屁了。老是在場外「嘴硬」,一進投票所就「手軟」,誰會理你?
周偉航 2015-11-23
國民黨的神風特攻隊

國民黨的神風特攻隊

蔡正元。資料照片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正式底定,邱毅、蔡正元、羅淑蕾等重砲手並未入列。不少網友酸言以對,說這是「止兀の憂」;也有人持正面看法,認為國民黨可能要放棄傳統的「大艦巨砲」路線,改走文青理性問政風格。   國民黨真打算改走清新風嗎?還是因為要「塞」的地方權貴太多,只能犧牲這些「打仔」?或者,這又是另一個國民黨下錯的棋局?   或許,其中真有些「不得不為」,也有些「實不當為」。   選舉時批評對手的「攻擊戰」,雖然總被認為「不入流」、「道德表現低落」、「教壞小孩」,但因為多少有點效果,是以主要政黨也都安排有「戰鬥組」民代,專責發動攻擊。   像是民進黨的陳其邁、段宜康,就是民進黨發動攻擊的主要砲手,民進黨也讓他們能分配到不分區立委的位置,以擁有更好的發言制高點。   許多藍軍會攻擊他們,但打這些人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們是不分區的安全名單,沒有選票壓力。花資源打這個點,反而會浪費自己寶貴的發言空間。   因此「戰鬥組」有點像「神風特攻隊」,只要專心埋頭猛攻對方的主力艦隊,而不需計較自身損失。   同樣的,國民黨也有戰鬥組。雖然編制內人員不斷輪換,但像是邱毅、蔡正元、羅淑蕾,以及最近的王育敏,李貴敏等等,都是開記者會、上節目作戰最常見的要角。   不過,在最新的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中,戰鬥組的「人員編制」大幅減少,留下來的也不是善戰之才。就算加上區域立委中較有攻勢選舉經驗者,其整體陣容與民進黨相較,在「嘴砲力」方面明顯遜色。   依照當前大選的走勢,國民黨有相當機率在選後會淪為在野,開立院記者會發動攻擊,將是日後主要的政治操作模式。現在宣布放棄這些大砲,代表了什麼呢?   國民黨打算培養新一代的主攻手嗎?就目前立委候選人名單看來,老的多數已經定型,大概也練不出更好的本事,年輕的又以溫和論理派居多。   那是要改走文青路線嗎?隨著即時新聞與新媒體擴張,「一句話震驚全宇宙」的宣傳操作模式日漸成為主流,講求敘事鋪排的論證風格也越來越沒有空間。因此這大概也不是國民黨的主要目的。   或許國民黨是考量到這些主攻手形象不佳,而將之從第一線拉下?的確有藍軍放話說讓邱毅和蔡正元進安全名單,他就不投,但新的這批不分區安全名單,形象也沒好到能拉高得票率。而且被罵最兇的王金平,還是堂堂排在第一呢!   那國民黨「自斷左臂」「自毀巨砲」之舉,就單純是個戰術錯招囉?誤殺忠臣?黨中央到底在想什麼?   依照國民黨本次不分區名單的安排,可以看出黨中央的策略,是轉往地方經營,以雙重保險(不分區立委加上地方議員)的方式來鞏固「已淪陷」與「可能淪陷」之戰略要地的政治資本。   而前述那些戰鬥組立委,在執政時期還可以發揮「攻擊就是最佳防禦」的護航作用,但國民黨現在面對的是中央與地方雙重失守的困局,已經沒有什麼「母艦」需要護航了。在政治資本越來越稀少的狀況下,當然要優先配置給基層的「陸軍」,而非「空軍」。   就算是「陸軍」,為了擺平安全席次太少而「不夠分」的問題,朱立倫也被迫要求他們「不能做滿」,兩年清出一輪空間,才能放得下。連生吃都不夠了,哪有剩的可以曬乾呢?   所以國民黨「裁掉」自己的特攻隊,大概是因為資源用來做「步槍」都不夠了,哪還有辦法生產「戰鬥機」?這也代表國民黨中央看壞自身的選情。嘴巴雖然說「不會」,但身體卻很誠實。   但這樣的做法真能振衰起蔽嗎?或者至少維持偏安之局?   只怕連「偏安」這個目標也不太容易達成。   洪秀柱的吐槽精準的打中了國民黨「不夠分」又「硬要分」的困境。她認為,如果透過不分區來確定將來的縣市長候選人名單,那其他有意競選角逐百里侯的人,又該怎麼辦?這很可能刺激國民黨進一步分裂。   民進黨用不分區培養地方選將,是站在世代交替與發掘新人的前提之上,但國民黨的安排顯然有太多關於「過去」的考量。這或許能幫國民黨穩住基本盤中的基本盤,但這種政治格局沒有爆發的空間,倒是有爆炸的空間。   不過國民黨真的沒牌了,只能對特攻隊的「忠臣們」說聲遺憾。或許他們願意在「沒有東西可以分」的狀況下,仍自願對敵軍發動攻勢?忠臣應該會這樣幹吧?   從不分區名單一外流,這些戰將就在記者會上消失的情境來看,只怕那種對黨的熱血,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熱。而且看到這批特攻隊的下場,國民黨之後還湊得出新的特攻隊嗎?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真的沒那麼容易找,也沒有那麼容易當。大戲要結束了,該下台,就下台吧。
周偉航 2015-11-22
陸生神話的本質

