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亨相關文章

寫信給詩人李敏勇

寫信給詩人李敏勇

異議分子                                                        敏勇兄,您好:     我一直認為你是異議分子,不是詩人。     好久不見你的新詩集,非常期待可以再讀到你的新作品。     過去,我總喜歡揶揄你不是專業的詩人。就算你會寫詩譯詩,也會寫散文、小說和評論,我還是對你詩人的腳色存疑。從你為賦新辭強說愁,寫一些浪漫情愫的詩開始,我就覺得你真的不是好詩人。     某年,你拒絕接受全國青年詩人獎後,我開始注意你了,怎麼會有人這麼笨呢?放棄獎項,只為了堅持自己的立場。如果你不放棄,早就成為那個時代有名的詩人了。也許在教科書裡,可以讀你的詩,在各種升學考試中,你的詩將成為題目,讓我可以試著解答。     以前,讀你〈雲的語言〉,總覺得新詩就是要有對仗的詩句,優美的修辭,我差點就學你寫這樣感傷濫情的詩,還好後來讀你寫的〈詩的光榮〉,你教我要當一個詩人,必須讓詩紀錄生活的時代和土地,更要讓詩成為歷史和社會的證言。再讀你〈詩的志業〉,你要求我當一個詩人,不僅要雕琢語字,更要拯救語字。重要的是,寫詩的目的要歌頌土地而不歌頌權力。要當一個獨立自主的詩人,不可和政治權力結構化,也不可等待政治權力分享利益,更不可成為政治權力的傳聲筒或共鳴器。     在偶然的機會裡,你向我介紹「笠詩社」的精神,乃是反殖民和外來政權,並且積極認同本土的創作,實踐文學的抵抗。從創社的跨越語言一代詩人,戰前出生戰後成長的中生代詩人,直到戰後出生與成長的新生代詩人,三世代的詩人承受不同的殖民經驗。你告訴我跨越語言一代詩人選擇以「笠」作為詩社名,就是要區隔「皇冠」的浮誇,當然也是想區隔當時現代派等詩社外來的文化標誌,抵抗臺灣詩壇的文化霸權,延續臺灣詩人文學抵抗的精神。幾十年來,我一直記得你說過的話,努力的寫下屬於土地、社會、時代和歷史的記憶。     小時候,常聽父親談起參加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他的結拜兄弟在這場戰役中陣亡,他也帶回一些遺物交給結拜兄弟的雙親和妻兒。讀過你的〈遺物〉後,我終於懂得父親說的戰爭故事。你詩中的遺物,慘白的不只是那一條手絹,還有陣亡者的遺容,還有在故鄉癡情等候的妻子,接獲丈夫死訊那一刻慘白的臉色。我同時揣摩陣亡者和妻子兩個腳色的內心世界,手絹是一紙死亡和戰敗的判決書,妻子收到手絹後,便開始腐蝕青春,注定愛情結束。特別是你寫到手絹成為陷落乳房的封條,更見證愛情永遠不會消失。     現在,我認為你不僅是異議分子,更是一個好詩人。謝謝你教我的創作觀,我會堅持下去,我寫故我在。敬祝 平安                                                何元亨  敬上                                            2015年11月27日  
何元亨 2015-11-27
台灣就是我們的國號 

台灣就是我們的國號 

  我們必須認清國際現實:「一個中國」是國際上普遍且合法的認知。我們必須要爭取「一個台灣」在國際上的普遍認知與合法性。   自西元一八九五年以後,台灣未曾接受中國政府有效的統治,何以逼迫台灣人民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論調。我們必須認知國家的組成具有三個基本要素:人民、土地、主權,台灣自蔣介石政權佔領後,就具備國家的要件。直到今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然具備建立國家的要件,我們豈可妄自菲薄!   我們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不祇是獨立而已。如同波羅的海三小國般,面對蘇聯軍事強權的威脅,勇敢的向全世界宣佈獨立建國。台灣現況遠比波海三小國更值得世人矚目與期待,我們必須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也必須顧慮美國的軍事利益,更必須肩負起亞太地區和平的重責大任!國際的環境對我們是有壓力的,但台灣內部的矛盾與紛爭,更需要我們去化解。我們必須承認台灣與中國有不可分割的血統、歷史與文化,在政治上,我們要勇敢的切斷與中國的歷史糾結,如同美國切斷與英國的歷史情結般;又如同新加坡、烏克蘭、克羅埃西亞等切斷與母國的關係,更要學習以色列人建立新國家的精神與行動力。   我們必須承認:台灣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便得面臨中國強大的武力威脅,但也不要忘了,中國內部也有民生、種族、軍事領導與鄰國糾紛等問題。一旦中國對台灣開戰,中國也有可能步上蘇聯解體的後塵。何況美國、日本、韓國及亞太地區國家為了本國的利益,會坐視不管嗎?為了建立新國家,全體台灣人民需有不惜一戰的心理準備。台灣能否建立一個新國家?取決於台灣人民能否團結一致,展現建國的意志力。歷史證明凡是發動侵略的國家,終將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中國,十幾年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全世界的國家都知道: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是國際問題而非國內問題,我們又何必陷入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泥淖中?   台灣對外交流,有太多莫名其妙的稱呼。中華台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遠東國際貿易中心等,何者能讓國際友人清楚的知道是台灣的代表處?尤其以「中華民國」更是荒謬,我們都知道「中華民國」曾經在西元一九一二年建國,也在西元一九四九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其在中國的統治權。「中華民國」旋即佔領剛脫離日本統治的「台灣」,蔣介石政權並以「中華民國」國號繼續苟延殘喘。就因為「中華民國」國號中,含有中國的字眼(Republic of China),在國際認知上,便具有對中國的統治權,與事實完全不符,沒有人會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論點。我們要捨棄歷史的包袱,勇敢的向世人宣告「台灣是一個國家」。   世界上當然只有「一個中國」;也必然只有「一個台灣」。我們不需要爭取「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迫切的需要是爭取「一個台灣」在國際上的生存權。以台灣的經濟優勢,世界各國及聯合國沒有道理排斥我們參與國際社會。要讓台灣走出去,要讓四海之內的台灣同胞在國際上抬頭挺胸,台灣就是一個國家,台灣就是我們的國號,不要再捨近求遠去拼湊一些莫名其妙的稱呼。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名正言順的享有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我們要讓世人再次為台灣喝采! 「我的台灣自救宣言」得獎作品2004.09.21《自由時報》  
何元亨 2004-09-21
國小校長:「中華民國」在哪裡?

國小校長:「中華民國」在哪裡?

      只要民進黨中央執政,每年的「國慶日」總會有些許詭異,藍營永遠覺得國旗插得不夠多,綠營基本教義派(獨派)總覺得台灣獨立的聲音被消音。然後,一堆政客再次定義「中華民國」:鐵桿藍會說中華民國涵蓋中國大陸、內外蒙古及台澎金馬。淺藍會說中華民國在台灣,治權涵蓋台澎金馬。還有一種怪怪的藍會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但台灣不是,因為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執政的綠營官員會說:依據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的未來應交由全體台灣人決議。現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會也不需要宣布獨立,國名叫做中華民國。獨派人士會說:台灣要宣布獨立成為一個全新的國家,並且制定新憲法、新國旗,以國號台灣共和國申請重新加入聯合國。其實,獨派的說法,未中央執政前的民進黨也說過類似的話,只是執政後變得保守些。     回顧中華民國肇建的歷史,自1895年滿清政府割讓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始,中國內部的革命、軍閥割據、抗日剿匪等戰爭,或許有零星的台灣人參與中國內部的事務,但上述期間,台灣並不是中國合法統治的地區。1911年中華民國國父孫文先生推翻滿清政府,成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那一年,台灣可還是日本的殖民地。1937年爆發中日戰爭,那一年,台灣依舊是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華民國強佔台灣(包括澎湖),才開始擁有對台灣的統治權。1949年中國國民黨從中國敗逃到台灣後,勉強取得台澎金馬的統治權,蔣氏政權也一直以中華民國法統政府自居,宣稱統治權及於中國及外蒙古。外交方面施行「漢賊不兩立」政策,一直到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才發現原來自己是賊,中共是漢。     1949年中國共產黨驅逐中國國民黨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權不包括台澎金馬及外蒙古。永遠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委曲求全寄居在台灣島上近七十年,苟延殘喘一百零六年。當世界各國皆稱呼我們是台灣時,只有我們強力否認,我們不是台灣而是中華民國,這樣的堅持也只有在國內而已。中華民國當然存在,在台灣而已。在台灣的日曆、學生獎狀及畢業證書、公文書、各項基金會或協會……外國人只知道台灣,從來不提那個已經滅亡的中華民國。連中國也只稱呼台灣,不願提起中華民國了,只是,中國老喜歡說台灣是他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何元亨 2019-03-07
校長說了算,真的嗎?

