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張之豪)
張之豪相關文章
2008年選舉結果的啟示
2008年的總統大選結果,對我來說是件非常大的事,因為他讓我第一次正視「臺灣認同」有多深、有多大。 它讓我知道,長年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裡,讓我忘了與群眾的距離已經隔了多遠。 對我來說,馬英九本來就是個統派,從他長年以來的立場,他的出身,他的政治選擇,無一不是個大中國主義的統派。 但是在2008年,他卻輕鬆選上了總統,毫不被此所牽絆,因為大部份的選民根本沒把他當做是會出賣臺灣的人。 而人民對於屢出弊案疑雲的阿扁,太過不滿。 雖然我覺得當時的選民,對阿扁實在太不公平。但阿扁之外,還有所謂的四大天王,在那邊爭權奪利,吃相真的很難看。 想想現在王朱吳這幾個國民黨的大咖,在那邊權鬥,有多難看。扁政府的最末期,民進黨這些所謂「頭人」們,也不遑多讓,而且越末期,越誇張。 為甚麼謝長廷敗選以後,黨內有識之士會去力勸一個權力慾不強,跟民進黨淵源也不深的蔡英文來擔任主席? 正是因為這些「天王」們,都是民進黨政府敗選的因素之一,民進黨要再起,不能再演這些權鬥給人看了。 好,回到馬英九。 那時的馬英九,也會講認同臺灣、認同本土(其實他現在還是會講,只是他的行為已經讓他現在講任何話都沒有信用了)。 2008年,選民選擇相信馬英九是認同臺灣的,至少他們沒有質疑他。 馬英九那次選舉拿到幾票?765萬。 2012的689萬,是後人記得的數字,而且那還是經歷過已經爬起的民進黨的對比之下,比較確切的支持票數。 但2008年,馬英九拿到的票是765萬票,這是將近6成的支持率。 馬英九與國民黨是統派,這點我知道。 但難道765萬的臺灣選民,也是統派?有6成的臺灣人民,都支持「化獨漸統」? 我越想越不對,這不可能,他們選給馬英九有很多原因,但因為他們也是統派,所以支持馬英九,是比例很低的。 大部份的人,根本就不覺得統不統,是個問題。 大部份的人,支持維持現狀。那他們覺得的現狀是甚麼?是個可以選總統的現狀。 可以選總統是甚麼意思?就是某一種意義上的人民主權。 所以我應該要把投給馬英九的人,通通推到另一邊,把他們視為敵人、不覺醒的笨蛋? 還是是我自己太過於沉浸在對主權議題的執著,而忽略掉了,人民在意的,第一優先,從來都是生活,主權是個議題,但不是隨時都排在最優先。更何況,2008年國民黨在總統選舉時的論述,並沒有違背臺灣人民對主權的認知。 總之,如果我是個臺灣獨立的行動者,我要思考的,有兩種方向: 政治上,極大化臺灣獨立的支持基礎,讓堅守主權與會創建臺灣主體性的政治力量,取得政治權力。 理念上,不斷宣揚臺灣獨立的理念,而且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鑽研臺灣的歷史與文化、地方的特色與人文生態、法理、政經、外交,各領域都包含在內,甚至像恆春兮那樣出臺語笑魁節目,都是實質在增強本土認同。 那符號呢?圖騰呢?憲法呢?這些難道不該改變嗎?不該打倒嗎? 應該啊,但只因為換了符號,而讓人支持了新東西,那這個人,真的是被尊重且認真思考過,他的認同的嗎? 臺灣的認同,是土地、是文化、是風情、是人。這個社會裡也有好有壞,有些我們必須要剃除的東西,好比父權體制、恐同心理,但更多是美好的,可愛的。 765萬個馬英九的選民裡,認同這個臺灣,他們雖然不是認同我所認同的「臺獨的臺灣」,但他們認同的臺灣,跟我的一樣真實。 至少,他們不是認同中国。 我們要做的,是要把認同臺灣的人,極大化地集中起來,這是第一優先。 2008年的選舉結果,給了我這樣的啟示。 所以,我雖然仍討厭中華民國所有相關的符碼,但我不再急著四處指責別人,而是去陪他們思考,並且讓他們知道,我為甚麼會有我的臺獨立場。 當你不陪對方思考、不陪對方走,他永遠走不過來,你只會把他越推越遠。
張之豪
2015-10-05
強盜的招牌