陸生神話的本質

「陸生神話文」能說服的人,其實是價值觀較為原始,視野也相對狹窄的人。   網路上總是可以看到「陸生真神奇」與「台生該好好加油」的組合文章。文章裡頭的中國學生完全英明神武,而台灣年輕人多數不長進,滅亡指日可待。 這類文章絕大多數並非學術研究,缺乏科學客觀效力;要當個人情緒抒發也不是不行,但你要罵台灣年輕人,就直接罵,何必把「陸生」拖下水,製造他們和台灣年輕人的矛盾呢? 其實這類文章忽略了一個兩岸年輕人思維上的重大差別,但正是因為這種「忽略」,反而使這些文章「證實」了此類差異的真切性。 這些「陸生神話文」不脫以下3種格局。第1種是強調陸生求學表現驚人,像是5點起來在湖邊讀書,圖書館總是塞滿人,上課會發問,課餘不會從事無益的娛樂等等。這或許可以稱之為「質性」的觀察。 第2種「陸生神話文」,則是「量化」的比較。從學業成績到出國留學的人數,從投入求學的資源到創造出來的產值,讓你深深覺得「江山萬里情,中國人真行!」而台灣人真廢,讀了20年書卻是一場空。 第3種「陸生神話文」,則不走質性路線,也非量化風,比較接近「醒世震驚文」。像是描述某些中國留學生在某些場合講了某些話而驚呆某些人,或是描述單一學生的求學發展個人史,想從中講出大道理。這些文章感人有餘,但真實性比起前兩者,或許就遜色了點。 這3種「陸生神話文」有著一貫的意識型態,就是「先苦後甘論」:你一輩子都在吃苦,吃到最後一刻,得到一塊大糖,那人生就完滿了。 這種來自於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想法,兩千年來一直常駐在中國人內心最深刻處,一代傳一代,認為只有透過瘋狂的努力與刻苦,才能在最後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可是,為什麼不過普通自在的生活就好,一定要過得那麼痛苦,去換最後的爽呢?這個問題就沒人在意了。 不過,台灣已經慢慢離開這種「埋頭吃苦,也不知何時可以吃到糖」的階段,主因是已度過經濟高速成長期,不會把社會成就當成肯定自我的唯一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多元理想的實現。 這代表台灣年輕的世代不只關切少數的社會精英,而更願意花時間思考社會上的廣大弱勢者。所以這種「陸生神話文」無法真正打動台灣年輕人的內心(倒還能說服一些長輩就是),反而可能會激起他們的懷疑。 什麼懷疑? 有少部份「陸生」書讀好了、出國了、成功了,那絕大多數的普通「陸生」呢?他們過得好嗎?「第一名」永遠只有1個,但從第2名開始往後的那些人呢? 第1名以外的人,在1個班也可能有49個。在1個學校,則可能有999個。在1個城市呢?在1個行政區呢?在1個國家呢?「第1名」不可能輪流當,那這麼多人「拿不到第1名的人」,他們會往哪去? 許多台灣年輕人正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沒空理會陸生神話。越愛談這種神話,更會製造「那其他人呢?」「我要成為這種人嗎?」的質疑。這質疑是基於社群關懷,其道德正當性的層次遠高於追求個人物質滿足,你不可能要求台灣年輕人「降級」去思考低階的利已主張。 所以,「陸生神話文」能說服的人,其實是價值觀較為原始,視野也相對狹窄的人。這或許是長輩們「沾沾自喜」的講出「陸生神話文」時所沒有想到的層次。
周偉航 2015-11-16
台灣棒球最強大的一刻

台灣棒球最強大的一刻

游智勝攝   台灣在十二強世界棒球賽預賽中擊敗古巴之後,進入八強複賽已見曙光。然而本次賽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每當國家代表隊表現不理想,總是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以前台灣棒球很強啊,都是世界冠軍耶!怎麼現在連XX隊都打不贏?」 對呀?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個印象是錯的,或說是被「製造」出來的。台灣「棒球三冠王」年代,正好也是「蔣公」的年代。那個年代,台灣還可以反攻大陸哩!但實際上呢? 別被威權統治時代的「國族棒球神話」給騙了。 台灣的「國族棒球神話」,始自紅葉少棒。這支台東的土法煉鋼少棒隊,在1968年打敗了日本少棒明星隊,帶動台灣棒球熱潮,也讓政府決定於次年推出「金龍少棒」赴美爭取世界冠軍。 金龍少棒順利奪取「世界冠軍」後,台灣開始依同樣的「工業化模式」生產大量的三級棒球國家代表隊,赴美爭取少棒、青少棒與青棒等級的「世界冠軍」,其中更有六次達成「年度三冠王」(三層級都奪冠)的成就。這種赴美爭冠的熱潮,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初才衰退。 就是這樣的過去,讓許多長輩認為台灣棒球「在過去很強」,甚至是世界第一的水準。但這種「幻想」,在古早年代就已有人發現「不對勁」。 紅葉少棒成名後不久即,被人檢舉有冒名頂替,用超齡球員上場比賽的情形,其隊職員事後也因偽造文書被判刑。 「三冠王」時代,則多是以集結各校明星球員的方式組成代表隊,而他們在美國碰到的對手,僅是單一社區青少年所組成的球隊,拿冠軍的機率當然高。 美方雖然一再警告台灣這類組隊方式違反大會規定,甚至判予禁賽,但台灣棒壇改進的配合度極低。因為在台灣「風雨飄搖」的年代,三級棒球的成就對於中華民國政府實在太重要,為了「民心士氣」、「國族需求」,台灣棒球因此充滿了道德錯謬。 在這個扭曲的體系之下,最可憐的受害者當然就是那些小球員們。他們為了因應奪冠任務,每日接受職業球員般的訓練,不但犧牲課業,也往往賠上個人的健康。當年有許多球員幾乎不識字,而長大之後若無法繼續棒球生涯,在缺乏學歷、技能的狀況下更是難以謀生,往往就此淪入社會底層,甚至因工安或不當的生活習慣而英年早逝。 另一種受害者,當然就是廣大的球迷了。看這些精英小球員在國外攻城掠地,總是打到對手痛哭,動輒大贏十幾、二十幾分,讓球迷們誤以為台灣棒球非常強大,也認為自己不需要再多做什麼,更少有人投入實際的棒球運動。 在這個時期,每個年次的棒球運動人口都不超過千人,卻要「擠」出一批能為國爭光的精英,這當然是不正常的運動培育系統。 正常的運動體系不可能在教育階段就走精英主義,而是該厚植根基,擴大運動參與面,才能建構出金字塔般的人才體系,並培養出真正有技術水準的高階球員。 隨著整體環境轉變,台灣社會開放,慢慢不需三級棒球作為政治強心劑,加上職棒成立,另一種「棒球工業」成型,這種「國族棒球體系」才慢慢淡去。 台灣發展職業棒球二十餘年來,雖然經過多次放水案的打擊與挫折,但目前已經有了一個「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的球員培養體系。年輕球員的素質大幅提升,也透過職業競爭與旅外學習,讓球員的技術水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二十幾年前,最快球速一百四十公里左右的普通右投,就可成為青棒國家代表隊的主力投手。但現在一堆學校都有這種球速等級的「左投」,球速達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右投手,更是常見。 年輕的強力打者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老球迷也因此感嘆,昔日成棒代表隊到了國際大賽,往往一支安打都擠不出來,只能靠陳金鋒的神來一棒。現在的代表隊居然可以和對手「亂棍互毆」,全壘打滿天飛,心中的感動,實在難以言喻。 透過普及的運動媒體,棒球迷不難看到世界最高層級的大聯盟棒球,也不難推敲台灣棒球的真正水準。客觀來講,今日台灣棒球應該還可擠進世界前十,但絕對非「坐三望二搶第一」的程度。 「把餅做大」之後的台灣棒球水準確實提升了,但「國族主義的幽靈」並未離去,每到了國際賽事,這幽靈就會再次籠罩台灣上空,對著棒球界施下魔咒。不是那麼投入的球迷,會錯誤評估對手的水準,而對勝利有不切實際的期待,進而給予國家隊過分的壓力,甚或有不當的責怪。 當球員好不容易從國族主義的迷夢中脫身,球迷們卻仍堅持「泡」在蔣公時代的三冠王想像裡,那台灣棒球就永遠不可能走向「真實」與「健康」。 如果你真的熱愛棒球,那就睜大眼睛,好好地欣賞現在這批球員的表現吧。你眼前的台灣棒球,其實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刻。那個過去「美好的黃金時代」是個幻覺,忘了它吧,或是回到真正的歷史之中,去凝視那個時期的謊言與不堪。 只有面對真相,才能有真正的黃金時代,才能有機會理解棒球帶給人的意義與幸福感。
周偉航 2015-11-15
馬習會的保存期限