校長說了算,真的嗎?

論者指出,有人戲稱現在的校長有三「ㄑㄩㄢˊ」:有責無權、赤手空拳、委曲求全。校園示意圖,非本文所指個案。資料照片 何元亨/國小校長   有人戲稱現在的校長:有責無權、赤手空拳、委曲求全。如果還停留在威權時代,學校的一切都是校長說了算的時代,當然,就會覺得上述校長三「ㄑㄩㄢˊ」是真的!   教育人應聽過:「有優質的校長,才會有優質的學校」,校長當然具有一定的法職權和影響力。有些事,校長說了算;有些事,校長說了就算了。校長綜理校務,只要屬於校長一人可以決策的事,就是校長說了算。例如:經費編配運用,教職員工請假核定權,教師考核覆核、逕核權,教室配置權……只要須經委員會決議的事務,就是校長說了就算了。例如:校務會議、教評會、課發會、性平會、特推會……   有人認為校務會議是學校最高權力機關,既然主張權力,就必須有人負責,這個人就是主動或被動召集並主持校務會議的校長。有意願當校長,當然要勇於負責。但是,校務會議不是決定大小事的會議,只有在必須議決校務重大事項時召開,所謂重大事項如下:校務發展計畫、學校各種重要章則、依法令規定應經校務會議裁決之事項、校長交議事項。   學校不是議會或立法院,校長也不是民意代表,不是什麼事都得靠相對或絕對多數投票決定。要記得,學校還有主管機關:教育局及教育部。不論是校長或老師或職員,都必須接受主管機關的規範。教育局(處)對校長經營學校有督導的權力,教師法及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等,對教師也有一定的規範。   校長或教師有「權力」決定或拒絕的事,所界定的權力不是所謂國家公權力。有關教師權利,例如:育嬰假,校長是不能拒絕的。有關學生受教權,老師也不能拒絕。學校事務可以決定或拒絕,都有相關的法令作為依據。   學校存在的價值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樣的論點,不管是教育主管機關或校長協會、教師工會、家長協會等相關教育團體,沒有人會懷疑甚至否定。學校行政本應堅守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擬辦公文只是實踐行政的價值而已。有些公文確實非直接與學生學習相關,也就是坊間定義的垃圾公文。我認為主管機關的公文,大部分都與教育息息相關。   校長或老師為實踐教育理念或個人喜好,或多或少會顯現出「人治」色彩。如果是積極作為的人治,有何不可?我們應該擔心的是消極不作為的人治才是!
何元亨 2019-03-07
網紅治天下

網紅治天下

台灣天空滿佈網紅眼線;參選人想當選,要與館長同框。生活知識聽理科太太的見解,想成為貴婦要學奈奈的舉止……凡事問網紅,生活中脫離不了無數直播主的洗腦。 在網路未普及的年代,政治人物藉由造神與綜藝咖形塑,吸引媒體報導,善用置入性行銷策略;從紅包、春聯、農民曆、面紙、教科書……深入家戶,直入人心。所謂「媒體寵兒」,就是那個年代的「網紅」。 政治人物神格化,首推蔣介石,光是尊稱「先總統蔣公」就夠威了,後來在國語課本裡看到魚兒逆流而上,更是超神。其實,台灣人對死去的先人稱「公」、「嬤」,拜祖先,通常說成拜公嬤。因此,蔣介石早就成為台灣人的「祖先」了,豈敢不追思膜拜。 政治人物綜藝化,首推陳水扁,猶記得他當市長時的超人裝,風靡所有人,捲起媒體報導潮。那個時代,只要能吸引媒體報導,犧牲色相在所不惜。後來,所有的政治人物競相模仿至今。 政治人物網紅化,首推柯文哲,參選市長時,從臉書到PTT及YouTube,報章雜誌及電視,到處可見柯文哲的一顰一笑。因為柯文哲網紅成功案例,後續政治人物相繼效尤,樂此不疲。韓國瑜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不僅網紅化,更是神格化。現在,小學生 能說出:「什麼魚不能吃?韓國瑜!」,可見,網路傳播的效率。 政治人物帶起的綜藝化和網紅化風潮。試問除了這些,我們還記得政治人物承諾過的政見嗎?這些風潮也吹進每個人的生活中,曾見過學校開學日,校長穿著白雪公主、美國隊長……等布偶服,甚至看過打扮成甄嬛的模樣,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上學。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覺得校長很親民很有趣,然後呢…… 國家公僕,爾俸爾祿,民脂民膏,認真做事是應該的。在一個成功的團體中:認真做事的人要有成就感;不認真做事的人要有罪惡感。反之則然!政治人物心想著下一次的選舉也是應該的;但是,我們要記得:美國傳教士克拉克(James Clarke)為政客與政治家下了一個精闢的註解:政客想的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想的是下一代。
何元亨 2019-02-21
出一張嘴

出一張嘴

有人總喜歡說:「校長老愛出一張嘴!」是的,我是出一張嘴。重點是當校長的人會不會或能不能出一張嘴? 每天,我都必須做決定:大部分是例行性的核章或點閱及核定公文擬辦。遇到要改變學校建築外觀或文化或特色時,就必須要審慎思考一段時間。思考後才能進一步做決定,思考的原則其實很簡單:會不會讓學校變得更美觀更友善?能不能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機會?會不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能不能提升教師專業發展?選擇做決定的重要原則後,就必須珍愛自己的選擇,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核心價值。 初任校長時,諸多前輩提點:第一年先觀察、評估學校既有的文化,第二年開始擬訂相關計畫,別急著改變現況。第三年可能有機會實踐計畫,第四年任滿前,可以韜光養晦了。若可以連任,那就證明自己上一任的做法果真英明。真是佩服這些習慣慢活及長命百歲的校長前輩了,可惜,我的腳步快,等不及太久觀察、評估的時間。我認為都當校長了,看到不合理或不合乎情誼的事情,怎能一直處在評估期呢?不是應該快刀斬亂麻,立即處斷!努力成為校長的人,不是要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嗎?不是要堅持教育的價值嗎? 隨波逐流確實是輕鬆點;守成不變確實是安全點。多做了一件事或少做了一件事,認真一天,鬼混也一天,所得到的薪酬是一樣的啊!憑教育良心啦!校長不需要讓大家都喜歡,只要讓下一個世代更有競爭力就可以了。 初任校長的學校是一所少棒特色學校,少棒比賽成績在市內總是名列前茅,但在全國賽最佳戰績總停留在十六強內。我常常想:怎麼做,可以讓棒球隊衝進全國四強?為了提升戰力,先從充實及改善設備開始。棒球隊的宿舍在一樓,遇颱風或急雨,雨水總會漫進宿舍裡,球員住得不安穩,覺得不受尊重,如何能有好戰績?在地下室的人工打擊練習場,洗石子地面常會讓打擊練習的棒球重彈地面後亂竄,球員因而受傷,傷勢因棒球回彈力道大小而輕重不一。我去找了經費,在洗石子地面鋪上人工草皮,減輕棒球回彈的力道,讓球員受傷的機率降得更低。當然,還需要增添相關設備,撤換教練團等。有個家長告訴我,光是宿舍和人工草皮打擊場,前任校長「努力」八年都做不到,我出一張嘴,一年內就做到了。隔年,棒球隊勇奪全國賽冠軍,並代表臺灣出賽,勇奪亞太區冠軍及世界盃季軍,我任期四年內,至少讓少棒隊登峰一次!出一張嘴,一年內可以做好的事,為什麼拖了八年還做不到?若不是無心,就是無能! 出一張嘴,可以決定學校是不是會變得更好?出一張嘴,可以決定學生學習能不能更有成效?當校長的人啊!就繼續出一張嘴吧!看看吐出來的是狗牙?還是象牙?
何元亨 2019-03-01
牽手過圳

