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勇相關文章

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

  《國家之夢、文化之愛》(允晨文化)在台北的出版座談,鄭欽仁和李永熾兩位台大歷史系教授都出席與談,他們也是《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一九九九─二○一八》系列六冊套書的推薦人,有文化格局,對台灣的國家有憧憬。 這兩位已先後從台大歷史系教授退休的學者,具有知識分子的典型性。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一份事前已連署備妥的大專院校教師支持統治當局名單,在報紙以廣告形式發佈,少有人未參與連署,鄭欽仁、李永熾是少數不從者。 這份事件前已連署的聲明,預示了美麗島事件未暴先鎮的統治權力作為,備以為當局美言,為政府宣傳之用。在台灣的大學裡,包括台灣大學,戒嚴時代,文史學者大多被黨國體制牽繫著,本質上也率多保守中華文化論者,對民主的意義沒有守護之心。鄭欽仁、李永熾風格獨具,對獨裁統治有異議分子風骨。 鄭欽仁是中國史學者,對中國歷史存在的封建、保守性,極有研究。一九八○年代,他對中國結的批評、他的命運共同體論說(謝長廷引用,李登輝也延伸,但以「生命共同體」述之,是語意的疏忽。)對台灣追尋主體性統合具有啟示性。 李永熾是日本史研究者,對思想史的接觸投入甚多,也是翻譯家,經由日文譯介了許多論述,兼及了文學。他參與「澄社」的創辦,是一位自由派、有社會意識的學者。 美麗島事件前後《台灣政論》、《美麗島雜誌》、《八十年代》,以至《首都早報》,鄭欽仁、李永熾都是參與者。一九八○年代末,更與許多學者共同創立「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彰顯了知識分子介入的精神,對台灣的民主化、獨立化,戮力甚多。 兩位都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後,在東京大學深造的台灣人知識分子。在戒嚴體制下,從知識的視野體現對民主、自由的追尋。不像許多人被威脅、利誘加入中國國民黨。(民進黨有許多人也曾是。)顯示某種文化病理。 台灣應該對真正的知識分子有更多的尊敬和重視,而不只是崇拜政治人物。在意識形態和利益形態牢結裡,許多讀書人被綑綁,無法真正脫出,也非知識分子。從一九七○年代(事實上,更早在一九六○年代就有從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覺醒起來的知識良心。) 一九八○年代更積極展開的民主化、自由化推進,為何不能真正成功?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行動的角色扮演,存在著缺陷,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再體現鄭、李兩氏的知識分子風格,極為重要。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5-08
只要賽先生,不要德先生

只要賽先生,不要德先生

  再過幾天,就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喜歡談的五四運動(一九一九─二○一九)一百年了。五四運動發生在中國的中華民國時代,以北洋政府治理下的北平為首要地區,延伸其他大城市。胡適、陳獨秀、魯迅、蔡元培…涵蓋左、右、自由派的新文化運動,有積弱圖強的愛國主義基調,但又有顛覆中國中心主義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民主(Democracy)和科學 (Science)的強調。所謂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就是一百年前被鼓吹的口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雖在一九四九年建政,但比中華民國更崇揚五四。中華人民共和國訂為青年節,而中華民國以三二九為青年節,反映的就是這種差異,也有前後。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中國性都重賽先生、輕德先生。毛澤東這樣,蔣中正這樣。中華民國在中國或在台灣都想一黨專政,迫於人民爭取民主的努力,在台灣不得不把相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口號民主實踐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民主專政讓中國共產黨絕對統治。現在,習近平更近乎稱帝了。 只要賽先生,不要德先生。不能成為真正近現代文明國家,但中國不論左與右就是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起了,但對於世界有文明的貢獻嗎?還是只讓人畏懼、憂慮。曾經積弱,在一八九八年大清帝國末期,康、梁變法的百日維新、立憲君主制未成。又在一九一九年,中華民國時代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只重賽先生,不要德先生。墨守中國中心主義的深層結構無法讓中國人成為近代市民,中國無法真正成為近現代民主國家。五四一半,問題在此。 只要賽先生,不要德先生,反映了中國統治權力心態普遍的專制性。成王敗寇,皇帝變成總統或國家主席,皇族變成黨人。中華民國以藍色革命建立,是這樣;取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紅色革命建立。向右或向左,都只是權力的幌子,革命只是革別人的命,取別人權力而代之,為什麼會這樣?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裡沒有轉化近代市民意識的邏輯,沒有近代國家觀念。大清帝國時代,漢人稱臣、文武百官盡以奴才自稱的宮廷戲魅惑仍然存在。 好不容易,在台灣這個有中華文化因子但不盡只有中華文化的國家,總算要賽先生,也要德先生。但在中國,仍然只要賽先生,不要德先生。賽先生之用,是富強之甲,財大氣粗的中國,科技是經濟之用,甚至用來監管人民。五四運動一百年,回頭看歷史,一種殘缺的演變。身體發展成巨獸,心被拿掉了。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5-01
新文化、新社會、新國家

新文化、新社會、新國家

  二○○○年的政黨輪替,歷經近二十年,台灣並沒有成為新國家。將近二十年,只看到政治人物競奪殘餘的中國,國家的焦慮反映在解構化、政治的虛無主義化。藍綠被有心政客諷喻為垃圾,也是一種剩餘價值的掠奪,是政治禿鷹的嘴臉赤裸裸的展現。 因為「戒急用忍」的破功,這一點阿扁總統也有把關失策的責任。政黨輪替的近二十年,台商的資金、技術,協助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連帶地造成台灣經濟成長的遲緩。中國挾經濟成長優勢反過來噬蝕台灣,現在的拚經濟口號及本末倒置的政客伎倆,什麼「貨出去、人進來、賺大錢」是一種魅惑;什麼「民主不能當飯吃」則是動物性狂言。 反共,逆轉成親共、聯共、投共,蔣氏父子的某些徒子徒孫們,既已失去黨國優勢,背叛反共國策,視為自然。但自由民主不是應當成為國家的價值嗎?中國沒有這些東西,但黨國之徒競相想要投靠。昔日鷹犬彷彿喪家之犬,從這個黨國奔赴那個黨國,想要代理殖民統治的政客們,無恥之輩,瘋媽祖之後,瘋選總統,但不知道怎麼建構國家。 呸!呸!呸!滿口仁義道德,口沫橫飛。中國如要台灣人尊敬,先把昔日反共現在投靠的這些黨國之徒處理處理吧!中華民國明明亡於中國國民黨手中,亡於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黨國之徒卻仇恨維持現狀的民進黨。什麼跟什麼嘛!台灣的政治改革要從現狀論覺醒,不要再自我欺瞞了,也不要再以競奪中華民國體制權力位置的選舉為目標了。 台灣要有追尋新國家的文化運動,從新文化、新社會而新國家。新文化要展現在新詩歌、新小說、新電影、新戲劇、新歌謠…呈顯新的社會風景;不分族群、性別、地域、階層,要成為在地新公民,而不是流亡殖民或移民,新的人間條件要從命運共同體進而生活共同體,而不是糟蹋民主化、自由化價值,反而向專制的共產體制傾斜。 政黨輪替如果仍在舊文化、舊社會、舊國家的窠臼打轉,只會在一個中華民國各自表述為台灣或中國的殘餘國家競奪以及焦慮而已。陳水扁總統的不完全執政,台灣人民經歷一次挫折,蔡英文總統的完全執政,也一樣面對嚴苛挑戰。覺醒起來吧!對新國家建構有夢想有希望的政治人物,覺醒起來吧!對新國家建構有夢想有希望的人們,從新文化運動建構新社會、建構新國家。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4-23
特殊三國論