馬習會的保存期限

人渣文本認為,馬習會之所以會快速降溫,「船過水無痕」,主要還是在於馬英九事前準備不足。(圖:蘋果日報) 馬習會的「保存期限」,只有三天。上週六的會面之後,主要新聞吵了週日一整天,週一開始探討有沒有講「各表」,週二轉去探討在「江西住了一千一百年」,到了週三,兩岸新聞的焦點已轉移到中共網民猛攻蔡英文臉書一事。 就整體政治新聞來看,本週最夯的是不分區立委提名,連朱立倫訪美都沒獲得多少關注,就算馬英九跳出來搶麥克風談馬習會,也幾乎沒人想回應他。 為何馬習會的保存期限會這麼短? 有些人認為是因為他臨場表現不佳。馬英九在記者會的態度輕佻,晚宴之後又傳出酒後失態,這都被大家罵翻了。但這這並非新聞冷掉的原因,反而讓相關新聞能「多拖幾天」。 馬習會之所以會快速降溫,「船過水無痕」,主要還是在於馬英九事前準備不足。這可由他事後發布的現場逐字稿看出來。他在稿中的談話邏輯凌亂不堪,甚至有著重大的「政治不正確」問題。像是他直言中共軍演和飛彈會成為反對黨的口實,要中共好好考量相關作為。 撤飛彈的理由,居然不是基於百姓生命財產安全,而是在意會被民進黨罵?就算你真的很在意,這種話能公開講嗎?能在國際會談場合講嗎? 這麼「白目」的發言,在事前的過稿階段都沒有任何幕僚發現,或者幕僚和馬英九都不覺得這段話有問題,就足證馬習會之前的內部作業與沙盤推演,很可能低於國民的平均水準,甚至和大學生期末小組報告的程度差不多。 你隨便做做,或是「認真做了但也像隨便做做」的東西,哪能有什麼耐久度呢?當然禁不起時間的考驗了。 馬英九一直想爭取大格局的「歷史定位」「歷史地位」「歷史評價」,但隨便做做的小組報告,連放在爽課都有及格的困難,想用來當作總統的「期末考」,會不會太貪心了點。
周偉航 2015-11-13
就讓英九多飛一會