「你為甚麼要掛著這強盜的招牌,你該不會認同強盜吧?」 「這對我來說真的只是招牌而已。」 「那你為甚麼不把它拆下來?」 「你要拆為甚麼不自己拆?」 「我不管,我不管,你要負責你要拆。」 「要拆,本來就不容易,而且拆下來有人會被砸死,我要保護大家的安危,我不能讓人為了我們想拆招牌而砸死了。」 「那你還要不要拆?」 「要拆,要先架網子,拆下來,掉下來,才不會砸到人,你要繼續站在那,還是要陪我一起,把網子架起來?」 每當國慶日,或是國際賽事的時候,總有人會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拿出來,然後說「臺灣生日快樂」、「臺灣是我的國家」。 你覺得他的愛國心,是假的嗎?你覺得他會這樣認為,是他的錯嗎? 你覺得,這樣的人,應該被恥笑嗎?還是應該被敵視?還是要當他的面說他是白癡來糾正他? 你覺得,你對他搬出麥克阿瑟的代管令,或是國際法的甚麼,有意義嗎?他聽得進去幾成? 你知道,2008年當他們把票投給馬英九的時候,他們並不如你在悲憤地覺得臺灣主權要被賣了嗎? 2008年的他們跟2015年的他們,這7年之間有沒有改變呢?如果有改變,改變他們的,是臺灣認同的力量,亦是中華民國認同的力量呢? 你有想過,土地與人的認同,遠大過符號嗎?
張之豪
2015-10-05
吳宗憲講的話,很刺耳
吳宗憲今天上壹電視,講的話,聽在已經有政治意識的人耳裡,很刺耳。 但你只要有一個台商朋友,你就會聽到吳宗憲跟沈玉琳講過所有的話,還有更多。 「臺灣內需市場太小」、「『內地』市場很大」、「只要賣甚麼給中国的哪裡就大賣」。 這就是普遍的台商邏輯。 我們的產品,品質差、供過於求?簡單,拿去中国賣,馬上就賺很大。 研發?那要花錢。這些業主有沒有錢?有,但拿去買豪宅買超跑養小三炒地皮炒金融衍生商品了,所以沒有投資回到臺灣企業裡。 他們不用研發、不用進修、不用進步、不用創意、不用改變,只要哪個東西快爛掉,拿到中国去,就穩贏的。 所以我們的過氣企業到中国去賺大錢,我們的過氣藝人到中国去賺大錢。 賺了大錢,也順便拜了共產黨當大哥,回臺灣來,再把爛東西賣回來。 有些就順便賣了黑心油,也賺得不錯,反正別人兒子死不完。 中国一開始接受你的爛東西,把你養大養肥。 但現在,連中国也開始不接受你的爛東西了,因為他們自己也養出自己的企業、自己的產品。 問題回到原點。 這個台商邏輯,仍不會做出腳踏實地的解方: 「自己做出更好的節目,更好的產品。」 這就是為甚麼,自己投入臺灣產業、研發、專注提升、職人精神,才是正解。
張之豪
2015-10-03
不卑不亢,臺灣才是only one
Toyota 的工廠,就在日本的東北,也就是311地震重災區域。 2011年,災後,Toyota,找了木村拓栽、北野武,還有堺雅人,拍了一系列的 ReBORN 穿越廣告。 系列廣告中,他們變成戰國武士的化身,不斷變換在戰國與現代之間,從東京出發,開車前往東北旅行。 過程中,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一一登場,男女老幼都有。 這對臺灣人來說,要對日本戰國有一定基礎知識的人,看了才會有感。不過對日本人來說,戰國、幕府的故事,是可以不斷重新詮釋的文本。先有一個可以不斷挖掘的歷史與文化,後才有創意再造、自由揮灑的空間。 簡單說,有文,才有創。 日本戰國的武士大名們,每個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與色彩,也有各自的根據地籓國,這一切,對創意人來說,是豐富無限的金礦。好比說,秀吉是繼承信長的遺志,成為一代大將。他以前只是信長身邊的小助理,工作就是幫信長暖草鞋的人而已。廣告中,他一見到信長,就拿出幫主公暖好的草鞋,這就是個只有懂的人才懂的小細節。 這系列廣告,其實是借古來啟發今天的日本,要從災難後,站起來,同時也置入了Toyota的新產品的介紹。 木村在多年前就曾在電視劇中,主演過織田信長,所以他演起來非常恰當。北野武則也演活了我最喜愛的豐臣秀吉。 我對日本戰國史的理解,其實有限,知道個大概而已。 我沒有想到,這個廣告的威力如此強大,尤其是伊達政宗出場時候所講的那句話,我直接哭了出來。 他說:「我想從現在開始,長久地守護東北這塊土地。」 