特殊三國論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來糾葛不清,弄得劍拔弩張,飛彈對過來、對過去。來一點文明的、有創造性的想像吧!從兩國論到三國論,如何?既有台灣國,又有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的東亞世界,或許將因此開展新貌! 特殊兩國論是李登輝卸任總統前,在一九九九年為解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爭端的想法─其實也是他為台灣與中國謀求和平共處的禮物。現在的兩岸,豈止二國,根本是三國。台灣有兩種國家認同,中國是鐵板一塊的拼湊。 兩岸兩個不同政治體的對峙,並未因為李登輝釋出解除動員戡亂時期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敵的善意而終止,國防軍力耗費在互為假想敵而不斷增加。從前台灣的反共變成中國對台的不斷威嚇,加上利誘。歷史的沈痾未解,幾世代人在海峽兩邊,無法平心靜氣追求發展正常健全的國家形貌。 不要兩國論,那麼三國論呢?在美國台灣關係法四十年,法案不涉及金門、馬祖的條件下,也許這是一種思考方向。現在的台灣,是一八九五年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後,聯軍委由中華民國代表接收,繼而據占統治而成為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流亡續存的領域,而以台澎金馬為領域。但金門、馬祖和台澎的歷史不盡一樣,並未經日本殖民,而是一九四九年從中國福建劃分的領地。金門砲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停戰,有考量維持此一臍帶,象徵與中華民國的連結。金門、馬祖住民頗多也自恃他們的特殊地位,反映在地方首長的思維。 特殊三國論是什麼? 以金門、馬祖為中華民國保留地,維持中華民國的形式存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兩個國家的象徵性連繫紐帶。讓金門、馬祖以充分的自由貿易區、各種觀光休閒遊樂場域而存在,就像有門第卡羅的摩納哥。從而,台灣、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設使館,充分開放交流。一笑泯恩仇,不再虛耗相互為敵的軍事預算,而能致力於人民的福祉。 政治爾虞我詐,政客們虛應故事,一個好好的小而美國家台灣,心魂不定;一個正從近代屈辱奮發的大而不盡受尊敬的中國。為何不從中國結解放出來呢?一笑泯恩仇,三個國家在東亞共存共榮。 台灣海峽應該是自由的航道,但處在迷惘的海域不能成為邂逅之海。新的國家觀,新的國家想像應該被台灣、被金門馬祖、被中國去領略。 中華民國作為存續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繼起國家,可以這樣描繪新歷史,一個中華民國在金馬、一個台灣和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海峽兩旁,至於中國七國論的說法,要看中國人自己的國家想像了。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4-16
吃碗內看碗外,佔這山看彼山

吃碗內看碗外,佔這山看彼山

  台灣怎麼一回事? 縣市長、縣市議員九合一地方選舉選完不久,一些當選的公職又有許多人忙著即將到來的總統、立法委員黨內初選,想更上層樓。吃碗內看碗外,權力吃相這麼難看。民主化的台灣,政治權力競奪成這樣,是什麼?為什麼? 當初,拜託選民支持。任期不只未滿,還只在初期。對選民的承諾呢?選民支持、賦予的責任呢?權力與責任是這樣嗎?這不是背信嗎? 台灣俗語有台灣人心性的表達,這種「佔這山看彼山」的權力野望是不對的。有些人都還未真正表現政績,非份之想就表露無遺。台灣的政治權力版圖,土這麼軟嗎?欲掘就有? 當年,陳菊、賴清德、林聰賢…任期未竟就被總統拉拔到中央,如無國家緊急條件,只是政黨意思,當然也是錯誤的例子,違背受託的誠信。民進黨在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挫敗,不能說這不是後續效應、不是原因之一。這種風氣不足取!但似乎習以為常了。 政治,應是一種志業,不能當作商業。移民社會的台灣,商人性格強,投資政治似乎也成了一種免本生意。選舉經費來自熱心政治改革的、取自社會應用之社會;為謀權力職位撒錢者,著重於投資報酬,原本民進黨與泛中國國民黨不同屬性,現在呢?民主化後,反差不大了嗎? 坐在被選民賦予的權力位置,未然為承擔的公職負責、盡力而有所作為。吃碗內看碗外,只把心思放在權力謀取,不安份守己,民主化提供的政治機會,成了權力機會主義者的獵物了嗎? 比起生意人在經濟領域受到合理性制約,比起藝術家在文化領域受到合情、合意義性的制約,政治人物的想要什麼,顯示更多的野望。但不要忘了,經濟的會什麼?文化的應該要怎樣?會制約、會檢驗政治人物。不要落得「囂俳無落魄久」台灣俗語嘲笑的下場。 新聞報導天天都是選舉的亂新聞,都是政治人物的醜陋面。國家與社會的正常健全進步發展都被拋在腦後,這樣的台灣怎麼成為一個好國家? 除了選舉外,台灣仍有許多重要課題。視野裡只有尚未正常化國家的政治權力爭奪,要被賣了,還爭著為人家數鈔票。台灣人,好好想想!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4-10
為了走在自由之路的新國家