就讓英九多飛一會

    馬習會一如預期,只有跳針式的空談,雙方各自表述,一團模糊。雖然各方都在推敲字詞、舉止、符號間的深意,但這實在和兩岸發展的大局沒什麼關係。除了確定飛機有搭到,飯有吃到以外,稱不上有重大的實質進展。 當然,整起事件的大贏家還是馬英九。他除了一圓「追星夢」(見到他想了兩年的習大大),也「出了洋相」(出國在上百家洋人媒體面前露個臉),更奪回台灣政治議題中心的位置。 自上次九合一大選潰敗後,他退出黨政權力第一線,不免寂寥。這次的強勢回歸激起了千層浪,但這浪頭是把他再次推上高峰,還是將他捲入海底呢? 要找答案,得先從馬習會的前後狀況看起。國民兩黨的多數要人這次都算是被馬英九「偷襲」,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就算見完面,各方要擬出一套完整的善後或應對策略,也要先沉澱幾天。 不過,在現有時空條件下,「馬習會」的確是馬英九執政末期最可能的一搏,所以他這次能偷襲成功,也是因為其他藍綠大德們過得太爽,「只想到自己」,忘了馬英九還活跳跳。 但就算中了一招,馬習會真會有什麼長遠影響嗎?  國民黨似乎想把其貢獻鎖定在「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並且要主張「維持現狀」的蔡英文把這事「吞下去」。若蔡英文在當選後無法與中共領導人定期會面,那國民黨就搶得了這議題的優勢,在之後選舉中可壓著民進黨打。 但「會面常態化」很難成為得分點,很少有選民是依這種事投票的,飯都吃不飽,誰管你們這些西裝伯在嘻嘻哈哈。 而敵對國家領導人能定期會面者,在國際上也不是很常見。與兩岸關係較類似的南北韓,在2000年金大中和金正日會面之後,也只有盧武鉉於2007再次一會。這代表領導人會談的「個人爽度」大於「制度化意義」,兩韓雙方真正的制度化交流,還是以部長級會談為主。 而許多獨派強調馬習會將「促進統一」「強化一中共識」,雖然有其警世苦心,但也有點杞人的味道。服貿就算簽了,回來也是鬧到翻船,馬英九和人家眉來眼去,效力更弱。之後若換黨執政,這種「眉眼成果」極可能不被後任政府承繼。你談再多,只要你這黨的總統沒選贏,還是沒意義。  那國民黨能透過馬習會逆轉總統選情嗎?事前的媒體民調指出過半民眾對馬習會有「程序不正義」的疑慮,名不正則言不順,談再多也沒辦法讓民眾有感。 因此馬習會的最大影響還是只有「馬英九復出」而已。他「強勢回歸」,能搶到的主要還是國民黨中的政治地位。他甚至連熱門新聞排行榜都搶不下來。 但他現在不是「看守政府」嗎?強勢回歸是要幹嘛?能幹嘛?又會有什麼影響? 在馬習會後的一週內,如果輿論情勢沒有過度的負面發展,對選情沒有惡性影響,那馬英九今後就可能涉外事務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也就是說,他將不只是「看守政府」的領導者,而會成為「進擊的英九」,以更活躍的態度衝擊兩岸或區域國際事務。這種活躍可能持續到明年一月的大選之後,甚至直到卸任之前。 對他本人而言,如果賭贏了,說不定還能開出個諾貝爾和平獎;賭輸了,頂多被國民黨人夾著扔回冷宮去,那也是和馬習會之前一樣。 對於國民黨其他人來說,就沒那麼自在痛快了。馬英九真有這雄才大略,那之前幾年就不會把到手的江山搞掉。更何況他退出領導圈一年,思考方式有改變嗎?幕客水準有提升嗎?曾聽取民意嗎?有在乎過黨的選情嗎? 因為馬英九的「負面不確定性」太高,那些很想活下去的國民黨政客們,對於他的再次活躍,恐怕是「心驚膽顫」遠大於「欣喜若狂」。 對民進黨來說,最差的狀況,大概就是讓馬英九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但就算他得獎,對於大選的影響也非常有限,因為國民黨失去民心,是因為社會資源分配上的不正義,拿個獎也沒辦法發給大家吃,爽到的只有馬英九自己而已,無法澆熄現在年輕世代的反國民黨熱潮。 就算不考量政治算計,馬英九要強勢回歸,還是該讓他在憲法許可的範圍內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因為選民的授權尚未過期,他仍在保存期限內。   正如電影臺詞「讓子彈多飛一會」,反正他也說過要「逆風高飛」,那藍綠各方不妨就先別下定論,讓英九多飛一會吧。 看了那麼多年,你應該對馬英九的「辦事能力」很有把握,對吧。
周偉航 2015-11-08
馬英九的太急與習近平的太極

馬英九的太急與習近平的太極

關於台灣民眾最在乎的飛彈指向台灣,習近平當面向馬英九表示,那些飛彈布署並非針對台灣。 馬習會結束了。在這次歷史性的會面中,不論是習近平或張志軍,中方態度一如往常的「懶洋洋」,拿紙照唸就是。 馬英九的表現也算平穩,但他在會談中放進太多東西,從一中各表到大學招生,從設立熱線到一帶一路,事一多,人就急,人一急,就出洋相了。 若說中方充分展現了「太極」的奧義,那馬英九就是落入「太急」的窠臼。在這種國際談判場合裡,「太極」總是能吃定「太急」。 閉門會議的真正進行過程,我們可能永遠不得而知。馬英九是否真提出過一中各表,是否有要求撤飛彈,只有他自己清楚。同樣的,習近平是否答應交由部屬研究,是否會落實執行,也都是只有馬英九一面之詞。話都是他在講,而中方的公開發言全是打高空,甚至有點大事化小的感覺。 但就當馬英九所說的這一切都真的發生過好了,從其描述的密會場景,可以顯現什麼樣的情境脈絡呢? 中方只是老調重談,把經文唸一唸,當作是陪公子打球,看你台方有什麼打算。而馬英九呢?簡直就是帶了購物清單,把所有願望寫好編號,一次提出。 習近平能怎麼辦?負責任的大國領袖當然不可能現場答應,這種小事也不是由他管理,自然只能發下去執行。總而言之,他在這種場合,本來就不可能「玩真的」。打太極是應然,也是必然。 但馬英九似乎沒意識到這種應然與必然,他還當自己是個陸委會主委在那報告施政白皮書。這情境活像個小孩在聖誕老人前許願一樣:如果習近平再套個大紅袍,就更像了。 馬英九太急。這種高層會面場合,握握手,笑一笑,打打高空,頂多提個「一中各表」即可。連大學招生都列入談話內容,實在是「低路」到讓人無言。 小國無外交,馬英九沒碰過真正的大場面,有這種初級班表現,自是難免。他要改也來不及了,而想當總統的那些人,倒是該仔細觀察、思考馬英九的太急與習近平的太極。 多想三分鐘,你可以不要成為下一個馬英九。
周偉航 2015-11-07
當國民黨梭哈在馬習會上