要是我們臺灣的每個地方,都有個伊達政宗,那臺灣怎麼會沒有希望? 話說到後面,我還是想說,因為中國民族主義,在現代的形塑上,「仇日」變成了個關鍵的元素。因此,只要愛中國,必要恨日本。 這一點,臺灣人始終無法跟中國人同步。 臺灣人,並不崇拜日本,只是真的很喜愛而已。 我認為,喜愛的理由,其實很簡單。 平平都是東亞的海島國家,臺日兩國的淵源又這麼深,到底憑甚麼日本可以做到那樣,我們臺灣卻做不到那樣? 我們應該也就要更愛地方、更愛臺灣、更重視臺灣的文化、歷史、故事、產業,還有一切與一切的細節,從氣味、到色彩,從美學,到精神。 這些,不是要變成日本,而是,要從日本的經驗中學到,唯有你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去提升自我,讓臺灣也擁有一個不卑不亢的主體性,臺灣,才能是only one。
張之豪
2015-10-02
自己的電視自己做
我不是廣電傳媒專業,也無意成為此領域的人,所以純粹只是碎唸。 昨晚我忙著喝啤酒、烤肉、做木工,還有看壹電視對基青陣的報導,沒跟上全臺灣的很多人一起看金鐘獎,也錯過了很多人討論的吳宗憲講話。 剛剛終於有空,看了他這篇狗屁不通的話,然後再看了一些相關評論。我只有渾身不舒服。只要看到臺灣這些頒獎典禮,尤其是廣播影音相關的,都讓我很不舒服。 吳宗憲說,1993年起,老三台變成了一百多台,以往大家最愛看的綜藝節目,變成了政論節目,然後甚麼有了彩色沒有黑白那堆謬論。 有人把這話題帶到新自由主義、NCC的角色管制,等等的現象,那也行啦,沒甚麼不對,只是,我覺得一般人應該沒甚麼興趣跟你進入這麼高深的討論。 就先不說吳宗憲自己就是靠網路正妹、宅男女神與過去這些年不斷製造出來的三分鐘話題人物,茍延殘喘他過去十年來的演藝生命,這已經很多人也說過了。 臺灣的電視,我除了電影台、體育台、科學節目台以外,就是只在看新聞台。 我倒覺得,政論節目的興起,不是壞事,至少政論節目裡,要討論政治。而政治,是被社會出現的新現象所被迫要有所調整與更新的。至少對於那些有意想要取得更廣泛收視率的電視台來說,跟著時代走,是有必要的。 臺灣電視產業的問題,跟臺灣所有的產業的問題一樣,削價競爭是問題、開放外來是問題、中国因素是大問題。 不過,真正的問題,不就來自於,產業的業主,沒有創新嗎? 這些人,大家都追逐做出下一支濫竽充數的低階手機,沒人在苦心鑽研,下個世代、甚至下下個世代的殺手產品、殺手軟體,不是嗎? 大家不就是在迎合中国,做一些品質低落、抄來抄去的節目,跟著市場與投資人的風向,載浮載沉?同一招式玩到爛,誰還想理你? 誰還在看你們這群懶鬼做出來的電視節目? 自己的電視自己做,這樣不會嗎? 現在的年輕人,看到市售的農產品差,就硬去耕山,硬去種有機農業,不為別的,他自己不想被垃圾食物傷了自己的身體,他就去種了。 (有興趣者,請自行 google 邱星葳) 當然,他還是需要國家政府一些政策的配合、協助,但前提是他自己已經先行動了。 電視圈有這樣嗎?很少。 金鐘獎的鏡頭帶過去,觀眾席裡,有多少人是戒嚴威權時期,一路掌握媒體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能寡佔的時候,拼命寡佔,現在也還在阻礙產業自主的發展,炒短線炒到線都斷了,還不肯罷休。 當一間公司在威權時代被打壓,你要同情他、聲援他,甚至他的產品跟那些寡斷的國營黨營企業比,也好很多。 但當時代結束後,他自己還在賣二十年前的產品,賺取那薄到不能再薄的利潤,順帶也壓抑了更多新人的發展空間,甚至還敗壞市場品質時,他不該再被同情。 1993年到現在,也22年了,當年最紅的玉女,現在都當阿嬤了。 回到基本,把內涵充實好,把腳本寫好,把口條練好,把功夫練好。 你們又不是甚麼經濟弱勢、社會弱勢的,對你做這點要求不過份啦。 先把節目做好再來靠夭啦。
張之豪
2015-09-28
中華民國是個失能失智者