為了走在自由之路的新國家

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鄭南榕為自由殉道,已三十年了。紀念活動:台北「言論自由日座談」和日本櫻人劇團「七十一天的白百合」在台南、台中、新竹、台北的大學演出,以及「自由之路藝術節」在各地的展演,為這一段台灣在自由之路追尋的歷史寫下新註腳。四月七日在金山金寶山的紀念日,是對鄭南榕的追思。 鄭南榕在一九八○年代,以系列《自由時代》周刊誌為美麗島事件後的民主運動新歷程留下許多事蹟。廢除戒嚴法、國會全面改選、制新憲建立新國家、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無一不是開啟台灣自由之路的里程碑。他是言論自由的殉道者。「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慷慨激昂的宣言誓語留在人們心中。 作為所謂外省人第二代─台灣人第一代,出生於二二八事件發生之年的他,在自由之路的追尋意味著對台灣認同的思考與行動的實踐。被視為行動哲學家,義無反顧追尋獨立、民主化的台灣國家建構,他留下「我們是小國,但,是好國」的銘言,並以「剩下來是你們的事了!」與台灣人民共勉,交付了責任。 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鄭南榕殉道。三十年來,台灣的自由之路實現了解嚴、國會全面改選、二二八平反…但制新憲建立新國家仍糾葛在內外政治力拉鋸中。正因為真正獨立、正常、健全國家沒有形成,台灣正面對中華國民黨國舊勢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中國」為國家意理的共謀破壞力侵害之中。一個曾以戒嚴體制強迫人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敵的黨國幽靈正與一個已取代它要消滅它的共產黨國合謀,要併吞台灣。 不自由的中國要併吞從前蔣體制時代不自由,但以「自由中國」標示,更經台灣人民努力走向自由之路的政治體,阻擋台灣走向正常國家。這種違背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反逆現象,不只生活在台灣的人們要抵抗,世界的各民主國家也應該挺身而出。中國人民應該不同於專制共產政權,以台灣的自由之路追尋為借鏡,應該努力經由民主化、自由化,改變中國在世人心目中的強而不仁、富而無禮形象。 中國的獨裁專制政權敵視台灣經由自由之路追尋的民主化、獨立化,在傲慢、自大又自卑的民族主義情結背後,存在著專制統治的權力惶恐,這樣的強國,其實是脆弱的。台灣已走在自由之路,台灣人民對自由的國家共同體的堅持和維護,才能讓台灣走在文明國家行列。民主化的政治選擇是台灣最強大的武器,不要受利誘、威脅,唾棄邪惡政黨、政客的操弄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4-02
鬼頭鬼腦鬼政治

鬼頭鬼腦鬼政治

高雄市長韓國瑜。(高市府提供) 台灣的政治正在建構與解構、進步與倒退之間拉鋸著,中國國民黨的救星已從軍頭蔣介石、特務頭子蔣經國,轉而滑頭韓了。鬼頭鬼腦鬼政治當道,怎麼了!? 有人以恨:殖民黨國意識論辟恨民進黨取代他們的絕對統治權力;以及愛︰寄望韓的恢復昔日統治權榮光。講白的就是緬懷威權宰制的過去,貪圖非份利益。以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投降是一條可走之路。 宋楚瑜與馬英九,兩位自認蔣經國左右手的中國國民黨人,一個力爭大位多次不成,一個當了兩任總統,都還不敢明目張膽投降,俱往矣!現在,連同黨左右手都可以為了權力,明爭暗鬥到這樣。台灣人爭取權力,會有好眼色對待嗎?後蔣時代的政治亂象,是黨內無大人,牛鬼蛇神一窩亂。 明明是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明明是中國共產黨消滅中華民國;明明是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聯合國逐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明明是中國國民黨未能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一年重新建構自己挾持流亡的國家地位。為什麼以民主化後,取得執政權,想辦法重建中華民國的台灣本土政黨為寇讎呢?兩蔣還以維護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主權為務,現在呢?威權侍從們鬼頭鬼腦走向出讓。 不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吭一聲,對台灣本土維護中華民國的努力,倒是極盡惡毒卑劣的攻擊。滑頭韓莫名其妙成為高雄市長的諸多言行,看出中國國民黨的救星沉淪狀況。從一些官宦子弟到變成賊頭賊腦,甚至台獨梅毒說都出口了。 不要忘了,詩吟「春天從高雄出發」的已故詩人余光中,一九六○年代,重要詩集《在冷戰的年代》,有詩〈忘川〉說:中國是患了梅毒的母親,喻受列強欺凌,留下他的心聲,鄉土文學論戰後曾被陳鼓應以民族主義者立場批判。事實上,從一九四九年到現在,中國國民黨從中國挾持來台的中華民國,是靠台獨庇護而存在。 有人嘴裡喊的中華民國,被庇護在台獨的保護傘下。再說,有任何「國家」,可以說不是獨立的嗎?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被各自表述為台灣的或中國的,但共同維持在不合時宜的現行憲政體制,本來就應該共同面對,並且共同克服難題。以一個不分先來後到台灣人的國家共同體,才能真實正常面對中國,不是嗎? 台獨庇護了中華民國七十年。民主化發展建構了不同於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本應是中國人民學習、仿效的對象,但在台灣口中嚷嚷中華民國的一些泛中國國民黨政客、黨棍,並不是和中國人民友好,而是巴結中國的黨政軍特…不只台灣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們要唾棄,中國人民也要看清這些政客、黨棍嘴臉。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3-26
文化災難、信仰迷失

文化災難、信仰迷失

  世界宗教會議在台灣召開的前夕,眼睜睜看到一座雕刻在中國河北山壁的巨大滴水觀音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以太多人朝拜為由,硬是以爆破方式炸毀了。相對之下,台灣與中國對宗教的政治態度呈現極大反差。 台灣佛教界的釋昭慧法師以「文化浩劫,聖像蒙難!」斥責這種打壓宗教的惡行,但佛道界並無太大的反應。趨附中國的宮廟寺院噤聲無語,仍迷惑於中國共產黨的統戰之中。 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只信仰共產主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馬克思、列寧思想和毛主義才是指導,宗教只能應和其專制統治,無法和人民直接對話。 宮廟林立、佛道並行的台灣,許多佛道人士以交流名義奔赴中國,殊不知,中國的統治權力心裡本無信仰心,只是統戰作為的吸納。以中國共產黨的本性,台灣的宮廟佛寺陣頭香火都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迷信,但偏偏許多宮廟佛寺絡繹不絕於中國之途。 看看中國,無神論的中國對待已存有的基督新舊教、佛教…是如何宰制、扭曲的?台灣的宗教界,特別是佛道界,對中國似無戒忌之心。隔岸觀火,以為那是他家他國的事,又以為打著宗教交流的幌子是文化,不是政治。對於在台灣的自由不知珍惜,迷惑於大國版圖之大,人口之眾。 台灣佛道界,尤其是宮廟,崇尚去中國宮廟掛香,無視共產中國是無神論國家、無視被共產中國用來政治統戰。其實台灣的唐山祖先渡過黑水溝來台謀生路,艱難危險的海上旅程常以媽祖為庇佑。在台落地生根,本應護守獨立的出路,但媽祖廟成群結隊到專制、無神論的中國進香進貢,反其道而行。 為宮廟鬥陣爭鋒,競相於中國掛香之途常是混合政商作為之舉。宮廟作為地方勢力,染指政治或被政治染指為黨國專制時代形成的愚民之舉,民主化時代並與選舉互為滲雜,並非都是純粹的信仰。反映在從前的大多趨附中國國民黨黨國,現在的被中國共產黨黨國統戰。 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怎麼看佛道宮廟?看看一舉炸毀滴水觀音,應會了解,從更多的信仰打壓更可看到統治劣行。從信仰的角度,或從台灣的角度,都應當有更深刻的反思。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3-19
冷眼看政局,側目觀亂勢