當國民黨梭哈在馬習會上

近年的馬英九老是講錯話(別忘了鹿茸)、表錯情(打斷手骨…),「這種程度的他」即將面對真刀真槍的馬習會。他Hold的住嗎?(圖:蘋果日報)   馬習會舉行在即,雖然此次會面多少會對兩岸關係發展有點影響,但主要政治評論者都將此行定調為「馬英九為了個人歷史地位」的刻意之舉,並認為在這前提之下,無法產生促統的實質效果。 不過,即便只是為了馬英九的個人歷史地位,也沒那麼容易「達標」。 近年的馬英九,不知是哪出了問題,老是講錯話(別忘了鹿茸)、表錯情(打斷手骨…),這類舉止失當屢屢成為笑點。但「這種程度的他」即將面對真刀真槍的馬習會。他Hold的住嗎? 在這種最高階的國際角力場合,講錯一個詞,走錯一個位,都有被大做文章的空間。就算雙方不發表任何共同文件而各自表態,只要習近平多吃你一兩豆腐,你就要多承擔一噸的批評口水。 馬英九被罵慣了,不怕批評,自己也沒要選,因此執意要衝,那也就算了。但正選得焦頭爛額的國民黨也下大注「梭哈」,「尬廣跟上」,這就妙了。 馬英九事前未得到國會授權,甚至也未徵得黨內各方同意,十幾趴的支持度也讓他的代表性更加不足,再考量到準備時間匆促,見面時間短,不太可能獲得明顯利多,也就很難帶來實質的選票。如果再計入前述的「出包率」,這些國民黨人還願意投注在馬英九身上,真只能用「豪賭」來形容了。 有人說這是選情不佳而「病急亂投醫」,沒牌了,就算知道這梗不好,也將就著用;更有人主張國民黨是痴望老共會可憐他們的選情,主動釋出大利多。 這些說法都有點道理,但我們不妨思考一個更簡單且直接的可能性,就是國民黨仍然不肯接受台灣民眾的價值判斷。當這個黨還願意寄望在10%支持度的馬英九身上時,就代表他們不願意面對那70%反馬的人民。 這些人民為什麼反馬呢?難道是因為馬見不到習近平嗎? 國民黨的絕境,就在於他們從來不肯真正面對這個問題。 作者簡介: 人渣文本,本名周偉航,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運動文化與宗教現象,目前於三校開課,擁有五個專欄。覺得到目前為止最幸運的事,就是可以靠罵人賺錢。
周偉航 2015-11-06
朱立倫沒有那麼不濟事

朱立倫沒有那麼不濟事

    朱立倫參選以來,民調從二十多趴落到十多趴,許多人認為他的表現和洪秀柱差不多,換了也是白換。更有人譏諷地說朱立倫有可能再被換掉。   但朱立倫真的這麼不濟事嗎?在各種新民調中,「朱立倫」這個選項的支持度一再破底,但「國民黨」這個選項,卻在不同的立委區塊出現逆勢上揚的跡象。這種現象又代表什麼呢?   這或許代表選舉正依朱立倫的設想發展。   朱立倫宣布參選以來兩週多的表現,的確讓不少藍營的支持者失望。他並沒有超出洪秀柱的格局,仍以批判蔡英文為主軸,並對綠營的反擊以推拖(「宇昌案和國民黨沒有直接關係」)或生氣(「受民進黨的抹黑」)之類的負面方式來回應。   最近幾天他放出風向球,批判馬政府在經濟與教育上的一連串措施,讓選舉變成內戰。朱立倫為何不拿出一些具體的政見,將自己的格局提升到和蔡英文同位階的程度,反而採取「多話」的策略,讓自己降到和洪秀柱同樣的層次,甚至往蔡正元那樣的主攻手角色接近?   藍營支持者之所以會有這種「疑問」,是因為他們認定朱立倫「還想選上總統」,許多綠營支持者亦抱持相同的想法。之所以要「換柱」,不就是想選贏總統嗎?   其實不然。換柱從「起因」「過程」到「成真」,理由都是一貫的,就是想要搶救立委選情。雖然深藍堅持換柱是因朱王合謀圖求「大位」,但總統選情早就被洪秀柱徹底搞爛,根本不是什麼「大位」,只是「塞缺」。   所以,若用「選總統」來看朱立倫的選舉方法,當然不太合理。但若以「表面選總統,但其實是要救立委選情」的角度來切,就能看出他的真正戰術。   他不是以聲勢強大的母雞來帶起小雞,因為母雞(總統)的聲勢要拉起來實在太難了。民調差了一倍,怎麼追?他是用「犧牲短打」來推進隊友。   在組織方面,朱立倫以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的身份,透過下鄉辦活動把失落的藍軍基層組織起來,並且「打馬」讓立委候選人能重整本土票;在媒體文宣方面,則轉頭和蔡英文互咬,把民眾注意力移出區域立委的戰場。   不妨細看他參選後的一系列公開發言。若是正面訴求,均以「國民黨」為主詞,對話的目標都是選民,請選民給國民黨機會。如果是負面的攻擊,則是以其「個人」為主詞,透過激情的語調批馬打蔡。這代表選民認同,就請一票肯定「國民黨」;如果有意見,請怪在「朱立倫」身上。   朱立倫若在總統選舉上一直保持弱勢,那麼愛看新聞批評時政的「反國民黨陣營」支持者,就可能會掉以輕心,認為選情穩定而不去投。此外,若選舉過程充滿醜陋抹黑與裝傻、耍白痴,可能壓低中間選民的投票率。   「綠的」和「中間」的不去投,即可突顯藍軍的傳統組織優勢。雖然追不回總統落後的20%,但對於只差5%的立委選區來說,可說是「及時雨」。   那他的策略有奏效嗎?   國民黨基層在洪秀柱參選的四個月內受到重創,死的死,逃的逃,但朱立倫上台後,倒向蔡英文的許多人已被「強勢召回」,在朱立倫下鄉的場合紛紛回去他身後排好「站班」。加上「選舉資源」開始下來,國民黨機器重新啟動,活力與洪秀柱時期完全不同。   不只是原本要搶救的北北基桃地區,其他區域也出現選戰硝煙。因綠軍節節進逼而亂成一團的中部藍軍立委,現也不斷出招,以「搶救」「分化」「哭哭」的方式,重新搶回選戰的主控權。   而總共三十四席的不分區,國民黨一度潰退到只剩十席的「安全名單」,但目前在各家民調中快速增至十三到十七席不等,更有民調衝至二十席。這也就是為何朱立倫支持度直直掉,國民黨卻還是有信心喊出「立委席次拼過半」的原因了。   當綠軍支持者認為大勢底定,坐在電腦前嘲笑朱立倫的一系列發言時,卻沒意識到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已經進入地盤撕殺。這情形剛好與數個月前相反:那時深藍天天在電腦前翹腳辱罵蔡英文,但蔡英文的人馬正闖入街頭巷尾深處,全力拔樁。   就當前民調來看,綠軍在立委方面仍有些微優勢,但這樣下去,局勢會逆轉嗎?國民黨真能「計画通り」(一切正如計劃的那樣)的走到投票日嗎?   那就看選民是否能堅持理念,保持清醒,緊盯大選到最後一刻了。
周偉航 2015-11-01
白痴邏輯造句