牽手過圳

二月二十七日晚上,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將電視畫面從卡通節目轉成新聞節目,電視正播放牽手護台灣活動相關的新聞報導。兒子問我:為什麼要保護台灣?我愣住了!我思考著如何用最淺顯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中國在福建沿海佈置了將近五百顆飛彈對準台灣,對我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兒子接著問:飛彈打過來會怎樣?我回答他:可能會有許多人被飛彈打死。兒子又問:飛彈這麼厲害,牽手會有辦法保護台灣嗎?我回答說: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以武力來對抗中國,所以才需要用最溫柔的牽手方式,向全世界表達保護台灣的決心。兒子沉默了些許時間,然後喜孜孜的告訴我:爸爸,明天我們一起去牽手,好不好?我點點頭,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二月二十八日中午一時,兒子不斷的催促我趕快出發,我們連午飯都來不及吃完,便騎著摩托車向目的地出發。一路上,感覺摩托車數量比平時多,有些熱情的民眾將小旗幟綁在摩扥車的後視鏡上,小旗幟迎風飄揚,彷彿熱情也在風中迴盪。我告訴兒子,我們的目的地是過圳街口。我喜歡「過圳」這個地名,小時候,父母親都會牽著我的手,走過一大片溪谷到花生田耕作,或是到溪床撿拾漂流木回家當燃料。如果只是到附近的田裡,偶爾也要經過大圳溝,父母親也會牽著我的手安全的到對岸去。我把摩托車停在過圳街附近的便利商店前,遠遠的傳來鼎沸的人聲,伴隨著電台廣播的聲音,猶似迎神賽會般的熱鬧景象,充滿歡樂的氣息。 走近過圳街口的人群中,我緊握住兒子的手,在人群淹沒處,隱約可見一張提供簽名的桌子。我牽著兒子勉強擠到桌子旁,我在紙上簽了名,兒子也用他不是很流利的筆劃簽名,我告訴他:簽名代表我們曾經參與過這個活動。佇立在人群中,每個人都議論紛紛,有些人高聲談論著阿扁總統的選情,有些人激動的批評國親提名的候選人,更有些人氣憤的表達對中國部署飛彈對準台灣的抗議。今天的天氣像極了夏天,群眾的熱情更提昇了周圍的氣溫,我用手帕不停的擦拭兒子額頭上冒出的汗珠。淡白色的香煙裊裊飄散在人群中,兒子被煙味嗆得不停的咳嗽。街道上,汽機車放慢速度,駕駛人的目光短暫的停留在人潮處,汽機車排放的白煙混雜著汗水味,那種氣味實在令人作嘔。 交通警察不斷的要求人群往人行道方向撤退,卻怎麼也無法順利的擠進人行道。人群不聽使喚的蠶食街道的一點一滴,讓原本就狹窄的街道更擠得水洩不通,汽機車的速度更緩慢了,有的汽車駕駛人索性搖下車窗,豎起大拇指大聲喊:「阿扁仔,當選!」有的駕駛人不停的狂按喇叭與人群中鳴放的瓦斯汽笛聲相互輝映、相互競賽。近中午二時,人群愈聚愈多,幾乎把整個街口都塞滿了。 我的視野裡出現一個坐著輪椅的老先生,推輪椅的人是一個老太太,緩緩的從街道對面走過來。我好奇的挨近他的身邊,輕聲的問:歐吉桑,你實在是令人尊敬,年紀這麼大,腳又不方便,也來參加牽手護台灣的活動?歐吉桑笑了笑說:少年仔,你知道二二八的時候,國民黨殺了多少台灣人啊!我們要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國家,保護台灣人的生命,不可以讓二二八事件再發生一次。兒子問我:爸爸,什麼是二二八?我摸摸頭不知從何說起?歐吉桑馬上接腔並刻意的用不甚流利的「國語」說:小朋友,二二八事件就是國民黨為了要統治台灣,濫殺我們台灣人。兒子乾脆問歐吉桑說:那國民黨又是什麼?歐吉桑有點激動的說:國民黨就是土匪黨!我笑了笑,覺得有些尷尬,不知道歐吉桑的說法是否符合正確的教育。可是,看著歐吉桑堅毅的神情和兒子帶著疑問的表情,我只有暫時沉默以對,不過,我還是對歐吉桑豎起大拇指! 身旁不斷感覺人群擦身而過,有一對中年夫婦帶著三個年輕人在我的身旁停下來,那個中年男子高聲的對三個年輕人說:雖然你們讀大學,但是決不會有這種經驗,你們看這麼多人站出來牽手護台灣!三個年輕人靦腆的笑了笑。中年男子似乎看到我牽著兒子,仔細的打量我後說:先生,你也帶兒子一起來啊。我的腦海中閃過一絲絲的驕傲,回答他說:我本來要帶全家人一起來的。驕傲才剛剛褪去,右前方重新路的人群突然聚集在一起,人群的前方停下一部吉普車,看似在電視上常會出現的立法委員,人群高聲的歡呼,爭相與那位立法委員握手,過了一會兒,吉普車駛離,人群也散去並自動排成一列。架設在分隔島路燈電桿上的播音器,隱約傳來牽手活動即將倒數的時間。 街口的紅綠燈轉換成紅燈時,交通警察示意我們可以就定位了。我和兒子被後面的人群簇擁往前推,人群迅速的集結到街口並主動排成六列,「ㄡ、ㄡ」的歡呼聲此起彼落,我心想應該快接近二時二十八分了,播音器的聲音被吵雜的人聲掩蓋過,根本就聽不清楚播音的內容。我回頭往身後看,所有的汽機車都停了下來,駕駛人的臉上沒有一絲的不耐與抱怨,偶爾在車陣中會冒出幾隻挺直的大拇指。等我回過神,左前方的人群早已手牽手並舉高雙手,我趕緊牽起兒子的左手,我的左手再牽起另一隻陌生的右手,兒子卻卻的牽起旁人的左手。「ㄡ、ㄡ」的歡呼聲在街口瀰漫迴盪,每個人的臉上掛著滿盈的笑容,約莫過了一分鐘,我們才離開佔據的街口。人群依舊在原地逗留不捨離去,我牽著兒子退到人行道上,靜靜的回味牽手剎那間的感動,兒子拉拉我的手說:爸爸,回家了!我牽著兒子,離開充滿歡樂的街口。 過圳街,早已不見以前的圳溝,街道上方是高架道路。走在街道上,到處都是熙嚷往來的車輛,轟隆轟隆的聲音配合車輛走過橋面的節奏,宛如聆聽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陌生的人群,熱情的雙手,歡樂的笑聲,蒸發到空氣中的各種氣味,交織成一幅感人的畫作。回想每個場景,每個人物,都令人有一股顫慄的感動!我們走過早已消失的圳溝,也走過歷史的圳溝!我們用雙手向全世界宣告保護台灣的決心。 228牽手護台灣報導文學獎佳作《台灣日報》
何元亨 2004-05-03
國小校長:中華隊還是台灣隊?

國小校長:中華隊還是台灣隊?