冷眼看政局,側目觀亂勢

  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政治亂象並未平息下來,不只在幾席立委補選的情勢延燒,更延伸到二○二○年總統選舉及國會改選。台灣的民主、自由發展之路囿於國家主體性未真正形成,危機重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看準了狼扮羊的策略有效,頻頻在門外對門內的羊兒們砰砰砰請開門。有些羊兒看不見狼,被叫聲迷惑了,而有些羊兒其實曾經也是狼,狼性被喚出來了,一直慫恿著開門。從反共到投共,殖民性政權的惡質性在此。 二○一六年,從「中國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順口溜幾乎應聲全倒的中國國民黨政權,沒有樹倒猢猻散,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反撲反而重挫民進黨。戒嚴統治長期化的結構性宰制力量,不容小視。政治的義和利糾葛不清,台灣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之路並非坦途。 全面執政的民進黨,破口出在柯文哲,原應合流之力分化了。柯在二○一六年當選台北市長後,並未與禮讓、協助他當選的民進黨結盟,似乎看準了民進黨內部的權力矛盾,也受頗多慫恿影響,以新潮流為政敵,借力使力進行對民進黨政權的瓦解。禍起蕭牆,常聽見的是執政了,但不對我好,像從前中國國民黨政客們以吃香喝辣輪不到自己而作踐自己的團體。一路以來,就是如此,看看許多變成嘴砲政治的政治評論員,有多少是背反自己昔日政治主張的。不是一籮筐嗎? 如果柯文哲走在政治改革更積極方向,甚至比民進黨更民主、更進步的道路,民進黨並非不可替代,但形勢並非如此。柯製造的破口又製造了一個韓國瑜。是否中國國民黨破口猶未可知,但北柯南韓竟然從北南呼應,平分秋色到賞味期逐漸從柯轉韓。台灣政治之無厘頭,不要說其他國家,連台灣人自己都歹勢。柯自恃聰明,怕反被聰明誤,成為罪人。 一項以蔡英文、柯文哲、韓國瑜比較總統選舉的民調支持率,竟反過來呈3、2、1之比。柯以為獨當一面,事實並非如此。柯以為可以取民進黨蔡英文代之,可能只落得拱手讓給韓國瑜,成就他不屑的黨國餘孽。讓台灣不會好的中國國民黨要把台灣帶向哪裡?有民主、自由的人們眼睜睜看自己的國度被瓦解,還拍手!韓國瑜甚至不完全是中國國民黨。 政治亂勢,首要檢討反省的當然是民進黨,不盡形成脈絡的權力世代,不像系譜傳承,更像積木堆砌。完全執政的蔡英文政府,何以致此?但看台灣自己,從威權獨裁專制走過來,竟不珍惜自己國度民主化、自由化,反而傾斜於極權專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不配有一個小而美的國家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害怕這樣的國家存在危及它的專制帝國,但就是有人隔海唱和。 北柯南韓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變數,製造了亂象。一在中國國民黨外,一在中國國民黨,但民進黨卻成了政敵。若柯只是螳螂,而韓是黃雀,破口的柯會怎樣?人講台灣人「放尿攪沙團結。」自以為是的柯,怎麼想?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3-12
屏東亮點,台灣亮光

屏東亮點,台灣亮光

  二○一九台灣燈會在屏東這個國境之南,島嶼恆春的縣份照引亮點。十七天,近一千四百萬人次的人潮,讓八十多萬人口的農業縣成為台灣全國的焦點。相對於台中花博被糟蹋,人潮不再,凸顯地方首長治理之高下。 從原住民到新住民,從台灣到世界,從人文到科技,從工藝到觀光經濟效益,這一次燈會讓人對屏東刮目相看。經歷了台灣西部縣市之後,台灣燈會亮點在南方,璀璨之光照耀屏東。 潘孟安縣長帶領的縣府團隊顯示了用心治理的宏效。相對於六個院轄市的得天獨厚,在台灣南端的屏東沒有「踦台灣尾…」的自怨自艾,一鼓作氣,展現了另一種光彩風景。 台大經濟系鄭秀玲教授以一、愈在地愈國際,二、結合新科技,三、地方首長的用心做事,四、中央部會的資源分配,稱譽為成功的典範,值得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後,台灣政局發展的省思。 北柯南韓的嘴砲政治,一北一南互映,正是與用心治理極端反差的形貌,空口白話瀰漫現今的政治氛圍。不看一磚一石,只見狂言亂語,口水比汗水更討好,漫天說地鬼畫符比踏實耕耘更討好。政客們以極端政治自以為是、自得其樂、自鳴得意。這就是當下台灣政治現象的突變病貌。糟蹋自己、糟蹋台灣。 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從專制獨裁到民主化,國家並未正常化。選舉,並非發展出正常國家建構、真正追尋願景的進程。許多政治人物,迷惑追求的是權力、利益。個人比派系重要,派系比政黨重要,政黨又比國家重要。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也常常不像國家主人,對權利與責任不珍惜。民主化之路走得坎坎坷坷,一個原本充滿願景的國度,在建構與解構之間擺盪。 二○一八年九合一的地方選舉,對台灣走向自由之路是一大挫折。權力的黑暗面浮顯上政治舞台的時際,機會主義者盡出,正在腐蝕台灣主體性建構的成果。二○二○年的總統大選、國會改選,考驗台灣的發展。 看二○一九年在屏東台灣燈會,對燈光和亮點要有體會,對用心治理和嘴砲政治要有所分別。台灣要珍惜自我重建的歷史,是多少人奮鬥犧牲,才有的民主亮光。這一條自由之路的開展,要繼續努力下去,要做自己主人,而不是玩偶。要鼓勵走正道,而非歪路,台灣才有好遠景。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3-05
父親的安魂曲