國民黨人始終無法理解,臺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早已主客易位。 今天深藍記者夏珍,在風傳媒寫了一篇文章。 文中他說蔡英文,近來對「國民黨」的格言與符號,「順手援用,行雲流水,毫不尷尬」。 對此,他感到忐忑不安,因為對手竟然如此輕易跨越,侵入了他們以為是他們禁區的「中華民國派」的界線之內,來一塊塊挖走,他們覺得屬於他們的選票。 文尾他又說國民黨要找出個李登輝2.0,才能穩住政權:「國民黨需要台灣,就像民進黨需要中華民國一樣」。 他錯了。 沒有人需要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個失能失智者,它現在需要被包容,需要被照顧,到最後。
張之豪
2015-09-22
李慶元的真面目
我對李慶元最早的印象,是1999年,阿扁要選總統前,李慶元與李敖合著了一本《陳水扁的真面目》。 日後來看,這書當然是李慶元寫,李敖掛名,幫忙拉抬李慶元用的。 當年我大一,自詡是個理智的臺獨,凡事都要多重角度檢驗。 於是托人在臺灣買書給我,我想看看別人怎麼罵阿扁的?有沒有證據?有沒有道理? 事後證明,這本爛書沒有改變我對阿扁的支持。 對政治人物與權力,永遠保持戒心,這種東西根本就是基本,所以不用多講。 在政治裡,從沒有人或組織,應該被義無反顧相挺的。全都是理念上相對的接近、契合的結盟。 話帶回到李慶元,我看不出他跟民進黨有甚麼非整合不可的理念。
張之豪
2015-09-20
「從感性台獨變理性統派」?
最近網路上有在傳一個「從感性台獨變成理性統派」的雲林女生,在訪談中,她對臺灣一無所知,但說自己以前是支持臺獨的。 然後後來因為傾慕儒家文化,變成了統派,希望被中国併吞。 這種「一個國家等於一個文化」的觀念,真不愧是很中國國民黨、很中国共產党。 她因為喜歡古時候的漢文化,就要支持當前的北京政權。 這個邏輯如果可以通,那喜歡古埃及文明,所以就支持當今埃及總統,軍事強人,塞西總統的政府? 喜歡法國哲學,所以就要支持歐蘭總統的政府? 喜歡羅馬文明所以支持倫齊政府? 有些人老喜歡在2015年,做19世紀人,而且是最無知的那種。
張之豪
2015-09-12
投機份子無關臺灣民主
剛才瞄到一個新聞,寫到王應傑突然表態挺蔡英文。 王應傑是小狐狸王怡仁的爸爸。 他是東森房屋的董事長,建築業大亨,還做過國民黨國代。是個標準的挺藍商人,而且是很有錢的那種。 他跟國民黨的地產金權結構是深嵌在一起的。 在9月1日,他還接受媒體訪問,大罵蔡英文的社會住宅政策,認為不應蓋新的社會住宅,現有的空屋已經很多,政府應該改變利率,讓人去買這些空屋,「為建商解套」。 為甚麼政府要為你們這些炒地皮的建商解套?我們買不起房子就是你們搞出來的,還要政府幫你們解套? 總之,王應傑就是個那樣的人。 但到了9月5日,王應傑在3C展裡看到蔡英文,突然改口稱她好認真體察民情,一定會做個好總統。 才四天,怎麼從反對變支持?這中間發生了甚麼事?該不會民進黨跟地產大亨談了甚麼暗盤?真的要幫他們解套了? 都不是,現在全國各地充滿了這種投機份子,他們長年都站在錯的那一邊,不過那又怎麼樣?錯的那邊才有錢賺,OK? 這種人也在318以前支持國親,或總做些很蠢的政治判斷,318之後搖身一變,成了臺獨親衛隊,到處糾正別人不夠臺獨,你罵他回去,他還罵你總用資格論來倚老賣老。 投機份子跑來支持你,你可以把他推開,也可以不講話,反正你知道你在幹嘛就好了。 但到底這幾天發生了甚麼事,為甚麼投機份子會突然發現該跟著風向走了? 答案是,那幾天柱姐暫停陀螺般的行程,去中和圓通寺當菩薩去了,這一閉關,讓挺藍商賈、紅頂商人完全慌了,這下怎麼辦?真的要倒了,快輸誠快表態啊。 這些投機商人,多一個,不特別,少一個,不可惜,人類的文明、臺灣的民主,一直都跟他們無關,以後也不會有。
張之豪
2015-09-09
賣臺集團鬧內訌
連戰以抗日紀念為名,去中国看閱兵。 藍軍的人罵翻連戰,但也沒真的做甚麼,就是罵而已。 連戰會做這事,不意外。2005年,中国通過反分裂法,要為武力併吞臺灣立法,連戰就到了中国當連爺爺,從此國共平台建立,奠定馬英九的國民黨執政。 國民黨與泛藍群眾,現在群情激憤,大罵連戰,讓人莫名其妙。 回到歷史,日本敗戰,是美國打敗的,國共怎麼分抗日的功勞,都很無聊。 而且,當時,臺灣是日本國殖民地,所以,跟以上一切都無關。 所以,對我而言,連戰是出賣臺灣,可是他跟國民黨一路都在出賣臺灣,很難讓人感到意外。 對國民黨而言,連戰也許犯了甚麼他們的大忌,不過,那真的是他們家的事。 賣臺集團鬧內訌,鬧完了,還是賣臺集團。