白痴邏輯造句

劉喬安頂多是一個太陽花的參與者,一直強調她和學運的連結,想要證明什麼,不就是標準的藍藍路論證法。 依這種推論方式,那我們也可以說,會出大錢找小模伴遊性交易的,當然是凱子,而國民黨最重經濟發展了,所以台灣的凱子通常是支持國民黨的,因此國民黨要不要出來說明一下自己支持者嫖妓和人口販運的問題? 「嫖妓的不一定是支持藍軍的凱子呀!」 但你也沒辦法證明嫖妓和人口販運的那票人中沒有國民黨支持者呀!不然你找一個國民黨的凱子證明他沒嫖過啊!或者證明所有的老鴇蛇頭和援交妹都沒有國民黨黨證呀! 證明不出來?那國民黨是不是和嫖妓與人口販運脫不了關係? 「綠的那邊也有陳致中呀!」 好啊那就阿扁下台呀!國民黨朱立倫也退選下台啊! 要玩白痴邏輯造句,最好先想想自己這種腦容量玩不玩得贏人。
周偉航 2015-10-31
國民黨的中道溫和與理性

國民黨的中道溫和與理性

作家人渣文本說國民黨「不和抗議者溝通,都鬧到衝突、佔領、噴水砲,哪裡溫和?」(圖:蘋果日報) 朱立倫說國民黨是中道、溫和、理性的政黨,引起年輕人的嘲笑。 而朱立倫之所以講這番話,正是要解釋國民黨為什麼不受年輕人的支持。他認為國民黨就是因為中道、溫和、理性,所以年輕人不喜歡,但只要好好做,年輕人一定會發現中道、溫和、理性的國民黨是最好的。 這番理路不脫國民黨近年的格局,就是「永遠都在講給自己爽」,不會聽別人說話。如果年輕人反駁,說國民黨不中道、不溫和、不理性,那國民黨人並不會針對這些批判進行自我檢討,而是一直強調自身是中道、溫和、理性。 可是國民黨明明就不中道、不溫和、不理性呀!明顯親中和親財團,哪有中道?不和抗議者溝通,都鬧到衝突、佔領、噴水砲,哪裡溫和?連個違反諾言參選都解釋不清楚,哪邊理性? 但國民黨人就是堅持他們是中道、溫和、理性。你拿出再多的證據打臉,他們還很堅定的告訴你,他們就是中道、溫和、理性。 要解釋國民黨的心靈運作原理,不妨說個小故事。某次內人突然想吃紅油抄手,我就去街上找,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叫「老王抄手」的,立刻進去點一碗外帶。但接待的店員卻回說:「我們沒有賣抄手耶!」 我很驚訝的退到店外,指著招牌問:「你們不是老王抄手嗎?」 「喔,那是店名。店名叫老王抄手,但我們不賣抄手。」 國民黨的主張,也就是這個道理。中道、溫和、理性,是「店名」,裡面沒有的。但是他們很堅持自己是中道、溫和、理性,你必須接受他們對「店名」的堅持。 他們類似的「店名」還有很多,像是愛台灣、重經濟、照顧弱勢、投資教育什麼的。這都是「店名」,裡面不需要有的,你只要這樣稱呼國民黨就好了。 當然,最經典的還是「中國國民黨」這個「老店名」。早就被趕出中國,裡頭也沒有國民,就一個「黨」,若有似無,就看還能撐多久了。 作者簡介: 人渣文本,本名周偉航,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運動文化與宗教現象,目前於三校開課,擁有五個專欄。覺得到目前為止最幸運的事,就是可以靠罵人賺錢。
周偉航 2015-10-30
關於模範生的四個問題

關於模範生的四個問題

選模範生,到底是要幹嘛?一堆人大費周張的搞出一個活動,以不明確的標準,透過混淆的手段,選出一些早已得到肯定,或是「如果他已達到標準,就不會需要這種肯定」的人。 日前柯文哲市長因頒獎合照太耗時,打算廢除與全市模範生一一合照的頒獎方式,不料卻引起「廢除模範生制度」的爭議。 柯文哲只是想廢典禮,家長卻認為他想要把整個制度全廢掉,而吵成一團。這當然是資訊傳遞錯謬的另一個例子,不過「模範生」這個概念,的確是長久以來被學界與知識份子忽略的議題。 我認為「選模範生」至少存在以下四個問題,值得深究。 第一個問題是「模範生」的定義到底為何? 就我找得到的現有公文書,「模範生」的定義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需要品德與學業成績表現都達到相對卓越的水準。 但這種定義存在邏輯矛盾。「學業」成績是可量化的價值,而「人格」是不能量化的價值,如果甲乙丙分別是班上的成績一二三名,但道德表現卻是丙最突出,一天到晚都在幫助身邊的人,乙是清寒勵學的表率,甲也不差,天天在家中孝順父母長輩,是努力讀書的乖乖牌。那到底是誰該勝出,成為模範? 此外,人格價值也有兩種,第一種是道德價值,做好事就可以累績這種價值。另一種是美學價值,有些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有種悠然自得的美感,只要他靠近,你就會感染到他身上的正向力量,進而喜歡上他。 那這種人如果是班上第四名,又要如何和前三名如何一決勝負?頒四個模範生? 於此不妨來看到第二個問題,即「執行與判斷標準由誰決定?」 多數學校的模範生選取辦法是自定的,不過各校也是抄來抄去,概念很類似。整體來看,各校對於成績方面的要求並沒那麼「重」,主要決勝還是在品德表現,有些學校甚至列出了十幾項明確的品德判斷標準。 老師雖有提名人的篩選權,不過大部份學校還是由師生一起做最後的票選(老師可能有加權)。不論最後是由誰投票決定,看到評選標準那麼複雜,幾乎可以確定「有投票權的人也搞不清楚這些標準的意義」。 那最後投出來的會是什麼呢?很可能就是「投票者認為最順眼的那個人」。變得非常類似政治選舉,看不懂政見,就投最順眼的。 「順眼」不見得是不好的標準,這種「直覺」可能整合了美學價值與道德價值,更包括了學業成績考量。但這個獎項就不該叫「模範生」,而是「最順眼獎」才對。 模範生應該有超出「順眼」的部份。某些看來很不順眼的人,還是有可能成為群眾學習的模範。 我們可以由此進到第三個問題,就是「小學生之中」可能出現人格模範類型嗎? 的確有些小學生在同儕間顯得相對卓越,但因為人格發展未臻成熟,很可能只是某些特定向度上的卓越。因此可能出現票選模範典型往單向度集中的情形,選越多次,就會越強化這種趨勢。 像某個同學一向尊敬師長,因此拿到許多票而成為模範生,這會造成其他學生認為這種行為模式是標準答案,而排除或遺忘了其他可能性,像是態度優雅、熱心助人或主持正義。 老師投票也無法避免這種狀況,因為你就只有這些人可以選,選了就會產生一種「大家都該這樣哦!」的暗示,這會讓學生們的價值觀趨向一元,而失去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最後要問的是,教育體系花人力與資源票選模範生,到底想推獎什麼? 許多家長認為這對小朋友是很重要的鼓勵,但得獎者若是學業與品德卓越者,他們應該已在學業上獲得獎勵,而人格高潔者,更不會在乎形式化的褒美。 所以,選模範生,到底是要幹嘛?一堆人大費周張的搞出一個活動,以不明確的標準,透過混淆的手段,選出一些早已得到肯定,或是「如果他已達到標準,就不會需要這種肯定」的人。 教育體系若這麼閒,閒到有空辦這種活動,不如帶著全部同學在大操場上往夕陽奔去吧。 這至少可以提升心肺能力,也比較熱血。
周偉航 2015-10-26
當國民黨成為小屁孩黨