父親的安魂曲

  二二八事件七十二年了,這正是當年出生時,父親已遇害,以遺腹女的身世,在母親養育呵護之下成長的郭勝華醫師的身世。 七十二歲的郭勝華與母親郭林汾,以《宜蘭頭城二二八─遺孀郭林汾的三國人生》(前衛出版)為經歷的苦難,留下見證。在二二八事件七十二年,譜成紀念的篇章。 郭章垣是一位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回台的醫師,二戰後在現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宜蘭醫院擔任院長,因與中國來台、官派朱姓市長有行政嫌隙,一九四七年三月,被地方駐軍、警察,在無審、無判之下,綁架、謀殺,被埋屍宜蘭頭城媽祖廟埕。郭勝華對父親的追憶就像父親的安魂曲。 二二八事件,死難者大多為父親,受難家庭均由母親承擔。在雲林土庫成長,考上高雄醫學院的遺腹女郭勝華,一九七三年畢業後,去美國行醫成家,稍後並接母親離開台灣這個傷心地。經歷日本人、台灣人,再成為美國人的三國人生,既是母親郭林汾的際遇,也是她的身世背景。 郭勝華以母親回憶留下見證。她因辦理母親移民美國依親,須台灣當局開具父親在二二八事件遇害的死亡證明書,未果。進而追索父親死亡的緣由,而追索發現父親在二二八事件死亡的真相。解嚴前夕,她曾從美國寫信給蔣經國,獲得回應,但蔣隨後不久去世。為此,她向美國總統雷根告狀,並一頭介入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常奔走於美國、台灣兩地,為二二八事件發聲。 郭章垣醫師的遺孀郭林汾也是雲林土庫同鄉,就讀台北第三高女。兩人在東京的新婚期間,以及戰後回台任職宜蘭醫院院長的短暫生涯,留下郭勝華,也成為醫生。但母女的人生都只好選擇成為美國人。是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在二戰後被國民黨中國接收、進佔統治後的歷史悲劇,父親和母親的人生在郭林汾的一言一滴血中流露無遺,令人動容。 當年,台灣人在祖國的迷惘、迷障中,歡迎中華民國,成為悲劇性的開端。不到二十個月,發生二二八事件。四年後,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頻頻威嚇併吞台灣,以消滅中華民國。一些中華民國論者,不思在地新生,以「不然,我們要怎麼樣?」取悅昔日以反共為名武裝敵對的共產黨中國。 解嚴以後,每年紀念二二八。再過幾天就是了,片面的紀念,似乎只形成假期的意義。但歷史的殷鑒呢?二戰後的移入者,在中國人心目中也已成為台灣人了,從前是迷惘、是迷障。現在呢?是某種權力的惡質性或奴隸性格在和魔鬼進行交換嗎?如果不認真面對歷史,歷史會怎樣嘲笑這樣的人們?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2-26
城市治理、文化視野

城市治理、文化視野

  新春的氣息自戊戌除夕延續至己亥元宵,台灣瀰漫著亞洲許多國家同樣的仍然沿襲農曆年氣氛。東亞的日本,在二○一九年元旦初啟的新年,展現的是明治維新以後的新曆時光與生活樣貌,特立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之外,近現代氣息畢竟不一樣。 府城台南,新落成開幕的台南市美術館二館,以「台南禮讚」與原台南市警察局舊建築改置的台南市美術館一館的「府城榮光」,分別定位為當代館與近現代館,展品相互輝映,在舊曆年假吸引許多讚嘆目光,呈現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並置的企圖。這也是台灣城市治理的文化藝術形貌。 府城台南的美術館一館和美術館二館,與區域內的國立台灣文學館、葉石濤紀念館、孔廟、武德殿、王育德紀念館交織成文化園區,有傳統、有創新,顯現文化古都的都市意味。其中葉石濤紀念館和兩座美術館都可以說是賴清德於市長任內擘畫的業績,展現城市治理的文化視野。在他任內,柳營區的劉啟祥美術紀念館也在劉家洋樓呈現某種文化風景。 原為當代美術館的二館,是一座嶄新、白色、外部多層次、多重角度空間的新建築,府城的傳統與創新形貌兼具。年假期間,台南人和外地觀光客流連其間,有一種新意。讓人想到港都高雄,在前衛武營軍區改置文化園區的新落成音樂廳,都可以說台灣近現代都市形成的文化想像與視野。 但相對於府城台南,港都高雄的城市焦點議題並非衛武營音樂廳,也非港口碼頭的駁二藝術特區,而是以金銀河替代的愛河。穿金戴銀的俗麗瀰漫在改朝換代的南方港口城市,夜市日間化的市集,俗稱摩鐵的愛情旅館評比,還預告的算命觀光。顯示城市治理的另類風格,美其名為庶民經濟,包裝在「人進來,貨出去,賺大錢」的口號之中。另類城市的塑造正開出奇風異俗之花,結毒樹之果。 府城台南的文化之顏是歷經多位有識之市長治理的成果,港都高雄也一樣。城市治理的新文化視野的不斷積累才能建構文化厚度與廣度,交織出讓人頌讚的意象,並彰顯市民的風格、氣質。府城台南是古都加上創新,港都高雄是南方港口塑造新境。原來是與時俱進,現在像背道而馳。 彷彿在十字路口,或分歧路上。台灣不同黨派、不同格局的政治人物的城市治理不盡朝向近代、進步都市的視野前進。府城台南與港都高雄正顯示差異對比,不知道台南市民和高雄市民是怎麼想的?看看世界其他國家的都市形貌、進步,吸引人的都市是怎樣的?我們這個國家的城市治理應如何被期待?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2-19
亮在紙頁的光

亮在紙頁的光

  二○一九台北國際書展,今(十二)天到十七日,在台北世貿三館一連六天。說盛事,當然是盛事。不太買書、不太閱讀的台灣社會,政治人物年節的行春走廟之後,讓「書」稍稍進入愛熱鬧、少靜下來想想的人們腦海吧!與其說台北國際書展是向世界展現台灣的書,不如說為不買書、不讀書的人們舉辦一次有折扣的大書展! 二戰前,台灣被日本殖民,經由日本的歐洲化,閱讀是進步青年的文化想像。李登輝、彭明敏都是在高校就熟讀五百本課外書的人。戰後,從日語轉換中文,又加上二二八事件知識份子、文化人被殺害。黨國戒嚴體制的八股教條,台灣的文化之病成為沉痾。 戰後,日本的出版界與報界,在戰敗的文化廢墟狀況,以振興日本是責任自許,何等豪情壯志!一直到現在,日本的報紙從一版到四版,仍是書籍出版廣告,到日本旅遊的國人,看到嗎?又想到什麼? 看看台灣,報紙沒落。許多人,甚至政治人物以不必看,不必買自得其意,甚至,有台灣商賈替代入主報紙,並非為台灣,也不是為了文化。比起戒嚴時期中國來台報人的格局不如!這是什麼國家?這又是什麼社會? 台灣在錢淹腳目的時代,並沒有建構文化的深廣度,只在大眾消費社會構築煙花。國民文化心性是宮廟陣頭,許多宮廟成為政商黑道溫床,相映的是政治人物的行春走廟。國運是抽籤決定的嗎?沒有真正信仰,只有迷信,缺乏現代國民意識與文化生活志向的台灣人,這樣能追尋出什麼進步國家形貌? 日本的近代是與世界的近代接軌的明治維新展開的,雖然船堅炮利讓這個國家因發動太平洋戰爭而廢墟化,但文化的力量讓其再起。只要日本信守「文化,是使人活下去的東西!」這個出自戰後一位詩人的概念,就不會重蹈覆轍。而中國正走在日本曾失敗的路途! 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人們相信新文化的力量。戰後的種種政治病理,讓人們迷惑於發大財的夢。經濟、經濟拚經濟,又不知道現代經濟的動力來自文化,來自知識產業。 台灣的政治人物想選總統的一拖拉庫,但國家是什麼?少有人去真正思考!競逐於政治權力之途的人們,摸摸自己的心,年假中有誰靜下來看一本書的!只想騙選票,競逐權力位置,算什麼!如何許諾?如何召喚? 德國走向希特勒時代時,詩人赫曼.赫塞移居瑞士,他有一首詩〈書〉,說「這世界的書,並不是都會帶給你幸福/但,它們會悄悄地/教你回到自己的內部」;「在那裡蘊藏著你需要的一切/太陽、星星,以及月亮/因為尋求的光/都在你內部」;「你在萬卷書籍尋求的智慧/已在紙頁亮著光輝/如今都屬於你」。看看書吧!台灣人要在知識求教養多努力!才能振興國家。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2-12
台灣─值得存在的國家