張之豪
2015-09-03
他們不在乎你的臺灣
看到在身上刺青「殺朱拔毛」的外省老兵,你會怎麼想?一般人會怎麼看待他們? 是同情他,同情他人生中應該是最燦爛、最無憂的歲月,被迫捲入永遠避免不開仇恨與單一論述的戰爭裡,還是痛罵他愚蠢無知,信一尊從不回應他的蔣神? 我的爺爺是外省老兵。 我記得小時候,在爺爺家吃飯,不知怎麼地,飯桌上,爺爺回憶起他十三歲,由校長帶頭,全校師生,一起加入國民黨,十萬青年十萬軍,抗日。 我的媽媽是本省人,很直覺地說一句:「爸你那時候應該也是懵懵懂懂吧?真可憐,年紀那麼小,都還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就一直打仗了。」 接下來的飯桌上的所有人,群起罵我媽,罵得很過份、很難聽。 因為爺爺的記憶是無上的,是最棒的,老總統要大家抗日,爺爺當然是愛國青年,非常知道自己在幹嘛,怎麼可以說他去抗日是懵懂? 我很難想像,如果我媽告訴他們,日本空襲珍珠港成功,我外婆在雙溪的公學校裡,揮舞著日本旗,高呼皇軍萬歲,他們又會跳腳到甚麼程度。 當時我還小,才十一歲,就靜靜坐在桌邊,看他們辱罵我的母親。 我後來常想,如果現在的我在那個場合,會怎麼反應呢? 但不論如何,要承接一個人民的託付,要領導一個國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都要承擔,也要包容,更要融合成為新的共同體。 這是臺灣政治家的艱難任務。 臺灣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整合這樣複雜矛盾的記憶與情感,是臺灣政治家的責任。 國民黨這樣的統派是不需要擔心這種事的,因為他們只想製造更多的對立、衝突,他們不在乎這個共同體的脆弱,要如何小心呵護。他們要撕就撕,要殺就殺,他們不在乎你的記憶,他們不在乎你的臺灣。
張之豪
2015-08-22
愛憎李登輝的濫觴
李登輝被罵親日的事情,從25年前就開始了,當時是李登輝受司馬遼太郎的訪問而說出「22歲以前是日本人」,一個對臺灣人來說再自然不過的事實。 當時為此憤怒至極,痛罵李登輝的人,就是現在這些罵他的媒體、政治人物。一直到現在,竟然還可以被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拿來攻擊,這表示25年來,他們沒有任何長進。 在1945年,日本已經透過馬關條約,合法統治臺灣50年,臺灣人從受教育開始,就是拿日本國的護照,試問,當時的臺灣人不是日本國民是甚麼? 臺灣人曾經是日本國民這件事,是個事實。 外省人當然在情感上無法接受,因為「反日」是中國的民族主義形成的重要「它者」,也就是「散居在東亞大陸多處的人,開始想要相信自己跟其它人都叫中國人,有一個新發明叫中國,我們開始認同它吧,對了,是中國人就要恨日本人喔」。 但這裡有個吊詭之處,在外省人開始狂罵李登輝是日本倭的時候,國民黨也已經統治了臺灣50年。 國民黨已經用國民黨教育,強行要臺灣人認同中國,強行要臺灣人同情,同理顛沛流離的外省族群,有多麼辛苦,多麼可憐。 臺灣人有同理心,同情仇日的、懷鄉的、想統一的外省人。 但外省人卻無法同理,無法同情臺灣曾被日本統治的簡單事實。 這是90年代,愛憎李登輝的濫觴。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人類社會的道理,人都是互相的:你給我方便,我給你方便。 然而,這樣子互相的關係,在外省人與臺灣人之間,完全是只有外省人享盡了一切歷史詮釋的優勢,卻一丁點同理心都不用給、不必給、也不願給臺灣人。 這就是為甚麼,這個矛盾始終沒有解開。
張之豪
2015-08-21
人民的支持,是推動改革唯一方法