  曾帶隊至國外比賽的作者提醒,無論中英文的意思為何,「中華台北」都只會被外國人視為中國的一個城市而已。圖為作者帶領台灣少棒赴韓參加美國小馬聯盟野馬級亞太區少棒選拔賽時的媒體報導。作者提供 何元亨/新北市昌隆國小校長,曾率少棒代表隊出賽 從小看棒球比賽,主播都強力放送:「中華隊加油」、「中華健兒好棒、「中華民國萬歲」之類的話,我也相信主播的話,相信我們是中華隊。長大後,才明白原來我們不是「中華隊」,在中國強勢的運作下,我們奧會模式名稱是「中華台北隊」,一直沿用至今。 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這句話是政府常常安慰我們的話,去問問和兩岸分治有著類似情況的朝鮮半島,南韓可是自傲的以「大韓民國」(KOREA)做為奧運參賽國名,北韓則是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做為奧運參賽國名,這兩國會告訴他們的人民「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嗎?我們一直自欺欺人,體育可以展現國力,政治更可以展現國力。我們只是自我安慰:若不用奧會模式,運動員將失去參加國際賽的舞台。是的,就因為是中國的強勢作梗,我們無法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僅能以中華台北為名參賽。 2013年,我有機會帶領台灣少棒代表隊遠赴韓國首爾,參加美國小馬聯盟野馬級亞太區少棒選拔賽。來自亞太各國代表皆稱呼我們為「台灣」,連記分板上也以「TAIWAN」來表示我們的少棒隊。但是,我們的球衣還是繡著「CHINESE TAIPEI」,加油團依舊習慣大聲喊著「中華隊加油」。勇奪亞太冠軍時,國內大多數的報紙及電視仍以「中華少棒勇奪亞太區冠軍」這樣的字眼稱之。外國運動員早已習慣稱呼我們為台灣,只有我們還堅持中華台北。 在許多非奧會模式的運動比賽,例如在國內舉辦的瓊斯盃籃球邀請賽,球員的球衣繡著偌大的「中華」二字,今年,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40周年,主辦單位捨棄奧會模式,在電視轉播比賽隊伍名稱,只標記「CT」,連中華奧會的LOGO都省略了。而對戰隊伍菲律賓,即便是單一大學隊,依舊標示菲律賓國旗。 我們都不願意在自己的土地稱呼自己是台灣了,外國人也覺得奇怪莫名?難道稱中華隊,就會覺得我們的運動實力變強了嗎?稱台灣隊就變弱了些嗎? 2020年東京奧運,已有日本民間團體為我們連署發起「台灣」代表隊正名運動,國內也有民眾響應。但前日卻發生中國為嚇阻台灣東奧正名公投,取消台中市的「2019年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主辦權──這原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主辦奧林匹克體系的國際運動賽會。 說明白點,中國主張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領土,怎麼可能讓中華台北正名為台灣呢?那不就是承認台灣是一個自別於中國以外的獨立國家?台灣人民應該認知到,不管我們如何自圓其說,無論中英文的意思為何,「中華台北」都只會被外國人視為中國的一個城市而已。
何元亨 2018-07-26
民主的腳步

民主的腳步

     我的前半生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關鍵期!幼時,不知民主為何物?每次遇到選舉,鄉間長者總喜歡說:這就是民主。在熱鬧的選舉氣氛下,隱藏著金錢的醜惡,選舉前一夜,鄉間異常寧靜,等待里鄰長到家裡指示投票對象,順便領取「走路工」工資。幼時的一幕幕景象,不禁讓我對民主是金錢疊構而成的經驗產生絲毫質疑?巧遇「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年代,三台電視新聞不斷播放施明德、黃信介等人,顛覆政府罪行重大等訊息,整個鄉間燃起同仇敵愾的浩然正氣,如果可能的話,每個人都願意挺身而出為政府除害。施明德竟也與毛澤東、鄧小平成為同學之間謾罵的代名詞。那時:心想英明偉大的政府豈容一小撮人推翻。只有國父孫中山才有資格「推翻」政府,其他人何德何能?戒嚴的年代,不但有嚴密的思想控制,荒謬的教育方式,更有合理化統治的藉口。常戲稱自己是台灣民主發展的「三明治人」;來不及參加戒嚴時期的反政府行動,卻經歷過戒嚴、解嚴、總統民選等民主發展時期,經歷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統治時期。     北上就讀師專,導師與教官不斷遊說班上同學加入國民黨,除了參加黨部開會享有公假外,操行成績也可以比別人高些,如能成為教官的心腹,操行成績更能接近滿分,畢業後更能順利分發。我拒絕不了誘惑,加入國民黨,記得首次參加學校辦的黨部大會,校長是主任委員,訓導主任是書記,導師也是其中的幹部,黨歌就是國歌,種種情景都令我相當震撼;原來師專是國民黨開的。「反對」的幼苗正在我的心裡滋長,開始對國民黨控制校園的行為,一方面感到不可思議;一方面感到不齒。之後,我不再參加國民黨的任何活動,也開始不服教官的管教。    師專三年級,某個假日到龍山寺拜拜,巧遇反對人士在廟前廣場集會,擁護政府與反對國民黨矛盾的心理,不斷在內心激盪。滿是憲兵與警察的街道上,生平第一次親自看到只有在電影裡才會看得到的景象,肅殺的氣氛在空氣徵凝結,我也被肅殺的氣氛所感染,心跳加速,不停的冷顫。透過憲兵與警察交織而成的人牆縫隙,隱約可以看到頭綁布條的反對人士,卻看不出他們有任何驚恐的表情。此起彼落的哨音催促路人趕快離開現場,一股山雨欲來的衝突即將引爆,我加快腳步離開,腦海中卻浮現兒時的電視畫面:追緝施明德等罪犯的畫面。心想,在龍山寺前廣場的那群人,也許又將成為電視新聞報導的另一個施明德。回到學校後,我不敢與同學、師長、教官分享所經歷過的事情。    畢業前夕,學校對男生宿舍要求添購脫水機不願正面回應,同學要我以學生會長的身分,出面與總務主任協調,卻未獲得美好的成果。心想:畢業前,總得為學弟做些事情,找了幾個同學製作海報,利用半夜,翻牆到校門口、總務處前貼海報,抗議學校輕忽男生的需求。隔日清晨,總務主任親率教官到宿舍叫醒我,質問海報的事,並要脅將我退學,我故作沉默不以為意。後來,導師、總教官、訓導主任分別約見我,他們告訴我:師專創校以來,還未曾出現過反對學校的聲音與行為,希望我認錯並切結絕不再犯,我依舊沉默回應。畢業後,我終於符合師長的期望:分發至鄉間偏遠的小學服務。    初任教職,恰值尤清選台北縣長,選前,學校承辦校長會議,竟是輔選國民黨候選人的會議,更誇張的是校長在全校師生面前,公開說尤清是壞人,千萬不要選他當縣長,我的內心氣憤不已,卻無力反抗,只能暗暗立誓,今後必以推翻國民黨政權為職志。二年後,我選擇離開這所學校,調動至淡水河邊的小城市任教,反對的幼苗在這所城市小學長成。     那個時代,即便是台灣人屬性的李登輝擔任總統兼任國民黨主席,卻也難脫國民黨「類殖民」統治體制的本質;掌握政經資源,特別嚴控媒體,成為統治的工具。為對抗國民黨政府掌控的大眾傳播媒體,突破黨國思想的禁錮,也為追求更多真實的聲音,代表在野、人民的「地下電台」蓬勃發展,開啟小眾媒體對抗大眾媒體的時代。透過友人介紹,到「獨立放送頭」、「基層之聲」地下電台擔任主持人,批判國民黨的統治體制,宣揚獨立建國與民主改革的理念。當時,地下電台受到調查局及情治系統全面監控,不出意料之外,經過一段時間,調查局人員到學校對校長施壓,並對我進行簡單的晤談,言談之中,他們要我立即停止到地下電台發聲,否則教師工作恐不保,還可能觸犯相關法律及刑責。等他們離開學校後,校長面有難色的告訴我:不要插手政治,以免遭人非議。校長也好心的要我想想教職工作得來不易,應該珍惜才對,我心想校長應該受到沉重的壓力。後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繼續到地下電台發聲,不理會調查局的騷擾。 李登輝,維基百科     李登輝接任總統時正值解嚴初期,各種訴求的遊行示威活動,在台北街頭上演,那段時間的街頭運動,我幾乎無役不與,廢除刑法一百條,保障思想自由,反對郝柏村組閣,反對軍人干政,震驚海內外的五二0農民運動等。我期盼以自己微弱的力量,突破台灣的民主困境,我要用雙腳寫下民主發展的歷史。台灣人民期待台灣人總統李登輝,可以加速民主改革的腳步,初期,李登輝未能確實掌握實權,得與黨內非主流勢力妥協,並無法立即回應在野黨的要求,做全面性的政治改革。記得為推動總統直選,在野的民進黨發起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我跟著群眾的腳步,將推動總統直選的種子灑播在首都台北的街道上。國民黨內部保守勢力,堅持所謂的總統「委任直選」制度,一方面可以輕易奪回總統權位;一方面要讓台灣人當家做主的夢想幻滅,深一層的意義是國民黨依舊希望繼續殖民台灣,保障少部分人的政治利益。為了總統直選或委任直選的議題,時任立法委員的陳水扁與馬英九在台灣大學舉行過一場精采的辯論。國民黨內部委任直選的聲音澎湃而來,李登輝總統對於在野黨及廣大台灣人民的民意壓力下,順水推舟,封殺黨內「委任直選」的聲音,全面推動總統直選的政治改革。    西元一九九六年,台灣可以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告,我們可以自己選總統,結束四百年來的殖民體制。一向自許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人,恐也難期盼總統直選的機會。李登輝總統挾「台灣人」及外來政權代表的矛盾屬性,順利當選首次民選總統。隨後的憲政改革,為防止民選省長宋楚瑜「葉爾欽」效應擴大,修憲凍省。此舉引來宋楚瑜勢力的反撲,也種下日後政黨輪替的遠因。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錄影專訪時,提出「一九九一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李登輝拋出近乎民進黨主張的台獨訴求:「兩國論」,企圖以中國的文攻武赫及台獨勢力的混淆認同等兩股震撼的力量,幫助連戰可以順利入主總統府,豈料在宋楚瑜的省長魅力下,國民黨內勢力分散,台灣社會厭惡國民黨黑金政治的本質,充滿「變天」的氛圍。西元二000年,國民黨連戰、宋楚瑜分裂成二組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則提名台北市長連任失利的陳水扁。在三強鼎立的局面下,陳水扁以些微差距贏得總統大選,台灣進一步告訴世人:以民主的方式完成政黨輪替,完成世人所稱羨的和平革命。 西元二00四年,連戰與宋楚瑜搭檔競選正、副總統,聲勢如日中天,歷次歷家媒體所做民調都近乎兩倍高於陳水扁的支持率,泛藍群眾始終認為可以再次奪回政權,民進黨氣勢一度消沉至谷底,選舉前夕「二二八牽手護台灣」,徹底從谷底攀升,甚至在民調上出現黃金交叉線,縱使泛藍群眾認為選前的「二顆子彈」是敗選主因,卻無法了解台灣人渴望擺脫外來政權統治的束縛。我常以為今生不愧到世間走一遭,可以為台灣的民主改革進一份棉薄的心力;更可以享受政黨輪替的甜美果實,以我的生命史來見證民主發展的歷史,彌補祖先的遺憾,為後代子孫踏出民主的腳步! 2007.12.10〈話聲─台灣解嚴20週年徵文比賽〉入選
何元亨 2007-12-10
國小校長:五年前坦率的柯P不見了