台灣─值得存在的國家

  近代中國,經歷了右傾專制主義的中華民國三十八年,進入左傾專制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近七十年了,因代表盟軍,在二戰後接收台灣的中華民國,倖而能在中國變色後,在台灣續存,一九七一年才失去在聯合國的地位。 蔣體制的中國國民黨國,在二代蔣經國的「革新保台」,加入侍從台灣人進入權力體制,為的仍是黨國,經台灣人的本土化、民主化運動抗爭、政權的全面選舉,進入政黨政治。但國體未明,認同更更混淆,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挾經濟發展之勢,處於迷惘迷惑迷亂狀態。 戒嚴長時期,中國國民黨以自由、民主為號召,其實以反共之名,倒行逆施。不知多少本土或來自中國異議者犧牲於反共的白色恐怖,如今,進入民主化時代,自由與人權得以實現,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左傾專制主義,卻反而有傾附降服之心。歷史真是反諷,當年多少冤魂能嚥氣嗎?還批評去蔣、批評轉型正義。 當下的台灣與現在的中國,形同在普世人類價值的正反面向。世人應無法理解,何以自由體制下的台灣,會有傾附降服專制體制之心?昔日流亡殖民體制的反共教育佈下天羅地網,竟只是為黨國權力壟斷之用?真是諷刺。 標榜人民的共和國,已成新中華帝國。習近平近乎稱帝、左傾專制主義絕對化,枉費了經歷藍色革命中華民國的三十八年,經歷了紅色革命近七十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的民主、自由未能在中國實現,應讓文明世界難以置信。 若說台灣也算是華人國家,一個自由、民主的台灣應該是對同為華人國家的中國有利、有意義的存在,也許,可以做為自由、民主的火種,啟示中國燃起自由、民主之火焰。從中國流亡在世界一些自由、民主國家的人們,應該這麼想,不會要台灣向中國出賣自由、民主的靈魂,造成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失去觀照的窗、憧憬之鏡。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中華民國之心,是為了壓制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之夢。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像舊蘇聯一樣解構,成為民主化的聯邦,而不是民主的台灣被併吞在專制的新中華帝國。台灣是中華帝國未曾實現過的自由人共同體、民主國家,這樣的共同體需要新的憲法的法制構造化。生活在台灣曾經經歷專制主義苦難的人們,應該保護這樣的文明價值,不是向走資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屈服,而是形成啟示。台灣要自信、自愛、自重。對於中國人,台灣是一座自由的燈塔。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1-29
輕薄文化,輕浮政治

輕薄文化,輕浮政治

  進入二十一世紀,二○二○年代即將到來,台灣要面臨的是第七屆總統直選,溯自一九九六年李登輝,已經歷了陳水扁兩任,馬英九兩任,蔡英文一任,台灣自認總統直選就成為獨立新國家,似乎不然,仍然擺盪在台灣與中國的國家意理之間,焦慮瀰漫於人們心中腦海。 在台灣,認同台灣或認同中國的人們,有許多有力者有美國居留權或公民身分。強烈表述認同中國的馬英九,孩子無一不是美國公民;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黨政軍特子女,在美國藏人藏錢。嘴裡批評美國,但心向美國,懷抱成為世界大國的強國人心態,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唉! 問題在台灣,在自己。看看美國開國文獻和開國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什麼跟什麼嘛!二○○○年,開啟政黨輪替的陳水扁,競選的文化政策白皮書,「近代國民意識的形塑,文化生活志向的提升」主軸,在就職典禮就傳出慶典籌備小組建議李敏勇、蕭泰然更改演唱曲〈玉山頌〉結尾的「台灣新國度/光榮的標記」的風波,引起媒體議論查證。幸好李、蕭都拒絕,大典也照實演唱了。「四不一沒有」的自我閹割心態,就是那麼回事。「台灣新國度」有那麼敏感嗎?還想什麼「獨立」! 民進黨或台灣對建構異於中國的新國家有想像的政治人物,應該看看與台灣獨立於中國相似的美國獨立歷史、文化形影。《墓誌銘風景》(玉山社):〈美國獨立宣言銘刻的身影〉寫傑佛遜,他是獨立宣言起草人。〈美國國父,獨立先驅〉寫華盛頓,他是獨立軍總司令。看看富蘭克林,這位開國元勳,他是一位充滿榮光的印刷工人。在台灣的中國意識論者應該看看潘恩的〈常識〉,他是鼓勵殖民地人民獨立的英國人。 台灣的總統直選經歷六屆,看看這個擬似、又不正常的國家,政治人物普遍的文化心性,有像是朝向一個正常、進步國家的形貌嗎?只想為權力在選舉競逐,痞子、騙子當道。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大多只會在權力競逐遊戲中抓寶嗎?旁門左道風行。從前說政治人物演藝化,現在呢?更等而下之,政治家的格局在哪裡? 輕薄文化只會形成輕浮政治,日本殖民時代以華麗島稱台灣,國民黨中國類殖民時代,稱台灣為寶島。台灣人自己呢?戰後流亡、移入者許多已認同台灣的人們呢?台灣應該是生活在台灣、不分先來後到人民的國家,這要人們有近代國民意識和文化生活志向,不是依賴政客們,譁眾取寵只出一張嘴!什麼綠白藍紅黑,互相照鏡子!走不出困境,讓人民焦慮。打破權力的鏡子吧!從文化之窗看看世界。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1-22
現狀、特殊、兩國