小英躺著選嗎? 那她幹嘛馬不停蹄地跑行程,今天在東勢,明天在八里?(猜一90年代流行金曲) 我看,她就是在衝支持率,得票率。 我記得阿扁執政時,推動某個本土化的改革受挫,李登輝當時評論,要能成功推動那個改革,必要拿到七成五以上的支持才能順利。 昨天她說了,要推動「五大改革」。 為甚麼要改革? 就是現有的制度、法律、人事,出了問題,而且它無法在現有的狀態下改變,現有的狀態就是造成問題發生的溫床。 要改革這些問題,就勢必要得罪一些人,一些既得利益要被挑戰。 所以要有很強大的社會力量、民意做為後盾,一些累積幾十年來的結構性的問題,財政、健保、產業,才有可能抵擋得住反動勢力的反撲,去挑戰、去改革這些問題。 阿扁當年就是為了改革,引起了反動勢力的全面反撲,結果換來了八年的對抗,阿扁一邊改革,一邊迎戰反動勢力,還被人羅織了個「挑起對立」的莫須有罪名。 要改革,就一定會有既得利益者出來反抗,被改革的一定會跳腳,但改革只要是為了整體國家的進步,那就非做不可,刻不容緩。 但民主的政權,力量來源就是民意,人民的支持,是推動改革的唯一方法。只有取得壓倒性的民意支持,五大改革才有可能。 如果馬政權給我們任何教訓,那就是,如果你沒有民意支持,你拿到總統跟國會,你一樣臭掉。 民意支持靠的不只是選票,但選票是取得民意支持的第一步。 所以她跑行程、研擬政策成這樣,所以她只能跑著選,不可能躺著選。 因為不用思考改革的人,可以好整以暇,但要改革的人,要花數百倍的努力,理論與實務,全都要固乎著,固乎著著著。
張之豪
2015-08-18
你看得到今晚爆滿的人潮嗎?
我猜現在應該有哪位主委或負責人,氣急敗壞地在打電話: 「我不管你怎麼弄,你他X的現在馬上給我弄個300人來這把場子給填滿!」 白色正義聯盟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晚會現場 Fri Aug 14 19:17:16 2015(七月初一)
張之豪
2015-08-14
宇昌案-用選票幫國民黨埋葬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
宇昌案 2011年11月,國民黨開始攻擊蔡英文的宇昌案,蔡英文的總統選戰陷入泥沼。 對蔡英文來說,拿錢出來為國家做事,問心無愧,沒甚麼不可告人之事。旅美科學家、中研院院士,一一出來為蔡英文背書。 對國民黨來說,只要可以造成人對你的印象有瑕疵,我就得分,部長、官員一一出來猛攻。 2011年12月13日,特偵組大規模調查,為國民黨助選。 2012年1月14日,總統選舉,蔡英文輸了。 但臺灣的生技產業,也就一舉被國民黨消滅了,一堆長輩嘴巴罵蔡英文跟宇昌案,一邊還逼孩子指考志願填生科系,但殊不知他們自己已經用選票幫國民黨一起埋葬臺灣生技產業的未來。 九個月過後,追殺陳水扁不遺餘力的特偵組,2012年8月,查無不法,簽結宇昌案。 這樣就還蔡英文清白了嗎? 兩年後,2014年,我與一位深藍長輩講話,他對我說:「我覺得宇昌案,蔡英文手腳不乾淨」。 為此我跟他大吵。不是我多支持蔡英文,而是白紙黑字的東西就在你面前,你還可以睜眼說瞎話,對不對得起你讀的書啊? 不過,那又如何呢? 只要他們「想要」這麼相信,那事實對他們來說,永遠都只是參考用的。 這算是為接下來選戰要出現的許多光怪陸離,作個序。
張之豪
2015-08-12
課綱爭議是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作者呼籲學生,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為了戰鬥,一定要冷靜。 2015年08月03日20:28 作者:張之豪(基隆青年陣線理事長、茶商、野草莓) 課綱爭議,是個政治問題。 馬英九上任總統後,先頒了一個課綱,然後覺得不夠,又要再修一個課綱。 現在這個爭議課綱,是幾乎照著中國官方立場的王曉波當召集人。 王曉波自己怎麼說?他說就是為了要幫國民黨助選。 就這樣,為了國民黨的政權、為了馬英九的政權,為了國民黨的選情,他們逼死了一個單純理想的年輕人:林冠華。 大家為了林冠華的死,也為了8月1日,課綱要上路,衝進教育部。課綱不撤,學生不撤。