國小校長:五年前坦率的柯P不見了

論者認為,關於國家想像,想選總統的柯P應該說清楚講明白。資料照片 何元亨/新北市昌隆國小校長 新近,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一場論壇座談中被問及「未來治理中華民國的理念」,他說:現階段就是用「國家」兩個字解決現在的問題;國是「中華民國」,家是「台灣」,我家在台灣,我國是中華民國。 先說說「國」這個字,它是單音節語素中的自由語素;能單獨成詞,也能做構詞成分。「國家」是合成詞,以複合法構成聯合式類型的詞。「國」或「國家」,不論是語素或詞,意義都是「國家」,不會是「家」。 5年前,直白、坦率、敢言的柯P不見了。近年,在兩岸關係的定義,說出「兩岸一家親」,導致綠白決裂。在國家定位的議題上,選擇馬英九的說法,未能展現可能成為總統候選人的高度。 關於國家想像,鐵桿藍會說「中華民國」領土及於中國大陸、內外蒙古及台澎金馬。淺藍會說中華民國在台灣,治權涵蓋台澎金馬。還有一種藍會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但台灣只是地理名詞,不是國家。 執政的綠營官員會說:依據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的未來應交由全體台灣人決議。現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會也不需要宣布獨立,國名叫做中華民國。獨派人士會說:台灣要宣布獨立成為一個全新的國家,並且制定新憲法、新國旗,以國號「台灣共和國」重新申請加入聯合國。   「中華民國」國號中,含有中國的英語字眼(Republic of China),在國際認知上,便具有對中國的統治權,與事實完全不符,沒有人會承認「台灣(Taiwan)就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論點。反之亦然。「Chinese Taipei」翻譯成中文,我們自認為是中華台北,國際卻認為我們是中國台北,和中國上海、中國北京的意思是一樣的。 請你想一想: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台灣人,怎麼到中國去旅遊或經商或表演或任職的時候:不敢大聲「一中各表」我們是「中華民國」?主張「台灣共和國」的台灣人,也不敢在中國高喊呢? 世界上當然只有「一個中國」;也必然只有「一個台灣」。我們不需要爭取「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迫切的需要是爭取「一個台灣」在國際上的生存權。 關於國家想像,可能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政治人物,應該說清楚講明白。但是,請不要流於意氣之爭,流於情緒性的挑弄,特別是統獨議題。
何元亨 2019-02-20
台灣主權各自表述

台灣主權各自表述

台灣四百年來,歷經荷西、清朝、日本與國民黨外來政權統治,台灣內部總有一股尋求當家做主人的聲音,也就是主張台灣獨立,國名是台灣共和國。基於國際與兩岸政治現實,依據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政治氛圍,執政與在野黨各自表述。 國民黨統治的戒嚴時期,蔣介石前總統宣稱漢賊不兩立,維繫中華民國憲法與法統,主張中華民國的主權及於中國現有統治區域及蒙古國。繼任的嚴家淦、蔣經國兩位前總統依舊維持這樣的基調。 不過,蔣經國統治末期,也是其將往生前夕,面臨反對的黨外人士要求解嚴,不得不說出自己也是台灣人的話。 戒嚴時期,黨外人士一向主張: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台灣獨立、制憲建國,但不見容國民黨,通常依叛亂罪懲治,但總會抓(殺)了一批人,又來另一批人。在那個黨政軍特媒一把抓的年代,黨外人士是國民黨的眼中釘、肉中刺,必須盡快消滅,才能鞏固政權,也造成白色恐怖的時代,遺毒一直至今揮之不去。那個時代膽敢反對國民黨的黨外人士,輕則無期徒刑,重責死刑,株連九族。 解嚴後,李登輝繼任總統,第一位台灣人總統,面對老法統集團反撲,被媒體稱為「虎口下的總統」基本上,李登輝也不敢全盤否定兩蔣的主張,至少公開場合還宣稱!也維持國家統一委員會的運作。主張台灣獨立的人士或國內外團體,對李登輝是有相當程度的期待,期待李登輝也贊同台獨的立場。可惜,李登輝在任時,為了鞏固統治權,絲毫不受動搖。直到1996年前夕,為了自己參加首任民選總統選舉,衝高得票數,才願意喊出:台灣和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樣的論點已經衝擊國民黨內保守派,本土派為求勝選也不得不默認。 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第一任還遵守兩岸的模糊主權空間,第二任因身陷弊案疑雲,不得不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這已是實質的台獨主張,也讓中國強力打壓,國民黨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更是強力抨擊。陳水扁希望藉由統獨對立,激化綠營群眾支持,終究,無法提升他的施政滿意度。 2008年再度政黨輪替,國民黨馬英九當選總統,毫無意外,馬英九一直以中國人自居,對於中國相當友善,相對的,中國也釋出許多利多:經濟讓利、文化交流、外交休兵……八年間,馬英九努力塑造台灣與中國兄弟之邦的形象,至少看似減輕敵對感。卸任前,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碰面,「馬習會」歷史畫面,吸引國際媒體大肆報導,卻無任何宣示台灣主權的實質意義。 2016年第三度政黨輪替,民進黨蔡英文當選總統,蔡英文不願遵守馬英九所稱的「九二共識」,中國故意讓兩岸關係急凍:陸客減縮、台商課重稅、以金錢外交挖角我邦交國……中國反蔡策略成功,讓國民黨找到攻擊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更讓國民黨和中國不斷施壓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除兩岸關係急凍外,因國內經濟也沒有明顯起色,蔡英文滿意度一直無法跨越五成。對於台灣主權的表述,蔡英文依舊不承認「九二共識」及維持現狀的主張。2017年9月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答詢時,強烈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另行宣布台灣獨立,現在的國名叫「中華民國」。賴清德更大方承認自己主張台灣獨立,不會因角色而更改。賴清德的說法其實是台灣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講法,但站在統獨光譜兩端的人民,都不滿意這樣的講法。 對於國家想像,基於國際現實,台灣人想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還有一段艱辛而漫長的路。我的祖父輩到父親輩,到我這一輩,尚未完成台灣國家正常化的目標,下一代呢?或許可以期待,若要成功讓台灣國家正常化,需要絕對多數台灣人的共識。
何元亨 2019-02-08
祈禱《看見台灣》