現狀、特殊、兩國

  再回顧兩國論的基點吧!現狀是異於中國的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在國際情勢得宜的條件下,形塑新國家的名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妳也好好發展妳的中國吧! 邁向新世紀前夕,李登輝即將卸任總統,拋出台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兩國論的主張。兩國,是說海峽兩邊一邊一國;而特殊,指的是非一般正常國家的國與國,帶有憲法義理或政治實際的視野。 當年,主張獨立的民進黨是不盡歡迎的,但不盡滿意「特殊」性冠詞;而中國國民黨對「兩國」則暴跳,這是提供海峽兩岸、兩國正常發展的契機。但進入新世紀,從陳水扁兩任總統、馬英九兩任總統、蔡英文這一任總統任內,台灣(中華民國)的糾葛並未解開。 「九二共識」這個中國國民黨人蘇起幻想的無共識,被中國國民黨人說是「一中各表」。其實是「一中不能各表」。一個中國演變到習近平體制,甚至成為台灣(中華民國)被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國兩制」窠臼。中華人民共和國志在消滅中華民國這個一九四九年後僅存於台灣的殘餘中國。台灣人民在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後,面對中國的進逼,才從無關緊要中又硬挺起來。 回首近二十年,台灣在延續李登輝後期直選總統、民主化的歷程,面對專制獨裁的中國,挾受惠於台灣戒急不忍的經濟崛起,國家地位不斷受到挑戰,竟陷於危機。民主、自由、人權不盡受享有國民的珍惜,竟有政黨俯首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惜背反。 李登輝試圖為台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糾葛解套,讓中華民國在台灣蛻化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主權糾葛的國家。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放棄以統一之名行併吞台灣之實,以一九四九年革命取代中華民國為師出之名。無視於民主化後的台灣,李登輝早已釋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和平橄欖枝。可惜,中國國民黨在去李登輝之後,不盡為台灣著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放棄以武力犯台,中國國民黨裡應,並常以此弱化台灣的存在感。殊不知,民主、自由、人權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應該追尋的價值。台灣(中華民國)的存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只不應圖謀併吞台灣,而是應該走向自己國家從中央集權變為聯邦制的合理國家,才是人民的福祉。 世界應支持台灣(中華民國)異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主、自由、人權發展,生活在台灣這個尚以中華民國為名國家的人民,也要珍惜自己國度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更符合普世進步價值的民主發展。 如果,維持現狀,至少就維持特殊兩國論的現狀吧!台灣共識應該就是這樣的和平共識。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1-15
亂勢,變局

亂勢,變局

  民進黨在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潰敗,成為眾矢之的,小英總統更首當其衝。民進黨執中華民國體制之政,內憂外患。阿扁總統的二○○○年到二○○八年這樣,小英的二○一六年執政這樣。但阿扁時代不完全執政,或可倖免於罪,小英總統完全執政,要怎麼說?台灣如何決斷?何時決斷?怎麼決斷?是台灣正面對的發展課題。 本土政權是不穩固的。相對於李登輝時代以外部的民進黨勢力加上中國國民黨內的所謂本土派(權力現象),有將近十二年的民主化奠基作用。但李登輝從中國國民黨出走,黨內所謂本土派既無大將跟隨,中國國民黨內所謂本土派只是派系化政客集團,在政局亂勢中撿拾牙慧權力而已,但不論民進黨或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台灣這個國家畢竟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 小英的完全執政,城府淺或許深,為了拉攏、討好系出中國國民黨的同溫層之輩。從老藍男的任用加上一些淺薄本土意識投機性閣員,即使著力一些改革,但維持現狀論的保守性讓追尋國家正常化的支持者不免失望。現在好了,習近平企圖改變現狀的魔音魔手已伸進來,看準了九合一地方選舉的結果形勢,似乎把台灣當作可以桌頂拿柑的樣子。但形勢進逼讓小英總統有表現的機會,總統該有的樣子出來了。 地方諸侯蠢蠢欲動,中國國民黨地方包圍中央的陣式似已成形。人民用選票教訓了民進黨,為的就是這種發展嗎?「討厭民進黨」成為台灣最大黨,台灣的民主化之途、國家正常化之路竟是這種風景?應該不是吧!又如何扭轉乾坤?不要忘了,台灣也有「討厭中國國民黨」。 北柯、南瑜是民進黨在二○一八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最大的破口,是北柯的作用力造成南瑜的效應。既是後現代政治現象,也有權力為己所用的政客邏輯,因為台灣淺薄的文化土壤有以致之。兩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模糊應和,南瑜的趨附性更強。有尾巴就是有尾巴,藏不住的,次文化政治現象缺乏理想主義的動力。 柯文哲反中國國民黨,但只為誘引民進黨支持者與年輕人。韓國瑜原本非中國國民黨權力之輩,他正是馬英九等黨國高層後代睥睨的派系角色。他們以去黨派凸顯自己,靠的是媒體效應、網路聲勢。北柯與南瑜不盡相同,各有權力盤算,各據一方。北柯看到民進黨的弱點,借力使力挖牆腳,但不盡為台灣謀是他的問題,有點像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浮士德現象。而南瑜則從中國國民黨之門躍起,底細很快就會浮現。到時候一堆爛攤子有得收拾。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代末,台灣的政治改革之路竟發展出這種撲朔迷離、不知所云現象,反映了台灣的集體性羞恥。但習近平射了類似當年恫嚇台灣人飛彈的不惜武力犯台論,或許為台灣開拓了新局。一路走來,台灣總是崎嶇。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1-08
國家的想像,願景的追尋