到了後來,學生退讓,課綱暫緩,學生可撤。 但,就連這樣,吳思華也不肯。因為吳思華在捍衛選情,在捍衛中國,他不能退。 這是個政治問題。政治問題,最終,必須要政治解決。政治上要怎麼解決? 明天,立法院開臨時會,並且,表決暫緩或撤回課綱,這樣,運動的目標就達成。 但這可能性高嗎?非常低。先看教育部長今天的態度,我們知道他不會動。再看國民黨的立場,他們也會拒絕召開臨時會。 臨時會是甚麼?立法院現在休會期間,有嚴重緊急的事,才要開臨時會。 但過去一年多以來,民進黨團在立法院裡本來就不斷要求要教育部把課綱交來立法院,給國會審,也要他們公佈課綱委員名單。 國民黨完全不理你,他推說課綱是行政命令,立法院本來就沒權力審。而且,就算課綱真的送到了立法院,要表決決定通不通過,民進黨是少數,國民黨是多數,舉手舉輸人家,就算真的審了,也是一定失敗。 這不是失敗主義,或是不夠努力,而是絕對數字,國民黨有65席,民進黨40席,只要表決,民進黨就是輸。 所以,明天臨時會開不開得成?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算開得成,失敗的機率,還是高得可怕。 但,就算課綱上路了,真的就是世界末日嗎?完全不是,差遠了。 國民黨只剩下半年,就要全面崩盤,這也是為甚麼,他們現在完全激化,深藍、深紅的本性全部顯露出來。 現在,跟一個只剩下半年的政權去計較,半年以後,他們全都是落水狗,真的值得跟他們現在全面梭哈嗎? 當國民黨崩盤以後,課綱會怎麼辦? 既然它是個行政命令,新政府上臺,直接撤回行政命令就好。 而今天小英也說,民進黨將會「立法,將課綱制定的程序法制化,確保過程公開、透明,以及民間參與的權利,也確保它的內容,包容多元、回歸專業。」 她會不會照她現在的承諾做到?我覺得會。 就算她不會,到時候,我們需不需要有一股監督民進黨政府,認真把課綱立法的力量? 答案如果是要,那麼,各位看到這裡,理應已經知道,現在冷靜等待明天臨時會開不開得成,如果開不成,或開成了但卻還是表決失敗,可以失望,但不用意外。 把這股怒氣,轉換到真正可以讓這些邪惡、冷血的人,付出代價的方法,要他倒!要他國民黨倒下,永遠爬不起來,臺灣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但不需要任何一個殘忍的國民黨人。 國民黨就是希望我們現在激化,希望我們採取激烈行動,他們好利用這個對中國人交代,凝聚深藍深紅的選票。 他們眼中只有選戰、只有政權,但我們不是,我們在打造臺灣的未來。到國民黨全倒的時候,吳思華,不再是部長,只是個翻白眼的老人。 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為了戰鬥,一定要冷靜。 我們不用跟他們一般見識,只有冷靜,精準,才能把這個政權推翻。
張之豪
2015-08-03
冷靜、冷靜,再冷靜
這個運動的目標是廢止新課綱,如果真的不行,至少要暫緩新課綱。 這是運動目標,只要有廢止、有暫緩,運動就是成功的。 任何運動的方式,如果越少社會支持,越看不見成功的可能,手段就會越激化。 但,激化的後果會是甚麼? 從60年代的日本、香港的例子來看,都讓我們知道,最激化的運動後果,最後卻導致了社會保守勢力的大反撲,日本赤軍連瓦解,日本社會進入了50年,無大規模社會運動、學生運動的保守狀態。 香港也在土共介入運動後,激化,整個社會反撲,趨向全面保守化。 這樣子的社會,對「廢止課綱」的運動目標,沒有幫助,還有害。 這樣子的社會,對整體未來社會運動的動員,更是嚴峻。 政治上,明天還有可能的臨時會,更不用說,接下來的半年,國民黨有可能全面垮臺。 課綱要建立專法,規範教育的專業,或者委員會的公開透明,這都是政治上的變革,可以預見會發生的事。 各位同學,我們並不是在一條死胡同裡,政治的可能非常多,沒有絕對的事,沒有絕對的失敗。 擦乾淚,冷靜下來,臺灣的未來,不能沒有你們。 冷靜,冷靜,再冷靜。 學生會談後接受媒體採訪,代表之一的陳建勳情緒激動,在鏡頭前下跪大喊「對不起大林、對不起夥伴」。(記者劉信德攝)
張之豪
2015-08-03
誰會這麼齷齪、這麼邪惡?