當國民黨成為小屁孩黨

      換柱之後,國民黨陷入空前的道德困境。除了抽換黨提名人的手段正當性大有問題之外,朱立倫之前的「說不選後來又要選」「說做好做滿卻落跑」的背諾問題,以及先前反對蔡英文帶職參選總統,現在自己卻帶職參選總統的自打臉矛盾,這一連串道德錯亂讓國民黨疲於奔命,拼命找理由解釋。   這些問題就算找第一線的倫理學者,也掰不回來,所以他們只能裝死和耍擺爛。但反國民黨陣營不會放過這些「好梗」,鐵定追打到明年一月十六號。國民黨將一直擺爛下去,最後會變成什麼呢?   變成一個徹底的小屁孩黨。   做盡壞事,也不見得會亡黨,但成為「做了壞事卻連擦屁股也不會」的小屁孩黨,或許將摧毀國民黨最後的統治基礎。   先來看看朱立倫面對的主要道德困境。那些風災、八仙、合宜宅、航空城的爛攤子先不論,只看到他當前的三大道德矛盾就好。   首先是換柱。洪秀柱拿到一千三百多票黨代表票而勝出,卻在不敢明講真實原因(為了黨內部份立委候選人的私利)的狀況下,以她民調太低為由,只用八百多票就換掉她。換柱先是「動機」不道德,最後連「手段」也有爭議。   其次是之前「不選總統」「市長做好做滿」的許諾跳票。政治人物有時可以推翻承諾,像陳菊若說要減肥卻失敗,這問題就不大,因為那不涉及公共事務。但如果是「政治許諾」,就不該輕易跳票,除非有不可抗的理由。   但朱立倫有跳票的好理由嗎?   也沒有,就和換柱一樣,他主要是因為「私利」而非「公益」而違反諾言,這只有一種倫理學理論能護航,就是「利己主義」。利己主義者到最後往往是「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這是政治人物應有的態度嗎?   第三個道德矛盾,是朱立倫五年前質疑蔡英文選上新北市長後可能帶職參選總統,現在自己卻帶市長職參選總統。   國民黨刻正動員所有黨機器和媒體,拼命想為朱立倫開脫,找了一缸子國外帶職參選的例子,企圖證明朱立倫帶職參選「其實沒什麼」。   但這種開脫能免除朱立倫的道德責任嗎?   沒有辦法。因為朱立倫的錯並非「帶職參選」,而是他做了一件「過去他認為是錯的事」。他之前認為帶職參選是錯的,現在自己帶職參選,所以要嘛就是「過去的他罵蔡英文罵錯了」(過去有錯),不然就是「現在的他對不起過去的自己」(現在有錯)。他要選那個呢?   選哪邊,他都是有錯。   綜合以上三點,朱立倫的道德困境是無法掰回來的,國民黨也只能在這些議題上打迷糊仗。但反國民黨的勢力會放過他們嗎?   當然不會。那國民黨之後要怎麼辦呢?這樣下去,民調的差距追得回來嗎?   國民黨之所以敢這樣擺爛,還有一個意圖。他們放任反對者猛打這些議題,一直打一直打,打到最後,支持藍軍的民眾反而會惱羞成怒,紛紛跳出來票投國民黨,進而拉升支持度。   明明就沒解釋清楚,為何會有這種效果?   這是因為國民黨高層相信,其潛在支持者主要都是基於「利益」考量而支持國民黨,也都是利己主義者。只要國民黨一直發錢給他們,讓他們生意好做,他們就會投給國民黨。   但這些民眾也知道自身政治態度難登大雅之堂,所以總是用「道德糖衣」來包裹自己的貪婪,進而成為全台灣最愛講道德的一票人。他們愛罵年輕人不努力工作,不知敬老尊賢,只會上街抗議,甚至還無恥到去攻佔立法院。他們美稱自己叫「經濟選民」,而非「貪財者」。   但若他們支持的人完全包不上這層道德糖衣呢?   鐵定會招來排山倒海的嘲笑。現在國民黨的支持者就只能天天忍受民進黨人的笑罵,活像褲子被沖走而光屁股站在海灘上。他們最後能怎麼辦?錢又不能放棄,只好見笑轉生氣,怒投國民黨了,想說國民黨贏了,就能讓別人不敢笑他們了。   國民黨中央目前的政治操作就是採上述策略。但這策略能成功嗎?   恐怕沒那麼容易。因為國民黨的「道德糖衣」,不只是「支持者用來虎爛非支持者」,更是「黨內用來虎爛支持者」的方法。   在國民黨的道德糖衣包裹之下,整個黨的形象就是「穿著白襯衫的古板阿伯」,支持者用這保守形象向外人突顯自身的道德嚴正性,而黨中央也藉這種形象,告知支持者「這種阿伯才有辦法確保你的經濟利益」。   但現在這個阿伯不在了,變成一個說話不算話的屁孩,一臉「我就是擺爛啦!反正你們拿我也沒皮條」的鳥樣。這個「不良少年」真能捍衛經濟選民的實質利益嗎?   除了經濟選民之外,還有許多保守主義的藍軍支持者,他們不愛錢,而他們之所以投國民黨,是因為國民黨政客「比較有官樣」。一旦國民黨失去保守阿伯的形象,變得比民進黨還幼稚生嫩,鐵定會衝擊到這塊基本盤。只要因此跑掉3到5%的選票,朱立倫和洪秀柱的差別就消失了。   總而言之,國民黨一向是在裝「道德正經」,而非以「道德正確」來建構說理模式,但現在他們不但缺乏道德正確,甚至連道德正經都裝不太出來。   沒有道德正確,也沒有道德正經,接著要面對的,大概就是選民給他們的道德震撼了。
周偉航 2015-10-25
朱立倫的眼前課題