國家的想像,願景的追尋

  「台灣島嶼/原本美麗/受外邦統治數百年」,鄭兒玉詞、蕭泰然曲,〈台灣翠青〉是這樣起頭的。這首歌常迴盪在許多台灣人心中,但在認同尚處於分歧的人們感受不盡相同。進入二○一九年,這樣的歌聲意味的是什麼? 唐山來的墾拓者和南島語系原住民、平埔族在這個島展開漢字文化圈的某種邊緣歷史,葡萄牙水手航經東海岸,譏稱「Ilha Formosa!」美麗之島,西班牙人、荷蘭人都曾經在大航海時代登陸,後來荷蘭人在府城台南建立熱蘭遮城,是台灣被殖民的序曲,但不斷被殖民、主體未形成。一九四五年代表盟軍接收、進佔統治,後來在一九四九年以國家體制流亡,在台灣僅存的「中華民國」,以殘餘中國在台灣發展。 澳洲學者加博從考古學研究的陶鐵器使用,認為台灣從前和古中國沒有什麼關聯,和東亞的日本、琉球,以及南亞較有連帶,他的論點是台灣歷經荷蘭、鄭氏王朝、滿人的清國、日本及短暫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七年的中國殖民。現狀的中華民國是自一九四九年起非正常化的國家,迄今未能真正形塑國家新貌。 日本殖民台灣是因為清國敗戰割讓,日本人以「華麗島」稱呼台灣,有冷冽北國對南方溫暖繁茂景致的讚譽。二戰後,代表盟軍進佔統治的中華民國來人,以「寶島」稱呼台灣,取物產豐富之譽,但「美麗島」才是台灣人對自己國度的稱呼。一九七九年高雄事件亦稱美麗島事件,除「美麗島雜誌」之名,更是含有深意的。 民主化的開展是「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會員國地位,國際外交地位逐漸被孤立的台灣自救運動,帶有追求主權獨立,從命運共同體形成新興國家的意志。照理說,被中國共產黨革命,流亡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人」應該和台灣本地人一起建立新的國家認同,朝向新共同體發展。但是,殖民中國性雖不完全,始終未能去除,「中華民國」未能在地與台灣一起蛻變轉化再生,存在的中國意理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欲收復的緣由。 一個民主化的台灣,始終受到共產中國的影響。昔日的中國國民黨反共、反攻大陸,轉而附共產黨中國的威脅、利誘,台灣或為籌碼。反共、親共、聯共、降共,都是中國國民黨,這豈止是欺罔,更是屈辱,不只自己亡其國,也牽連追尋自己國家的人們。 確立台灣獨立於現中國之外正常化國家條件,台灣才可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真正的友好關係。對中國、對台灣這都是應該選擇的走向。中國人民自一九四九年已在中國建立新國家,流亡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既已終結了自己,就讓生活在台灣的不分先來、後到的人們,共同建立漢字文化圈的另一個小而美麗的國家吧!中國國民黨人、維持現狀論者若陶醉在選舉的短暫勝利裡,也只是麻醉自己、欺騙自己。 「共和國憲法的基礎/四族群平等相協助/人類文化世界和平/國民向前貢獻才能」台灣翠青在這樣的歌聲中結束,是一種願景的追尋。能夠召喚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嗎?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9-01-01
院轄市迷思

院轄市迷思

  台北市,相對台灣其他五個院轄市,是得天獨厚的。不像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是市縣合併,或由縣升格,有城鄉差距,台北市相對而言是都會(Urban)。新北市包圍台北市,以及省轄基隆市,包山包海更是世界行政區域規劃奇蹟。 台北市人口並非院轄市最多,面積也非最大,但拜「首都」之設置,預算最多,基本建設也最好。以日本的東京都為例,台北市就像都內區部,大家熟知的銀座區、新宿區等二十三個區的從前的東京市;而新北市則像都內市,如八王子市、成田市、多摩市等二十六市。台北、新北分置兩院轄市也是政治角力,現實爭奪的結果。 東京都內區和都內市是有地方自治權的,不像台灣升格的院轄市,轄下都改成「區」而且沒有地方自治權,區長官派。新北市有些區的人口數甚至大於其他縣或省轄市(奇怪,省已廢除,還有此類設置。)可以說是政治倒退或混亂。 台灣的院轄市升格,主要是因為統籌分配款的爭奪。地方行政首長猶如封建諸侯,院轄市更甚。本位主義重於區域平衡,人口多的縣市先搶到錢再說,哪管不能升格的縣市。但錢多了以後,權力大了以後,原來的縣份偏遠鄉區呢?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的「市」有那麼多偏鄉的?國家認同的分歧,在中央、地方執政黨派,更顯爭端。二○一八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更是明顯。 台北市被諷為「天龍國」,除了從前長期累積的中國城、中華台北意象,也因挾首都配置的建設先行(捷運就是),台北市長常目睭生佇頭殼頂,斜眼看台灣其他縣市。明明不是你這個市長的貢獻,卻又自鳴得意。說別的院轄市不配設置捷運,因為要借錢、會賠錢。什麼跟什麼嘛!倒打中央,彷彿輕而易舉。反正一張嘴,敢講就是老大。 平平攏是台灣人,是共一個國家。區域均衡發展才是國民的福祉,但地域、階級的矛盾似乎常被本位主義政治人物挑起。沒有國家一體的共同體思維,自以為是的太多了。這一次地方縣市首長就職,有人的排場像皇帝登基,市政還不知怎樣,別苗頭的姿態先出來了。 一個小小的島嶼國家,本來應該更有共存共榮的發展意識,但六院轄市統轄絕大多數人口,台北更是一個頭兩個大的畸形發展,只會形成頭重腳輕、站不好站不穩的現象。台北市自恃「榮」、「華」、「富」、「貴」,五個院轄市乘勝直追。其他縣市呢?次級國民、次級公民?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應該從基礎建構的新視野做起。打破院轄市迷思,地方自治體才有國家共同體的新視野。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8-12-25
迷惘的島國

迷惘的島國

  令人感慨的感言,是花蓮縣代理縣長蔡碧仲在議會總質詢後的談話: 「一個沒有廉能的花蓮縣政府,嘴巴講的幸福花蓮,統統都是騙人的;一個資訊不公開、神神秘秘的花蓮縣政府,說要讓花蓮幸福?這是不可能的。」 但花蓮縣民就是以七十%以上的選票,硬生生地把因炒股案被判刑關入牢裡的前兩任傅姓縣長的徐姓妻子,從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推上繼任縣長的寶座,維持了花蓮縣傅家政治王朝。 好山好水的花蓮,怎麼了?文化秀異之士輩出的花蓮,怎麼了!山的高聳、海的遼闊,造就的是這樣的狀況嗎?這難道不是一種特異現象,嘲弄著台灣? 「人進來、貨出去、發大財、成首富」這不是金光黨的口訣嗎?難怪從市井小民到達官顯貴,被騙財的人一大堆,被譏「又老又窮」的高雄,選民翻轉了發展的邏輯,竟還有一大堆人以為「九二共識」是「一邊一國」。 一大堆人為不甘陳其邁落選與他在駁二喝咖啡,聽音樂取暖,但這樣抵禦寒流,有什大用?高雄人,恭喜發財了。 再看看台中,一個市政亮麗、爭取連任的市長,眼看著花博的繽紛多彩,落選了。主要是紅黑派系大聯合,復辟成功。選後一週盧秀燕的網路聲量驟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二,但又有什麼用?還不是黑道共治成形。 蔡英文總統執政風格未盡獲民進黨支持者認同,中央執政腹背受敵,被改革者反撲。但起作用的是北柯,他的「垃圾不分藍綠」,既打了中國國民黨,也毀昔日讓選的民進黨,挑起「世代衝突」為己用,成就了自己,不盡有益於台灣;而南瑜引風搧火、借勢發揮,引「階級矛盾」推倒改革的願景。 台灣人民的選擇考驗了台灣。如果台灣是正常國家,選舉結果或右或左,沒什麼。但既非左或右,而是台灣與對台灣有威脅、利誘的中國作用力的效應。台灣究竟怎麼了?是一個被詛咒的島!?不應該是,應該不是!是迷惘的島國?是的!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