祈禱《看見台灣》

幾年前,齊柏林先生執導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引領風潮時,康軒國小國語課本,計畫把紀錄片內容精簡濃縮成五年級的課文〈從空中看台灣〉。為了參與修正課文草稿提供拙見,我進電影院認真的看完這部紀錄片,年近半百之際,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看見台灣的一切。齊導的《看見台灣》也啟蒙我要用文字記錄故鄉大甲的一切,透過「想像」,從空中來看我的故鄉:出版《阿公帶我飛》。 台灣的美麗舉世聞名,古老的台灣更是人間仙境。 西方工業革命後,台灣歷經日本殖民、國民黨政府一百餘年的統治,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也有統治九年多的經驗。破壞台灣的美麗,首要負責的是具有統治權力的政府。 在你的生活周遭,有沒有看過,農田的田埂是水泥砌的?農田大排水溝石岸全換成水泥?山坡地蓋了無數的房子?工廠大煙囪排放黑煙?黑或其他非水色的溪水或河水?廟會活動後留下的鞭炮屑?…….太多太多破壞台灣美麗的行為一直發生。然後,遇到淹水等災害時,再來推卸責任,檢討一下,破壞台灣美麗的行為持續存在。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或生活便利,本就衝突,有權力的政治人物,應該以「政治家」的高度來決策。拜託偉大的「政治家們」不要再「上下交征利」了,財團企業家不要再鑽法律漏洞或利用官商良好關係,破壞台灣的美麗。升斗小民更不要與自然環境爭蠅頭小利,進一步積極的保護自然環境。 期待台灣的官員和民意代表嚴格把關,禁止一切破壞台灣美麗的行為。也期盼升斗小民時刻為愛護台灣盡一份心力。 最後,謝謝齊柏林導演留下一部發人深省的紀錄片,喚醒台灣人最初的良知。更期盼後續有人可以傳承齊導演續拍《看見台灣》II。
何元亨 2019-02-08
吳敦義為何不是藍營共主?

吳敦義為何不是藍營共主?

成王敗寇,千古不變的定律! 光是看去年九合一大選的勝績,吳敦義理應成為藍營共主才對,但是,從各家媒體2020總統選舉民調,吳敦義未曾獨占鰲頭?這真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近十年,細數吳敦義的豐功偉業,換成其他政治人物,早已是難以撼動的政治明星。吳敦義為何不是? 吳敦義擔任國民黨秘書長,運籌帷幄助馬英九當選總統,立院佔絕對多數;當年,陳水扁風暴正酣,民進黨形象嚴重受損,馬英九憑藉帥氣健康形象,獲選民青睞。黨主席任內,黨產被凍結,負責募款維持黨內運作;歷屆黨主席不曾這麼辛苦,吳敦義生不逢時。 反觀民進黨及其他政黨主席,早就靠募款維生了。九合一大選後,國民黨聲望贏過民進黨;這就是勝選後的甜蜜果實!不贏才奇怪!去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大獲全勝,國民黨人應該肯定吳敦義黨主席的領導。 以綠營長期執政的高雄為例,民進黨一直認為穩操勝算。韓國瑜從網路直播開始,炒熱選舉,幾句響亮華實的口號深植人心:高雄又老又窮。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愛情摩天輪。人口五百萬等。這些口號激起高雄人對城市極大化的可能想像,看在綠營的眼裡,卻是經不起考驗的謊言,而且也覺得高雄人跟綠營的看法一致。韓國瑜選前一句「民進黨又不是高雄人的爸爸!」,更是一箭穿心。即便在辯論會場表現不佳;即便吳敦義說出「肥滋滋的女人」,都無法扭轉高雄人政黨輪替,換人做做看的決心。不管吳敦義功勞占多少,至少,要感謝吳敦義提名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 當韓國瑜已經和陳其邁黃金交叉,民進黨還在強調對台灣民主的貢獻。1987年解嚴後出生的人,現在已是32歲,解嚴後立即享受民主選舉的人,現在已逾50歲,估算從20到50歲年齡層的選民,就足以左右選舉勝負。可惜,民進黨還在說:「高雄贏台灣就贏」,連自己人都無法解釋的口號。 也許很多人為吳敦義抱不平,就算民調不是第一也應該第二,但是結果卻非如此?真要找出原因,只能說這就是民主的可貴!
何元亨 2019-01-31
蘇貞昌是終結者嗎?

蘇貞昌是終結者嗎?

提出總辭的行政院長賴清德說他是「中繼投手」,即將接任的蘇貞昌是「終結者」,真的是比喻失當!民進黨隊若要勝過國民黨隊,根本不需要終結者投手。因為,只有在球隊有機會勝利的時候,才有所謂的終結者。 2016年球賽開始,總教練蔡英文總統調度不當,先發投手林全院長失分過多,中繼投手又壓不住對手的火力,持續失分,拉開比分差距。賴院長所指稱的「終結者」只是敗戰處理投手,目的是讓球隊止血,不再失分;讓球隊在9局下,還有一絲絲逆轉勝的機會,機會確實很渺茫;除了要寄望對手終結者爆棚,也要祈禱對手守備失誤連連,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隊員要有求勝的企圖心,超越平時比賽的打擊爆發力,而且跑壘還得零失誤。  最重要的是,總教練要相信自己的球員,以球員真正的實力進行調度,不要迷信所謂「奇兵」策略。  以我對棒球比賽的認知;民進黨現在是9局下進攻方,6比15落後國民黨,國民黨早已掌握球賽勝利超過4分的安全比數。此時,國民黨一定派出如洋基隊李維拉這樣的救援王,擔任終結者,守住勝利。9局下,民進黨需要的不是終結者,而是在第三人出局前,上場打擊的打者必須精準選球,不斷保送或安打上壘,如果有陽春砲更佳,最好是滿貫砲全壘打,打爆對手的終結者,才有機會逆轉勝。  勝負看總教練調度 棒球比賽在進攻方最後半局第3人未出局前,勝負難料。更無法以科學數據分析勝負可能性,有時候,因為總教練調度不當,守備方的投手不斷爆棚,防守球員失誤如傳染病等等,就給予進攻方球隊逆轉勝的機會。 如果以政黨競爭比喻棒球比賽,自2016年迄今,國民黨先攻,民進黨後守。民進黨在前8局的表現,先發及中繼投手壓不住,守備不及格,進攻失套,因此,被對手輕易地拉開比分。因此,國民黨談笑用兵,領先民進黨8局,只要再守住9下最後半局,就能搶下勝利。2020年,究竟哪一隊勝利?就看兩隊總教練的調度了。  新北市新莊區昌隆國小校長 
何元亨 2019-01-12
優越感