朱立倫的眼前課題

綠軍是能把朱立倫抓進自己賽局中的「七局下半」,還是被朱立倫拉回屬於他的「一局上半」,或許就在對上述三真三假見招拆招中分出勝負。   國民黨在批判與質疑聲中確定換柱,由朱立倫領軍出征大選。總統與立委選戰的格局與發展方向,都將與之前大不相同。 那接下來的選戰的焦點為何?有些人認為朱立倫將被過去執政時期的疑案打垮,也有人認為朱立倫還有一些陰招,將會出手逆轉大局。在各種說法之中,我認為有三個課題是「假」的,而有三個真課題是「真」的,值得關切選舉的大眾注意。 第一個假課題,是有些政論家認為朱立倫必須耗費心力回頭安撫洪陣營的人馬,才能免去後顧之憂。這種說法是立基在「換柱事件造成國民黨分裂」這樣的前提上,也有人指證歷歷,說已出現什麼「廢票聯盟」。 實際上朱立倫根本不需理會這些人,只要選情加溫,這些深藍就會自動默默歸位。不然他們為什麼叫深藍?而「廢票聯盟」2014年即已出現,在當次大選中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第二個假課題,是朱立倫仍可能辭市長。雖然他現在保持請假參選的態度,但有些名嘴主張,他五年前曾批判過蔡英文當選市長後就會去選總統,現在自我打臉,因此綠營必定會狂攻此議題到底。因此民調若一直拉不起來,朱立倫有可能會閃辭市長。 但依民調來看,朱立倫的「現有支持者」多不在意他是否辭市長,其「可能支持者」也不會因為他沒辭而拒投他,而且綠軍一直咬這點,可能會引發藍軍支持者惱羞成怒,強化投朱意願。因此這個狀況的發生機會不高。 第三個假課題,是部份輿論認為朱立倫將強勢整合宋楚瑜,兩人支持度相加,仍可和蔡一拼。 但現有民調都指出,如果宋退選,蔡的支持度將會超過50%,因為宋的支持者約有一半是不想投國民黨的人。加上過去連宋配仍失敗的經驗,因此整合宋並不見得對朱的選舉策略有幫助。 相對來說,以下三個課題,才是選情發展的真正關鍵。 第一個真課題,是朱立倫準備的時間太短,來不及安排從白皮書等總統大選的基本工作,所以會把總統競選總部當成輔選機器,全力衝刺立委。救立委才是他的第一要務,如果北桃立委有救起來,加上市長一職,選後他就仍保有一定政治影響力。 目前國民黨在北北基桃二十七席,最慘可能剩下十二席,但如果朱立倫全力輔選,應該可以拉回到十八到二十席,算是穩住陣腳。加上其他區域及原民約十五席,不分區十席,即可達成四十五席的及格標準,若順利拿下中南部的一些激戰區,更可以達到五十席以上。 依現有局面來看(多數人推估國民黨約四十席以下),如果拿下五十席,朱就算自己沒上,也是打出了逆轉大勝。 第二個真課題,在於擬出不同於洪秀柱的政策,一方面結合立委需求,又不會被立委的短視所傷害。洪秀柱就是敗在不接受地方民代的意見,朱若要輔選立委,那就要參考這些人的政策看法。 但立委選情一急,可能亂開支票,朱立倫是否會(因為自己選不上)而放心的全買單,還是仍堅持一定格局,擬出像樣且具系統性的政策白皮書,則可以從這種差異性看出他在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上的投入比重。 第三個真課題,是朱立倫想的一定是選後布局。上次他放著大選不管,結果差點被連勝文害死,這次再放著不管,那鐵定會被洪秀柱搞掛,所以他就算手中沒牌,也只好跳出來應戰。 既然是被地方諸侯拱出來的,就代表他沒有真正的政治實力,只是暫時性的共主,可能會在之後被清算、替代掉。因此朱立倫的選戰思考,步步都將會指向於選後的政治考量,一方面清除黨內的可能障礙,另一方面擴大自身力量。 也就是說,國民黨並未因換柱而團結,反而提前進入權力重整期,利用黨機器傾軋的狀況只會更激烈。 總而言之,國民黨在最近兩次的大戰中選得荒腔走板,也讓人誤以為國民黨能打的都死光了。但朱立倫經過數次大選考驗,底下強兵猛將不少,若以之前藍軍的弱智思維來推估朱立倫的行動,恐怕無法掌握接下來的選情發展。 綠軍是能把朱立倫抓進自己賽局中的「七局下半」,還是被朱立倫拉回屬於他的「一局上半」,或許就在對上述三真三假見招拆招中分出勝負。
周偉航 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