我相信在此時此刻,中國國民黨,正在某個辦公室裡,啜著咖啡,開會,研究天亮了以後,要怎麼把今晚發生的一切,解釋成政黨鬥爭,學生如何被利用。 就像我相信,今天上午,在一個高中生自殺之後,他們一定緊急召開會議,定調,分派工作給各組人,今天一整天不斷辱罵年輕人一樣。 只是,國民黨,這裡沒有陰謀,沒有老大哥,沒有你以為可以輕鬆簡單解釋的「都是XXX在背後」的事情。 國民黨會那樣想,是因為它以為它自己怎麼做的,就可以代入別人也必然跟我一樣的盤算。 但國民黨沒發現的,是它在臺灣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甚至在世界也是,唯一勉強類似的,是中国共產党而已。 誰會這麼齷齪、這麼邪惡?真的只有你國民黨而已。
張之豪
2015-07-31
教官、童軍、人二室
國民黨把黨直接滲透在學校的課本上、課堂上、制度裡,這才叫做「政黨介入校園」。 2015年07月14日11:53 作者:張之豪(文字工作者、茶商) 高中生反課綱運動最近被人發現,學生買了幾把雨傘,民進黨竟然幫忙出了1424元。 抓到了!民進黨竟然把黑手伸進校園!這動搖國本,這令人震怒! 國民黨這麼這個擁有優質黨魂的政黨,這個為年輕人著想的政黨,這個親手屠殺、暴力鎮壓眾多年輕人的政黨,當然要出來為年輕人說兩句話。 國民黨官方臉書專頁上寫道:「當年口口聲聲說政黨要退出校園的民進黨,你們正在羞辱這群年輕人的理想,你們正在消費這些年輕人的熱情!」 它又寫:「民進黨蔡主席,這個社會已經夠政治了,請你們遠離高中、甚至國中,不要污染年輕人,更不要操弄年輕人!」 高中生、國中生,都應該要關心社會時事,這不僅是國際觀、社會關懷的基本公民素養的訓練,而且,考試還會考。 年輕人關心時事,對政黨產生認同,這都是自主公民的自由,而政黨不只不該拒絕或迴避年輕人,反而應該讓年輕人與其接觸,是更沒有門檻,更輕鬆容易的。 對年輕人的社會運動訴求,主動提出協助,與積極歡迎年輕人,是任何一個政黨應該要做的事。 這不是政黨介入校園,這叫政黨對年輕人開放。 甚麼叫介入校園呢?「進入高中」、「進入國中」、「污染年輕人」、「操弄年輕人」,這些究竟甚麼意思呢? 高中高職裡,安插教官,設立黨部,利用上課時間從事黨務,甚至直接在上課時間,要學生入黨,這樣算「進入國中、高中」嗎? 要把課程的課綱硬修成一黨史觀,而忽視國家現狀、社會現實、全民共識,硬把課綱強行灌食給國中生、高中生,這樣算「汙染年輕人」嗎? 學生費盡千辛萬苦,衝進國教署,教育部派了一大堆警察,還有個假貨出來冒名副署長,對學生扯謊承諾,這算「汙辱年輕人的理想」嗎? 國民黨這種,把黨直接滲透在學校的課本上、課堂上、制度裡,這才叫做「政黨介入校園」。
張之豪
2015-07-14
國民黨連最後一點人性都不要了?
當全國都在為八仙塵爆事情所憂心,民進黨蔡英文也取消公開行程的時候,國民黨還在消費災難,造謠抹黑。 我不是甚麼白色力量,我對政治的黑暗是可預期也不懼怕。 只是,國民黨這樣的表現,是不是在說,他們真的連最後一點人性都不要了?
張之豪
2015-07-01
«
2
3
4
5
6
7
8
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