優越感

優越感是相對比較出來的。雖說人生而平等,但現實社會中,總有些階級的感覺。除了天賦人權的平等外,確實存在著許多主觀的不平等。 國小時,全班同學大多是農家子弟,我記得有一個轉學生,長相溫文儒雅,穿的制服總是新穎乾淨,每天中午,我都會羨慕他的便當裡,不是雞腿就是大塊的豬肉。後來,我才知道他的爸爸是警察。記得當時,全班同學都很喜歡他,喜歡的原因是他跟我們不一樣;舉手投足或者使用的文具用品,樣樣都跟我們不一樣,那種不一樣的感覺,就是比我們更有水準的意思。 國中時,有個同學的爸爸是學校老師,比起大部分都是農家子弟的同學,物質上的高檔就不必多說了,超出我們的想像。有個女同學的爸爸是農會的幹部,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讓我好羨慕。後來,她告訴我:她活得並不快樂,因為每天排滿的補習,讓她實在喘不過氣來,她倒是很羨慕我自由自在的。 國中畢業後,讀了兩個月的工專,班上有個原住民同學,聯招入學分數竟然破表。一開始,我不相信,問他怎麼做到的?他靦腆的說原住民學生參加聯考可以加分百分之二十五,不過,他的原始分數應該還算不錯,不然,就算加分也不會破表。讀工專的同學背景就多元了,不只農漁工子弟,也有準備接班的企業二代或三代以及軍公教子弟。後來,我選擇休學重考。 重考後,北上讀師專,全公費待遇的師專,吸引許多家境清寒成績表現卻相當優秀的學生,看起來背景都相當,只有少數幾個同學的父母親是國小老師。師專的教育目標是培育國小師資,校規比照軍警校,生活常規更不用說了,早晚點名加上每天的內務檢查,連相鄰衣架間隔都的距離,都必須大約相等。 師專的任課老師,大多數來自於中國各省,濃厚的鄉音,讓我覺得上課時有些吃力;必須要很仔細的聆聽老師說的話,搭配老師的表情,才能夠完整的了解上課的內容。老師們強烈的大中國思想,不斷的灌輸偉大的祖國山川壯麗等等,並要求我們必須練好「國語」的抑揚頓挫,那是屬於北京式腔調的「國語」,對於來自農村的同學們,就稍嫌吃力了;該捲舌的音也捲,不該捲舌的音也捲了。老師嚴格要求我們練好國語,是因為將來要作育英才,也要指導學生參加國語演說、國語朗讀比賽。 師專求學生涯中,在學校或者搭公車等所有與人互動的語言,都盡量使用北京式的「國語」。久而久之,當我回到農村過寒暑假,也習慣使用國語和同年齡的鄰居交談。在跟長輩聊天時,才會使用閩南語,但有時會忘了某些語詞的發音,就會用國語取代。強勢的語言政策,從小學到師專,未曾調整。社會的「國語」氛圍,逼得我連和同樣使用閩南語習慣的同學交談時,也必須使用國語,而且要努力的使用北京式國語。日子一久,我便覺得當「中國人」(當時習慣稱外省人)比當「台灣人」更具優越感。 時至今日,物換星移,在學校裡,反而要求必須辦理「台灣母語日」活動,表示政府重視本土語,尊重國家多元語言。又因政府推動南向政策,新住民語言的學習更是被重視,已從過去的選修,未來可能是必修的課程了。 想起我的先祖:跨越語言的一代,因統治者更迭,在有生之年必須學習兩種國語(日語和北京語),我算幸運許多了!
何元亨 2018-11-15
學校開PARTY之後……

學校開PARTY之後……

新學年度自八月一日開始至隔年七月三十一日,一年間,學校會配合人事更迭、傳統或流行節慶活動等,辦理熱鬧繽紛的活動,而活動的背後,要有厚實的經費支持。我先定義學年中的「學校PARTY」:校長及家長會長交接等各式各樣的餐會,新生入學COSPLAY、萬聖節、聖誕節、冬至搓湯圓、元旦跨年、端午節包粽子。 學校最花錢的PARTY莫過於各式各樣的餐會:校長及家長會長交接,尾牙及春酒,期末謝師宴,志工聯誼。餐會的錢大多由家長會支應,若家長會財政困窘,通常最終會由家長會長買單,因此,家長會長的刻板形象大都是關心教育且有錢又有閒。基於人情習俗,餐宴不可免,但學校不是企業體,像尾牙及春酒宴等可免。比照政府高官交接,應該也沒有辦理餐會的理由。 看到這裡,你應會問我怎麼做?我盡量減少吃吃喝喝的活動,初任校長不能免俗辦了交接餐會,我自掏腰包宴請昔日同事及親友,他們致贈的禮金,全捐給學校仁愛基金,若致贈紀念品就留存,再轉贈給「需要」的人。家長會長交接餐會,就看會長意願,有的辦餐會,有的則以隆重儀式頒發當選證書。志工聯誼餐會就採一人一道菜,以聯誼為主要目的,增進彼此情感。 各校家長會還是基本單位,由各校組織成鄉鎮市區級或是縣市級的家長會團體也不勝枚舉。同樣的在卸新任會長交接時,也大張旗鼓辦理餐會,動輒以數十桌宴,支出金額龐大。我常想把餐宴的錢省下來,可以給孩子買更多的課外書或添購其他教學設備,不是更有意義嗎? 學校課程不斷的強調生活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因此,在各類節慶時,就必須搭配節慶設計一些活動,說是課程設計,倒不如說是學生活動,貼近綜藝化的活動而已。例如聖誕節慶祝活動,全國的小學都在聖誕節前夕辦理,校長就必須扮演聖誕老公公的模樣,發發應景的枴杖糖等等,娛人的成分比自娛多一些,類似如此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不勝枚舉。不僅要籌措辦理活動經費,也要犧牲學生學習的時間。 教學或學習切忌綜藝化,不然,教學會變得通俗;學習會變得空洞,這應不是大家所樂見!
何元亨 2018-09-08
零下幾度C

零下幾度C

日前,蔡英文總統過境洛杉磯,路過台灣企業85度C買了杯咖啡,為員工在抱枕上簽名,就被中國政府指責為需下架的台獨企業。一個國家的總統出訪國外,看到本國的企業商店,進門消費,鼓勵企業,這樣的舉動其實再正常不過了。就像是異鄉遊子看到同鄉人感到親切悸動一樣,有何好大驚小怪?即便總統行程是預排,也一定經過85度C高層認可。若是臨時起意,買杯同鄉人的咖啡;人不親土親,有什麼好質疑的? 我在想:若換成馬英九總統這樣的舉動,中國應該不會這麼劇烈的反應了!中國真的是孩子氣,要求所有人只能跟他好,不准跟他不好的人做朋友。真是可愛的國家,充滿赤子之心。 中國政府是霸凌者,85度C是直接被霸凌者,蔡英文總統和台灣人民是間接被霸凌者,兩岸的消費者都是旁觀者。可惜,在整起霸凌事件中,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仲裁者。台灣的消費者可以是隱性的仲裁者,繼續支持遭受中國霸凌的本土企業,不要隨中國起舞。台灣人民更應團結,對抗毫無理性的霸凌者,而非指責被霸凌者。國內部分人士,恐已陷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更強化霸凌(加害)者的正當性,再一次傷害被霸凌者。 就算台灣蔡英文政府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中國還是不會滿足的。中國最終的目的是要台灣承認是它的一省,台灣必須無條件投降,接受中國統治。即便如此,當台灣成為中國的一省,就任由中國蹂躪了;還有自由及民主嗎? 如果台灣堅持「維持現狀」,就必須忍受中國無止盡的霸凌,企業可能虧損,台灣內部人心惶惶。 台灣人對維持現狀的想像不一;接近國民黨理念的人,以中國為祖國,兩岸一家親,不獨不統不武,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最重要的是不要招惹中國,別讓中國不開心。在台灣,大聲的喊出中華民國,揮舞中華民國的國旗。到對岸,只能謙稱自己是台灣同胞,早就把中華民國拋諸腦後了。接近民進黨理念的人,比起國民黨人更是矛盾了:一部分人主張台灣必須建立新的國家,改國號及國旗;有一部分人主張台灣早已獨立,現在叫做中華民國,不必也不需要重新宣布獨立建國;還有一部分人主張只要取得政權,管它中華民國或是台灣國,都無所謂。 二十幾年前,當中國需要台灣的資金和技術時,好聲好氣的給台商投資中國的優惠條件。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涵納全世界的資金與技術,怎麼還會在乎台商投資金額的多寡?早期,投資中國的台商,現在進退維艱!曾經,多少台灣人享受過中國政府給的機票免費和落地招,多少台灣企業享受中國給的特權,確實也賺過大錢。現在呢?當中國不再需要拉攏台灣人心時,文攻武嚇的手段會不斷出現,直到台灣的企業為了賺人民幣而選擇中國為主要市場,放棄台灣這塊雞肋。 台灣人如果還不堅持主體意識,內部還有人呼應中國的論調,中國哪需要武力統一?很快的,台灣恐怕成為第二個香港及澳門。
何元亨 2018-08-25
若真感恩?何必下架!

若真感恩?何必下架!

全聯強調三支中元節廣告要彰顯「感恩」與「感念」的價值觀,全聯指出,影片角色設定的思考很單純,只是希望能夠兼容台灣這塊土地上生長的不同族群,包括早期曾受日本教育說日語的媽媽、操外省口音的眷村伯伯,以及被認定有影射陳文成教授的「講台語的知識青年」。 青年篇的影射有多成功?從男主角右梳瀏海的髮型及直條紋襯衫可見端倪,甚至在廣告上架的同一天,男主角Allen Chen也在臉書、IG成立帳號;包括出生於1950年1月,1968-1972就讀台灣大學及廣告背景中鏡子角落款為民國70年(1981年)。不管是成長背景或是遇害年分,都與陳文成教授雷同,很難令人不加以聯想。若非影射,為什麼全聯要特地著墨在青年篇的廣告呢?說日語的媽媽、操外省口音的眷村伯伯怎麼沒有類似的行銷手法。 台灣人一向敬畏鬼神,畏懼的成分往往比尊敬多一些。通常,我們到廟裡拜拜求什麼?求升官發財、求平安健康、求金榜題名……一束清香、一疊金紙加上糖果餅乾或水果鮮花或三牲五禮,不就是畏懼神明不答應我們的請求。是感恩尊敬也好,是期約賄賂也罷,總是心裡有個寄託,有個希望在。 農曆七月鬼門開,中元普渡拜的是鬼!何謂鬼?沒有陽世子孫或親人祭拜的往生者就是孤魂野鬼;水流公、百姓公、大眾爺……各種對孤魂野鬼的「尊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台灣人對於死去的人通常會說(閩南語):某某人轉去啊或某某人去做神啊。「轉去啊」跟國語說的「往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去做神啊」意思是亡者可享有神明般接受凡人崇拜的尊榮。至於中元普渡的對象「好兄弟」,當然也短暫享有神明的待遇;但褪去禮遇後,終究無法成「神」。 全聯中元節廣告青年篇傷害陳文成教授及他的親人;陳文成教授含冤而死,他的家人一定不捨至今,也會定期祭拜,怎談得上孤魂野鬼呢?也傷害白色恐怖年代所有政治犯及其家人,更再度讓台灣人回想起威權統治的恐懼。    
何元亨 2018-08-08
什麼都要搶 搶得完嗎?

什麼都要搶 搶得完嗎?

衛生紙下月將漲價,引發全民瘋買衛生紙。資料照片 大賣場瘋狂搶購衛生紙的景象,一如颱風天搶購蔬菜,又如搶加油,再如搶購飲用瓶裝水……見怪不怪。鐵定又有人要說政府無能了! 台灣人很節儉,只要聽聞民生用品漲價風聲,立即陷入搶購風潮。節儉是台灣人的美德,也讓廠商合理使用飢餓、恐怖及折扣行銷手法的機會:限量生產、買一送一折扣優惠、吃到飽方案……為了要囤積即將漲價的用品,也要有足夠的大房子才容納得下。你有辦法囤積多少稻米、蔬菜、麵粉、汽油、瓦斯……永遠囤不完! 想起父祖輩說過因戰亂導致民生物資缺乏,「米市」一日數變,人民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囤米的奸商大賺戰亂財。奸商們有樣學樣,開始囤糖、囤鹽、囤油……低價買進,天價賣出。現在,非戰亂,也不缺乏衛生紙,怎麼也搞得瘋狂搶購的局面? 台灣人徹底發揮「好天要存雨來糧」(未雨綢繆)的精神,想盡辦法搶購各種即將漲價的用品。消費者永遠參不透「羊毛出在羊身上」、「賠錢的生意沒人做」的商人守則。 要搭上瘋狂採購列車,其實也需要諸多條件的。首要條件是口袋要夠深,房子要夠大。搶購衛生紙,糞量要夠多;搶購蔬菜,食量要夠大;搶購飲用水,胃容量要夠大;搶加油,油箱要夠大……什麼都要搶,搶得完嗎?省了多少荷包?浪費多少無形的成本?我們真的要仔細精打細算,真的划得來嗎?台灣閩語俗諺:「會曉算,不會除。」(因小失大),消費者要避免成為奸商眼中的肥羊,不要一窩蜂的搶購,助長奸商「無奸不成商」的機會。 我們總盼望:又要馬兒肥,又要馬兒少吃點草,最好不要吃草,吸空氣就會肥了。我們一定要相信政府可以抑制飆漲的物價:就算再無能,為了年底的選舉,也會努力蛻變成英明有為!
何元亨 2018-02-27
民進黨的柯P情結

民進黨的柯P情結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民進黨之間的矛盾因「國安會事件」完全浮上檯面,民進黨立委更開始連署建議黨中央在2018台北市長選舉一役自提候選人。梁建裕攝 何元亨/新北市新莊區昌隆國民小學校長 世大運甫結束,柯P民調滿意度又回升到近七成,連任聲勢如日中天。民進黨立委諸公因無法忍受柯P經常砲打中央執政,開始連署建議黨中央在2018台北市長選舉一役自提候選人,與柯P一較高下。也許這不是假議題,但鐵定是情緒性議題。 自古以來,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多,在政治上,甚至更殘暴,打落水狗或成王敗寇,皆屬平常。正值賴神接任行政院長之際,蔡英文總統民調滿意度水漲船高,也不過回復近五成。民進黨人開始得意忘形,「老大心態」復萌,誤信台北市長候選人若三強鼎立,只要把柯P抹些紅,便可以順利殺出重圍。 民進黨難道忘記一件事,台北市天龍國素來皆是藍營天下,單一席次市長選舉,也只有陳水扁趁亂當選過,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剛實施時,彰化以北,民進黨只取得二席立委。2016民進黨立委席次過半,建立在國民黨執政不力的基礎上,加上白色力量崛起,才有機會完全執政。忘了嗎?不要過於膨脹自己,自以為可以憑民進黨一黨之力拿下台北市長。 柯P跟一般政治人物不一樣,即便他是醫生,享有優渥的物質生活,但說的話或做的事,總令市井小民拍案叫絕,言行舉止較真實的貼近庶民的想法與生活。至少,絕大多數的台灣公民未曾看過政治人物如柯P:坦率、直爽、喜怒形於色、敢於針砭、不怕得罪人。試問多少政治人物做得到如柯P這般?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哪個不是唯唯諾諾,深怕順了姑意,逆了嫂意? 民進黨立委諸公,只因為柯P砲打中央執政,便要玉石俱焚。這真是小孩扮家家酒的行為,難道民進黨是完美的政黨嗎?都不能批評嗎?不能砲打嗎?還說柯P比敵人還可惡。這是什麼論點啊?自古以來,同志間的鬥爭遠比敵人來得血腥,民進黨員應該有深刻的體認。完全執政完全負責,做不好還不許人家批評,自己做不好,還見不得人家好。現在又不是戒嚴,更不是帝制,民進黨何時墮落至此! 柯P不夠綠嗎?以他二二八家屬的身分,長期以來支持民進黨的政治立場,誰敢說他不夠綠!比起綠的純色,柯P遠勝於蔡英文總統。難道要每天把「台灣獨立」掛嘴邊才是真綠嗎? 民進黨立委似乎急著為2020總統大選清除戰場,首先,2018先與柯P玉石俱焚,料定柯P缺乏組織動員能力,不敢冒然選總統,就算敢選,民進黨操作藍綠對決後,柯P也占不到便宜。民進黨要先捫心自問,檯面上有誰可以擔任台北市長候選人,民調支持度有誰可以和柯P相抗衡的?就連陳水扁、蘇貞昌這種大咖,也未曾得票過半,不知道民進黨還有什麼條件要提自家候選人?除了玉石俱焚外,沒有更好的理由了。 敬告民進黨:在台灣,支持民進黨的選票,大多數會投給柯P,但是會投給柯P的非民進黨支持者,就不一定會投給民進黨了。2014年柯P的「外溢效應」,不也讓民進黨意外的多了好幾席的立法委員。務實些吧!2018年,首都市長若非國民黨人,以柯P不幫國民黨籍市議員或立委或總統候選人站台的態度,就已經幫民進黨立下2020總統大位的基石了。
何元亨 2017-09-20